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富春江是个好地方,除了成就过重量级的大画人黄公望,其地灵与人杰的关系,历来都是堪舆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片人文滋养过的水土很养人,岗叔就长养在这个好地方。他用20多年的时间几乎寻遍中国有记录的古树名茶,并钻研和分享传统地道工艺;他用传统的角度去寻找茶之器,又以现代实用的宜茶之心去取舍;他自嘲文化不高,却沉迷线装古籍印制;他话语不多,总有珠玑,醉心观茶辨水,生活做菜……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他说,茶是雅俗共物,不应太过精致、精细,“茶之本,饮也;茶之品,术也;茶之道,性也。”饮,最基本的;品,技术活;道,人性(宜茶)和茶性(科学)。

会做饭的男人“够”帅

“岗叔”陈岗,富春江畔桐庐人,参与设计和制作“茶香千年·和天下”中国茶叶博物馆建馆二十周年馆藏茶、“千年佛缘·万年情”普陀山覌音文化节藏品茶、“茶缘禅心”禅茶大会藏品等。

第一次见到岗叔是在参观完“公望美术馆”后,来到富春江边专事古宣纸制作和影印线装古籍的华宝斋,他正与夫人抱着出生五个月的小儿子。岗叔邀请我们做客家宴。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事后证明,这次的做客真的让我们“大快朵颐”和“大开眼界”。传闻岗叔的家宴以“五鲜”出名。据透露,第一鲜用六月梅雨季山上的梅笋、雪里蕻、象皮蚌,梅笋是江南最迟的笋,七八种辣椒提鲜;第二鲜是河蚌、冬笋、雪里蕻、辣椒;第三鲜要土猪风干肉、春笋(市场是实在没有,就老笋)、腌芥菜菜、辣椒,岗叔最懂得开胃的诀窍,这道菜最适合下饭,早晚稀饭,一咕噜几碗下肚……原材料的时间未到,岗叔是绝不会制作的,我们有幸品尝到的是第四鲜“油爆虾”。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岗叔不无自夸地说,能吃到这样用心做虾的,国内不会超过50个人。这虾要先大火过油,久一点,就好比茶叶的杀青,把虾的香逼出来,同时让壳与肉分离。然后油盐酱醋齐下,小火收汁。火候的选用,与做茶也相似,注意分情况。辣酱都是当季的秋辣椒,有时5种,有时8种齐放,随心情。这种偶然的随心,让我们晚上喝到了一款岗叔偶然制作出的再难复制的“紫笋红茶”。他说以前做三门青蟹的厨艺更是一流的,在桐庐开了十几年茶馆,不住在桐庐后,朋友常叨念着他,打电话给他:你什么时候回来,做螃蟹给我们吃!

岗叔摆摆手,现在青蟹太贵了啦,“青蟹桐庐都没有,只有到近江,要么到三门才能采购到。”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岗叔家附近有大小两个菜市场,他却喜欢远一点的大市场,哪怕多绕几道路,大市场菜多,新鲜,能找到够“野”的。对于原料的苛求,每个茶人都近似。

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梅生先生说:国内手艺这么厉害的,还这么能说的,不多了。

“会做饭的男人有魅力”,这虽然是句找不到出处的话,但不妨碍它的流传。

生活,无非是柴米油盐,只是有人过得有滋有味,多一点用心,生活乐活,进而雅活。

因为一碗面,与茶结缘

岗叔一直说自己是小学本科毕业的。我想追问:毕业证谁发的?

岗叔说,他是1992年先接触茶器,之后开始钻研茶。他走访全国茶城、茶山甚至东南亚的一些古茶山,“古树,有记载的,一个个去落实。这些年差不多有70多万公里的行程,现在还在开的这老马(马自达),行驶记录都有53万公里了。”朋友都怂恿他赶紧扔掉,岗叔不舍得,像保护小情人似得,下雨天都要给“她”专门找块布子,“终于建好了个棚子”,岗叔开心地说。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岗叔的时间,除了外出游历,基本花在钻研。他对新奇东西,也没多大兴致,微信也是在问山小伙伴们的“强烈要求”下安装和使用的。岗叔家的装修,朴实、简约,见不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影子,但一进入茶室,我们就都“不淡定了”,除了壁挂的茶器,左右侧还有两大橱柜名贵茶器,对木材选材的讲究,都集中在了茶室。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我喜欢看岗叔泡茶,煮水、投茶、注水、分汤,貌似心不在焉,却一气呵成,你感觉不到任何程式,却觉得就应该这样,帅。

我追问他因何与茶结缘,他说:一碗面吃出来的。

“什么面?”

