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烧火棍”成“香饽饽”,博乐棉花秆摇身一变成新型墙体材料

视频加载中...


“烧火棍”成“香饽饽”,博乐棉花秆摇身一变成新型墙体材料

新的粉碎机已经运行,农民们的秸秆秒变碎渣。

晨报讯 (文/图/视频 记者 段小利 通讯员 樊玉明)每年秋收后地里光秃秃的棉花秸秆,是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村民李国强最头疼的事,当柴火烧,影响环境,还田呢,夹杂着薄膜翻入土,导致棉花生枯萎病且不说,每亩地还得多掏十一元用来碎秸秆。

可自从去年11月,村里集中回收秸秆卖给一家环保企业做新型墙体材料后,地里的“烧火棍”还成了“摇钱树”,不仅用不着花钱,每公斤还能额外的赚上一点“外快”,除了他,村里近20户承包户家的352吨棉花秸秆被粉碎后送往工业园区,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烧火棍”成“香饽饽”,博乐棉花秆摇身一变成新型墙体材料

新的粉碎机已经运行,农民们的秸秆秒变碎渣。

地里的“烧火棍”变“香饽饽”

李国强是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的棉花承包户,家里承包了近300亩的棉花,每年棉花摘完后,地里光秃秃的棉花秸秆就剩一地。

以往,农田的棉花秸秆会被农民悄悄的付诸一炬,但他家的都是被粉碎后重新翻入土壤。“除了一小部分拿回来当柴火烧,其余的都是到开春耕地时翻入土里,基本上没啥用,而且没亩地还得多交11块钱用来碎秸秆,光处理这秸秆就得多花300多元。”

不过,自从他所在的博乐市拓垦专业合作社在去年11月引进一台棉花秸秆粉碎机后,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烧火棍”竟然还能赚钱,而且变成了“高大上”的新型环保墙体材料。

原来,从去年11月开始,合作社引进了博州第一台日粉碎量在50吨的大型秸秆粉碎机,农户只需要将打捆好的秸秆放到粉碎机的传送带上,另一端就能抛出秸秆碎片,而这些这些秸秆碎片将送到博州国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烧火棍”成“香饽饽”,博乐棉花秆摇身一变成新型墙体材料

新的粉碎机已经运行,农民们的秸秆秒变碎渣。

浴火重生 每公斤创收近1元钱

“秸秆回收粉碎再利用,不仅使农民增收,更有效解决了残膜和秸秆难以分离的问题。这次我们是先处理秸秆,下次再针对残余薄膜进行处理,残膜易回收可再利用,对土壤的保护作用也显著。” 3月22日,博乐市拓垦专业合作社社长孙迎春说。

孙迎春说,决肯村共有耕地7871.09亩,人均耕地23.5亩,主要种植棉花,而该合作社旗下约有4000多亩棉花地,每亩棉田平均可产112公斤秸秆,粉碎后按每公斤0.9元销售,每亩毛收入为100元左右,除去回收秸秆、运输、捆扎等人工成本,每亩还能收入约40元。

“回收、粉碎等工作,都是由合作社承担费用,农户们不用操心,而且秸秆回收过程中,农民也可以出劳力进行创收。”他表示。

将秸秆通过机器粉碎后,秸秆也随之运送到了博州国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加工再造。

“烧火棍”成新型环保材料

博州国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棉花秸秆的用处大了,不仅能成为环保型墙体材料的原料,还可以用于燃烧发电、栽培食用菌、加工粗饲料等,对他们来说,是供不应求的。公司一年需20万吨粉碎秸秆,一吨被粉碎的秸秆通过深加工,附加值可以达到1500元。

据悉,2015年,博乐温泉县安格里格镇的安居富民房大多是用一种新型墙体建材建造,该建筑有别于传统红砖砌墙的作业模式,房屋骨架全由钢材拼装而成,而这些墙体建材原料主要以秸秆、竹、木等植物废料的屑、渣、粉等为主,加上专用水泥作为胶凝剂,经过后期加工制作,成为防火阻燃、防水防潮、保温保暖等功能的环保材料,而农户心中的“烧火棍”就这样变废为宝了。

据了解,博州种植棉花135.22万亩,按每亩产112公斤秸秆计算,每年可产棉花秸秆15.14万吨。若这些秸秆都能被回收利用,农民将收益不少。

“棉花秸秆粉碎回收再利用确实是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环境的很好的一个方式,日后它的再利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孙迎春说。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