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网络军圈(juan)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量营销号地摊文对95式自动步枪歇斯底里地口诛笔伐,但对更早的81式自动步枪却充满了赞誉,说81式“经历过实战考验”,“只有经历了实战考验才称得上好枪,才能装备部队”(不装备部队无法经历实战,不经历实战就不能装备部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中国最好的军用步枪”……这里有情怀党的成分,很多90年代到本世纪初参军的人对自己用过的武器充满了怀念,这当然是应当被理解尊重的;也有不少是人云亦云,就比如被彩云批驳过许多次的“81式口径大威力大射程远比95步枪更适合高原山地”。

而关于81式步枪的技术渊源,网上也有很多说法,比如有说“81式不是AK结构,是56半的后代”、“81式是魔改的63式”,甚至还有人说“81式是参考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缴获的捷克Vz.58步枪设计的”……

今天这篇文章,就从技术的角度理一理,关于81式的种种网络传说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总有刁民想害朕!”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哥躺着也受献花!”

81式适合高原山地

这是关于81式的诸多网络谣言中流毒最广、最具迷惑性的一个!该谣言的起因是2017年中印边界洞朗危机,据说新闻视频中闪过一个边防战士背81-1式步枪的镜头(彩云一直在寻找这个镜头,但直到今天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些你们都懂的“自霉体”就随意发挥,添油加醋,放飞自我,称“对峙前线的边防部队换下了射程近威力小的95式步枪,全部换装81-1,因为高原山地空气稀薄地形开阔,7.62口径的81-1更适合远距离射击”。由于网络军圈的整体姿势水平长期没有提高,大量“军迷”停留在信息流的下游,沉迷在自霉体营销号的屎坑里,因此误信的人极多。以至于在某些平台只要一说起95式步枪,马上就有人装作很懂的样子张口就喷,“上高原试试”、“95到高原百米外子弹就乱飘”、“高原山地95被81虐成渣”……死命晃荡着脑壳里的半瓢内容物。

其实81-1式用的56式7.62x39mm步枪弹是一种性能平庸的中间威力步枪弹,在突击步枪的有效射程内,各方面性能都劣于它的晚辈小口径高速步枪弹,如果说要在突击步枪有效射程外精确射击,用81-1式步枪和56式7.62x39mm步枪弹也是不行的,需要7.62x51mm 、7.62x54mmR口径的狙击步枪。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从左到右:7.62x39mm、7.62x51mmNATO、7.62x54mmR,都是“中口径”,但威力天差地别。

关于高原山地环境需不需要重新换装81-1式步枪,彩云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解释,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高原山地需要重新装备81-1步枪和中间威力步枪弹吗?

而且,“洞朗危机中我边防部队全面换装81-1”的镜头未找到,边防部队在对峙中使用95式步枪的镜头彩云倒是找到了不少,不知道那些口口声声“前线士兵的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人如何解释。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洞朗对峙新闻视频中出现的95式步枪

小口径应该在81式的基础上搞

其实在81-1式基础上搞的5.8mm小口径自动步枪早就有了,87式5.8mm自动步枪就是。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87A式5.8mm自动步枪

87式自动步枪是配合DBP87式5.8x42mm步枪弹定型的产品,当时5.8x42mm步枪弹基本定型,但真正的小口径班用枪族(也就是后来的95式枪族)还未设计出来,为稳妥起见,也为了积累小口径自动步枪的部队实际使用经验,及时反馈评价,故决定现在81式枪族的基础上将口径改为5.8mm,发射DBP87式5.8mm步枪弹,这就是87式自动步枪,配套的还有87式班用轻机枪,但后者产量极低。

而87A式自动步枪是87式的改进型,是为了配合原定的建国40周年阅兵设计的。因为87式就是5.8mm口径的81式,外观与81式差别很小,在阅兵式中很难一眼就让人感觉到这是一种新枪,为此87A式在保留87式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对外观做较大修改,金属零件表面改为黑色磷化处理,非金属零件改为灰黑色塑料件,看上去更现代化。

87A式自动步枪只是少量装备部分单位进行试用,并未大批量装备,原因是该枪的设计很老,重量也较大,各方面性能都不如后来的新5.8mm班用枪族,也就是95式枪族,所以只是昙花一现。

81式是56半的后代

相信这个流言的军迷多少有点入门了,多少知道81式不是AK,用的是活塞短行程导气式原理,活塞杆和枪机框是分离的,再往国产枪械中“追根溯源”发现,56式半自动步枪不就是活塞短行程导气式原理吗?而且56式半自动也有空仓挂机,射击精度也较好,于是下结论——你们都不知道吧?81式的爹不是AK-47,不是56冲,是56半自动!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81式:“爸爸!”56半自动:“你谁啊?”

