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普吉岛沉船 潜水员最早发现的遗体 为何8天才打捞出来?

当地时间2018年7月5日下午,两艘载有一百多名中国游客的泰国游船“凤凰号”和“艾莎公主号”在普吉岛附近海域遭遇特大暴风雨,船只发生倾覆随后沉没。其中“艾莎公主号”游船上的乘客全部获救,但"凤凰号"游船上有四十多名中国游客遇难或失联。

普吉岛沉船 潜水员最早发现的遗体 为何8天才打捞出来?

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立即作出部署。6日晚,首批10名来自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的专业救助小分队赶赴现场,搜救失踪者。

搜救队员拖着“脐带”下水

7月7日下午,失事海域的风浪依然很大。顾不上长途奔波的疲劳,中国应急救援队潜水员开始下水搜救作业。潜水队队长陈海珊和另外一个队友,作为第一批次的搜救队员率先下水。

普吉岛沉船 潜水员最早发现的遗体 为何8天才打捞出来?

他们沿着连接着救生母船和“凤凰号”沉船的粗大缆绳潜向“凤凰号”。缆绳之外,两人的背后各拖着一根由不同颜色的管线拧在一起的“绳索”。

这根“绳索”对于他们至关重要,既有给他们输送氧气的供气管,也有保障潜水员在水下与水面指挥部保持通话的电线,还有测量潜水员所在位置深度的测深管,和可以把水下搜救画面实时传送到水面的录像线等。这条绳索被形象地称为潜水员的“脐带”,每根长达一二百米。

水体浑浊 只能靠手触摸搜寻

特大暴风雨后,“凤凰号”沉入到了四十多米的海底,侧翻严重。初次下水,陈海珊和队友主要沿着“凤凰号”的外围,从船头向船尾进行搜索。

普吉岛沉船 潜水员最早发现的遗体 为何8天才打捞出来?

陈海珊:假如你下去不动的话,应该看到一两米,水比较清。但是如果脚一打水,周边就会变得浑浊,能见度就比较差了。

记者:那么短的能见度,距离那么短,在搜寻的过程中你们怎么辨别呢?

陈海珊:靠手来去触摸。

记者:主要摸什么?

陈海珊:从船舷边走过的地方,扫一下。船体和里面那里,如果手感觉到的是软软的,那肯定就是那个遇难者了。

搜救+减压 队员需在海中浸泡一百多分钟

在搜救母船的主甲板上,领队王仁义和其他搜救人员密切关注着水下的进展。

记者:水下的作业时间,在当时的状况下给你们规定是多长时间?

陈海珊:一般到25分钟左右,20到25分钟。但是你要是往后延长了,可能减压时间相对会长一点。

潜水员减压,是指潜水员在高气压的水下停留一段时间后,在返回常规气压的水面时,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把高气压环境下进入体内的一些气体排出体外。否则就会对潜水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普吉岛沉船 潜水员最早发现的遗体 为何8天才打捞出来?

为了减压,完成第一批潜水搜救任务的和队友不能马上出水,而是要在三米左右水深的海里待上一段时间。

陈海珊和队友在海底的作业时间超过了30分钟,按照规定,他们在浅水区的减压时间就需要七十多分钟,也就是前后需要在海水中浸泡一百多分钟。而潜水员减压所要停留的海水深度,是潜水医生根据潜水员下潜深度、下潜时间等要素计算出来的,但事发海域天气一直不好,风急浪高,潜水员很难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深度。

陈海珊:如果设定在九米,潜水员在九米停留时,工作母船上下晃动,我就没办法在九米停留了。可能一时九米,一时六米,一会儿十多米这样。对潜水员而言还是比较危险的。

打捞遇难题 抽沙设备需现做

7月7日,搜救人员发现了一位遇难者的遗体。他面部朝下,从臀部往上被死死压在侧翻的船下,而他的身体下面,是坚硬的沙地。在我国,在这种情况下,抽沙工具是必备的装备,但是这次出国救援队没有带这个设备。

王仁义:因为它还是有点大,飞机托运不是很方便。

记者:泰国提供了这样的设备吗?

王仁义:泰国本身没有。要根据我给画的图纸买材料,然后再焊接,然后把它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这个设备。

普吉岛沉船 潜水员最早发现的遗体 为何8天才打捞出来?

泰国方面制作抽沙设备需要两天的时间,中国应急救援队并没有停止作业,而是进入船舱继续进行搜救。事故发生第四天,四十七名遇难或失联的游客中,45人的遗体都已找到,只剩下了两名失踪者,被压在沉船下面的这位遇难者,是其中之一。7月9日,抽沙工具终于制作完成,被潜水员迅速带到凤凰号沉船。

陈海珊:因为涌浪太大了发生了多次爆管。船老是上下几米就把它折断了,把那个管折断了。

记者:折断以后的影响是什么?

陈海珊:没办法抽沙。我们就把那个拉上来同时也叫那个陆地上重新做一套。在做的过程中抽不了沙了,我们潜水员只能下去徒手。用一些简易的工具,潜水刀划,铲。

记者:但这样不是像愚公移山一样,那多难。

陈海珊:我不能让这个时间停下来。

普吉岛沉船 潜水员最早发现的遗体 为何8天才打捞出来?

历时8天 最后一名遇难者遗体被完整打捞

7月11日,一位遇难者在失事海域附近被发现并被打捞上岸,被压在凤凰号沉船下面的这位同胞,成为最后一位尚未被打捞上来的遇难者。

救援队一直在想办法把这具7月7日就已经发现,却成为最后一具尚未被运出水面的遇难者遗体从沉船下面抽出来。但船体太重,加上工具不趁手,天气状况恶劣,最重要的是还要保障遗体的完整性,最后一具遗体的出水之路异常艰难。

7月14日,新制作的两台小抽沙机被潜水员带到了四十多米深的遇难者遗体旁,中泰两国的搜救队员频繁入水出水,加紧进行抽沙挖沙作业。

2018年7月15日,经过八天的艰苦作业,救援人员终于将最后一名遇难者的遗体完整打捞出水。全体搜救人员在码头为遇难者举行了哀悼仪式。

视频加载中...

△《面对面》视频:普吉海底搜寻


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张宏飞 张省

©央视新闻

痛心!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