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周作人和《午梦堂集》

《午梦堂集》是明叶绍袁所集吴江叶氏家族的作品集,中有其妻子和儿女的诗文作品,最早的是崇祯九年(1636)叶绍袁序刊本,收集妻子儿女及自己的作品共十部。其中女性作品有沈宜修《鹂吹集》、长女叶纨纨《愁言》、三女叶小鸾《返生香》,沈宜修所辑《伊人思》,并收集当代名媛写给纨纨和小鸾的挽什为《彤奁续些》卷上。体现了吴江叶氏家族“以女性为创作群体的”文学家庭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周作人和《午梦堂集》

周作人(图片来自网络)

周作人曾于 1934年5月7日《华北日报》上刊登了散文《甲行日注》,署名“岂明”,后收入1934年9月北新书局版《夜读抄》。周作人在文章中写道:“《甲行日注》八卷,署名木拂纂,原刻在《荆驼逸史》内,民国二年刘承干重刊,即《叶天寥年谱》下半部。天寥为明末江南名士,夫妇子女皆能文,三女小鸾早死最有名,全家著作合为《午梦堂集》十种,叶德辉有重刊本,又辑刻关于小鸾的文献为《疏香阁遗录》四卷,颇便读者。天寥自着《年谱》二卷,明亡以后隐于佛门,别为日记即《甲行日注》,起乙酉(一六四五)八月,迄戊子九月,凡三年余。《午梦堂集》和《年谱》我都读过一遍,但最喜欢的还是这部日记,因为到了甲申他已是五十六岁,从前经过了好些恩爱的苦难,现在却又遇着真是天翻地覆的大变动,他受了这番煅炼,除去不少的杂质与火气,所表现出来的情意自然更为纯粹了。虽然情形稍有不同,我觉得黄山谷的《宜州家乘》在这里似乎可以相比。《甲行日注》里所记的是明遗民的生活,所以第一显著的当然是黍离麦秀的感慨,而这里又特别加上种族问题,更觉得痛切了……”

文中周作人所叙《甲行日注》,表现的是明遗民的生活,“日记中纪录当时乱离情状亦多可取。苏州不战而降,没有多大杀戮,但即其零星纷扰也含有重大意义,盖在这里可以看出民族的老病来。” 周作人为何对吴江叶氏家族的作品和《午梦堂集》感兴趣,这其中恐怕和周作人当年的心情不无关系。

周作人和《午梦堂集》

周作人(图片来自网络)

看1934年9月北新书局版《夜读抄》的后记中,有一些周作人自我辩解的文字。起因是周作人这一阶段的文字不仅写得少,而且文章的风格趋于平淡,内容也以抄书为主,从而受到指责,为此周作人是这样说的,“近来常有朋友好意的来责备我消极,我自已不肯承认,总复信说明一番。……自己觉得文士早已歇业了,现在如要分类,找一个冠冕的名称,仿佛可以称作爱智者,此只是说对于天地万物尚有些兴趣,想要知道他的一点情形而已。……不佞自审日常行动与许多人一样,并不消极,只是相信空言无补,故少说话耳。……孔子有言曰,人焉瘦哉,人焉瘦哉!我们偶然写文章,虽然一不载道,二不讲统,关于此点却不能不恐慌,只是读者和批评家向来似乎未能见及,又真是千万儌幸也。”

从中不难发现周作人的思想变化,看来写《甲行日注》及午梦堂是假,从中找到些许慰籍的内容为真。从《夜读杪》开始周作人的思想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创作风格的变化和定型,即以谈书为主,冲淡平和中显现其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散文体系中独特的一种风格。

在上世记三十年代中期出版的,由施蛰存主编丶张静庐发行的“中国文学珍本丛书” 中,第四十九本就是《午梦堂集》,依据的是贝叶山房张氏藏版,由叶天寥纂辑丶洪葭卿标点,此书就是由周作人题写书名,并铃印知堂。这说明了周作人对《午梦堂集》的偏爱。标点本《午梦堂集》使吴江叶氏家族的作品集更普及化。

从周作人写《甲行日注》,关注《午梦堂集》,可知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一些写作和思想状况。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