56式半自动步枪的原型是苏联枪械设计师西蒙洛夫设计的SKS半自动卡宾枪,也发射7.62x39mm步枪弹,用10发固定弹仓供弹。从自动原理来看,56式半自动步枪的确是活塞短行程导气式原理,活塞杆与枪机框不连在一起,有独立的复进簧,燃气进入导气管后推活塞杆短促后坐,撞一下枪机框又独立复进,枪机框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后坐完成抽壳动作——和81式基本一样。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这是好友狗哥提供的动图,注意红圈内伸出的活塞杆将枪机框向后撞。

但是,56式半自动步枪的闭锁方式不是81式的枪机旋转闭锁,而是枪机偏移闭锁。具体来说枪机框和枪机之间有开闭锁斜面,闭锁时枪机框复进到位,闭锁斜面将枪机后端向下压,使枪机后下方的一个角卡入机匣底部的闭锁支承面顶住枪机;开锁时,枪机框后坐,用开锁斜面将枪机尾部从闭锁支承面里铲出来,随后一同后坐抽壳。这种闭锁方式和捷克式轻机枪、FAL自动步枪是一样的,和AK-47、81式这一溜枪完全不一样。

所以,虽然81式是活塞短行程导气式原理,但枪机闭锁方式和56式半自动步枪完全不同,这个爹认错了。

81式是魔改的63式

相信这一说法的人,水平要比相信“81式是56半后代”的人更高一点,他们知道56半是枪机偏移闭锁,和81式的枪机旋转闭锁不一样,而短暂服役过的63式自动步枪倒是枪机旋转闭锁,而且63式也是活塞短行程导气式原理,有空仓挂机,还有可调导气孔,了解更多的人还知道,63式在设计时也考虑尽可能减小自动机翻转力矩,因此压低了自动机高度——这不是和81式一个思路吗?原来81式的祖宗是63式自动步枪!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63式自动步枪

要说63式自动步枪,它的设计要比81式古旧得多,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兵工系统自行研制“步冲合一”枪的尝试,试图保留56式半自动步枪长枪管、射击精度好的优势,又要有56式冲锋枪连发射击的功能。“步冲合一”的思路大体是正确的,但受制于当时落后的设计思想,63式自动步枪的整体设计相对已经引进的AK-47来说是大幅度倒退的:

作为一支50年代末60年代初设计的自动步枪,还在使用一体式的全长护木,木材浪费很大,成本过高,还带来全枪过宽、握持不舒适的毛病;

由于全枪过宽,为了尽可能削减全枪宽度,63式不得不把两侧护木削得很薄,使用中很容易劈裂;

当时我军机械化程度很低,基本不考虑乘车行军,并且当时认为只有长枪管才能保证射击精度,所以沿用了56式半自动步枪那个520mm长枪管,不打开刺刀时全枪长度达到1032mm,打开枪刺全长更是达到1342mm,携行很不便;

作为一支50年代末60年代初设计的自动步枪,还在片面要求“便于拼刺”,加装了一个细长的棱形枪刺,这个枪刺功能单一,实用价值很低,白白增加了死重。

所以,即使没有之后因为政治挂帅、盲目扩产导致的产品质量下降,63式自动步枪也是一支出生即落伍的枪械,作为兵工系统的探索无可厚非,但盲目扩产大量列装,最后因为质量问题草草撤装,实在是一条本不必走的弯路。

81式自动步枪在设计时,的确借鉴了63式自动步枪上一些合理的设计元素,比如大小导气孔、活塞短行程、低矮的自动机,但无论是整体设计还是许多细节都与63式差异甚大,不存在继承关系;而且若追溯技术渊源,81式的源头应当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第二代自动步枪”项目,并不是63式自动步枪。