“长兴干挑面。”

面很长,面的故事不但长,也很奇异。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岗叔以前是专事工程的,防汛、高速公路、机场建设等。1998年在浙江长兴,作为318国道拓宽的项目经理的岗叔说,过河搭桥,过山挖山,遇到的困难重重,在长兴的两三年里,很多事情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

挖山,要爆破。周近有个村里找到工程队,抗议:你们国家工程要支持,但你们爆破导致家里正在孵化鸡蛋的老母鸡,因孵不出小鸡,伤心死掉了,要赔偿。后来赔偿,并赔酒陪酒。在工程队,处理大小事就要学会应酬。

有天早上,当地镇政府的朋友,带我走到一条弄堂里,要了一碗面,面滑溜,汤滑溜,酱滑溜,真的是好。所有东西,都要有好的原材料,就像茶一样,原料好才好。后来就经常去,后来做面的老先生“退休”不做了。

1992年开始,那时茶文化基本还没什么人提,岗叔就到离工地不算远的宜兴、上海买紫砂壶,做装饰用,那时一个好的壶只要七八块钱。之后,工作闲暇,岗叔开车去建阳,后备箱装满建盏再回来。

再后来,岗叔想通了,推掉了正红火的事业。

与茶的缘分就这样来了。“从事茶行业,又能喝到好茶,又有相对收入,很多人劳苦一辈子,等退休才想到要找到有好茶喝的生活,我提前了,不好吗”,岗叔说。

岗叔研究出老底子的“野”茶

“现在中国茶文化正在复兴,正在走向世界。在国外,瓷器做得越来越精致,但我们的茶、茶文化是外国人无法复制的。”

“茶讲缘分,茶有缘分。中西德合并时,有个中国通开了家茶馆。经过朋友得以认识,询问一款最有诚意的中国茶。馆主拿出自己赞不绝口的茶。”

岗叔说这款茶是紫笋红茶,并告诉那个馆主这款茶的产地、工艺。前些年办厂,岗叔研究出紫笋红茶工艺,又将工艺告知给朋友。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岗叔说他也写过论文的,题目叫《紫笋茶的演变与冲泡》,写好后,就拿了“国家级高级茶艺技师”。

紫笋红茶,感觉有熟桃子的味道,是那种软的可以吸的熟桃子。岗叔说,这个就是紫笋的味道。长兴的茶,这可是大唐贡茶的地盘。茶友会的陈会长感慨江浙的茶竟能有如此“妖”、“野”。好的茶,会让人觉得茶气足,很通畅。

岗叔开玩笑说,紫笋茶,子孙茶。这是一款偶得的茶,按传统照工艺做,滋味却很独特和突出,像是赏赐般。

海南香人周姐则说,岗叔不批量做茶,量很少,按照传统家庭式的做法,少而精。

心到,茶香,岗叔说。

会长说,这是她第三次到访。岗叔赶紧说,不要说次数,把次数忘掉,珍惜相聚就好。

岗叔的小儿子叫宝晋,夫人是山西人,山西来的宝贝。五个月大的小家伙会哭闹,有时哭闹是因为想喝茶。小家伙见世面后,第一口喝的是正岩肉桂,几滴。“最高境界已经尝过了”,“宝晋肯喝三下的,茶就不错”,岗叔说。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岗叔有十二个字,悟了好些个年:“惜茶,知茶性,识茶礼,心到茶行”。

我想,幸好是“悟”出来了,像我,只能等发酵“捂”出。

“惜茶之人,容易碰到好茶,人与茶,会相互吸引。”,周姐说,之前有一位被称为“富阳第一帅”的,从来不喝茶,自从喝了岗叔的茶,现在连尾水都要喝掉。

惜茶之人是会遇到自己真正喜爱的茶的。岗叔以前曾有过关于“惜茶”的论述,基本的内涵是:在茶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人只要他愿意喝茶,不管什么身份,你都要泡给他喝。

岗叔的话不多,却常有“金句”:“茶活人有情,雲停山无意。”、“喫茶品悟性,格物修明归。”、“三分器,三分茶,三分水,一分心煮得香茗奉大家。”

曾听讲“没有什么比茶更能溶于水,没有什么比水更近于道。茶的灵魂入水,水的灵魂入心,心的灵魂入道。”想必喜茶之人,在某些程度上,算是走了捷径。

品茶时,因为人多,要不停烧水,岗叔用一个小方巾堵住大壶壶口,笑称,这个叫“止语”,作用很大,能少烧五分钟。岗叔笑,我们也笑,止语、止语。

岗叔说话不急,能在别人的谈笑声中,保持自己不变的语速,不急不迫地阐述完自己的观点,不会与你争执得面红耳赤。你若见他“面红耳赤”,一定是他很开心的时候(喝酒了)。有时我在想,活跃在上一代茶人(相较于我们这一代新人)脸上的光彩里,一定有某种共同的特性。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岗叔原来还翻印过宋刻版茶经

翻印宋刻版茶经、茶博二十周年的《茶香千年和天下》也是岗叔协同制作的,岗叔虽然说起话来很随意,让人感觉漫不经心,但做起事情来用心细致,精益求精。岗叔说,当时茶博负责人问他,有没有什么能流传至少二十年的值得传承的物件?

“我就邀约国家图书馆馆长,研究翻刻国宝的。”

“以前大家一直以为只有收藏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的明刻版的茶经,但我们发现了宋刻版。把陆羽茶经中的关于紫笋茶用现代语言解释,以前在长兴是有紫笋的茶的。”

这也是在华宝斋见到岗叔的原因吧。

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宋刻百川学本《茶经》为世界上现存时间最早的《茶经》版本,这是目前学界的普遍观点。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岗叔除了游历,还醉心观茶辨水识器

“茶兹于水,水籍于器”,我问岗叔关于从哪些角度去评价一款茶器时,他给我们拿出了四个茶杯:一个白瓷杯子,三个建盏,并分别倒入白水,让我们自己品赏。“宜茶之器,方为妙”,他说,“器为茶之父,能包容茶不够的东西;水是茶之母,能助长茶更好。能理解吗?”

我能理解才怪。

水注入建盏后,在光线的折射下,建盏的斑纹和水交相辉映,水质也变得柔软许多,甘甜起来。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在宋代当时,建窑的名声和被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今天一般人所熟知的五大名窑。今天在日本,建窑瓷盏依旧保持了极高的地位。“建阳的矿釉,一方水土。制作出来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盏。中医被中药毁掉了,问题在于地道没有了。

你不地道,以假乱真,张冠李戴。”岗叔说,“用当地材料,与火会结合的比较好,就如龙井茶虎跑泉的意思。”。“茶器也要以实用为主,比如这款建盏鸡心杯,聚香特别好,适合现代人的审美,以前是大碗喝茶、大口喝酒,现代人不一样了。”,“学茶,不能一味地存古,要道法自然,因时因地制宜”。

“建盏,比较朴素,但浑厚感、玉质感、悠久感强一些。茶之利器,建盏,紫砂也,他俩是绝配。但柴窑烧制,成本也高,瑕疵率高”,岗叔拿出4个同样款型的建盏,“它们是一个窑出的,在景德镇烧制的,只是杯底有点瑕疵,这个是还算好的,背后不知砸掉多少个废品”。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景德镇烧制建盏?见我有些疑惑,岗叔说“景德镇黄国军大师的玉窑柴窑烧制。古人对火比较讲究,景德镇有传统,黄国军的玉窑已经烧制了十多年,火力足,很有经验,能充分运用火烧的能力,稳定,能量上比较大。柴窑真正能烧得好的不多。”

传统艺人,打动人的地方除了毅力,便是天赋和经验了。这也难怪,很多“玩茶”的老茶人和名人喜欢到黄老师的玉窑烧制。从建阳到景德镇,自驾能有小五百公里,路程中即使保护得很仔细,也难免会有几个坯塌掉受影响,但岗叔依然选择信赖的老窑口。“正规的老一点的窑口,烧制时能量更充分,能量场更大。”

曾有人称呼做茶做到极致的,叫“茶疯子”,说的恰是茶之信徒。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当茶壶的流子从原先的肩部移至腹部,举国关于茶器审美的中心,也移到了景德镇,景德镇的青花瓷彼时异峰突起。“青花,比较靓丽、精致,适合泡红茶、岩茶,杯底香。这几款杯子,很传统很精致。”岗叔指着青花杯说。

我追问,怎么选器?

“舒服,看的顺眼就行。我喜欢建盏(满屋子),我也喜欢好看的青花。”

想起谁说的,“广厦三千,夜眠不过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最是平淡不过的食物,却让人怀念到骨子里。顶尖的食材,只需最朴素的烹饪。”

人的需求也是如此吗?

富春江不仅哺育了他,陪伴着他经过人生的转折,也熏陶着他关于美与生活的眼界,而他的眼界也一定比得上富春江的宽广。

饭堂,将军罐里的紫笋茶,确实香。岗叔说,这是原产于云南深山里的“紫笋”,制好后在全国就封藏了五个地方,东南西北中,其他再没有。一开盖,沁人的果香扑鼻而来,激动人心的感觉。彼时深秋,菱角的色泽已经不再那么水灵,转而成为一种漂亮的暗红色,暗红,给人一种内涵丰富的感觉,咬一口,沙沙的,是这个季节的味道。

茶人岗叔:寻茶路上,这匹老马开了53万公里

更多茶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茶博问山茶友会”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