81式参考了VZ.58

这种说法也是源自一知半解——这些人知道对越自卫还击战时解放军曾缴获过捷克斯洛伐克援助越军的Vz.58突击步枪,偏偏这种步枪也是“像AK但不是AK”,用活塞短行程导气式原理,也有空仓挂机,于是这些人就想当然,称81式是参考Vz.58设计的。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使用固定枪托的Vz.58P突击步枪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使用金属折叠枪托的Vz.58V突击步枪,主要装备装甲兵、空降兵和特种部队。

Vz.58是一种与AK系列步枪差异极大的武器,枪机闭锁方式是卡铁摆动闭锁,类似瓦尔特P38手枪的闭锁方式,发射机构是击锤平移击发而不是击锤回转击发。81式虽然与AK步枪不同,但枪机闭锁方式还是枪机旋转闭锁,发射机构还是击锤回转击发,所以怎么可能是参考Vz.58步枪呢?

81式采用了恒定后坐原理

应当说这个层次的军迷对自动武器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了。所谓恒定后坐是指这类自动武器的自动机在后坐到后方极限位置时不与机匣尾部发生撞击,而是逐渐压缩复进簧,减速,缓缓停下,然后在复进簧作用下逐渐加速复进,因为整个过程不发生撞击,所以后坐力会很小,近似稳稳地推射手肩膀,而不是一下一下撞击射手肩膀,因此叫恒定后坐。

恒定后坐武器出现得并不晚,二战时德国MP40冲锋枪和Stg.44突击步枪上就有,前者机匣很长,复进簧很长,后者机匣长度虽不算长但复进簧很长,延伸至枪托内,自动机后坐到底也不会发生撞击,所以两件武器都射速较低,但打得很稳。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M40冲锋枪射击慢镜头,枪身很稳振动很小。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Stg.44突击步枪射击慢镜头,一样很稳。

现代自动武器中,有很少的几种也采用了恒定后坐技术,最典型的就是新加坡Ultimax100轻机枪和美国AA-12自动霰弹枪,这两种武器刻意将复进簧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枪托内部,射击时自动机后坐到位不发生撞击,所以与同口径其他武器相比后坐力非常小。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Ultimax100 Mk.III轻机枪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双手持枪不抵肩也能打Ultimax100轻机枪

81式适合高原吗?细数关于81式的各种网络传说

连发射击的AA-12霰弹枪

回到81式自动步枪上,由于一般介绍81式的文章都提及81式拉长机匣增加导轨长度,以至于81式弹匣和扳机之间拉开了一段距离,明显比56式冲锋枪机匣长,再加上81式后坐力的确比56式冲锋枪明显减小,一些人就以为81式拉长机匣就是为了延长自动机后坐行程,是恒定后坐原理。

其实81式机匣拉长并不是为了恒定后坐,而是因为其枪机框加长,要保证足够的后坐行程不得不拉长机匣,论自动机后坐行程,81式与56式冲锋枪相比并未明显加长,而且81式的自动机在后坐行程终末会撞击机匣尾部,不像恒定后坐那样悬浮停顿然后复进,所以它不是恒定后坐原理。至于81式后坐力比56式冲锋枪小,主要是因为平时采用小导气孔,进入导气管的燃气量减少了,自动机后坐能量也减小了,即使撞击机匣尾部,带来的冲击也较小。

有趣的是81式自动步枪在研制时,设计人员发现使用小导气孔射击,自动机后坐能量较小,有时候会出现自动机未撞击机匣尾部的情形。在当时设计人员认为这是后坐不到位,属故障,还下了一番功夫解决这一“故障”,但他们也发现即使后坐不到位,似乎也不影响工作可靠性。最后定型的81式自动步枪自动机后坐能量刚刚满足后坐到位的下限,对机匣尾部有撞击,但撞击比较轻微,传递的后坐力不大。其实测试中发现的“后坐不到位”就触及了恒定后坐门槛,只是设计人员不熟悉这种现象,更谈不上刻意运用恒定后坐原理。

关于81式步枪的种种网络传说,彩云想到的暂时就是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