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巨头腾讯的断舍离:腾讯微博十年后停服,电商及搜索曾打包送人

文| AI财经社 田晏林

编| 孙静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近日,腾讯微博宣布将于 2020 年 9 月 28 日晚 23 时 59 分停止服务和运营。

腾讯微博诞生于2010 年 4 月 1 日,新浪微博上线的8个月之后。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底,腾讯微博用户突破5.4亿,日活跃账户数达到8100万。而同时期,其最大竞争对手新浪微博的用户数为5.03亿,日活跃账户数是4620万。这也一度使腾讯微博成为与腾讯网、腾讯视频并列的腾讯网媒三大平台。

然而不过8年时间,新浪微博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被外界视为“中国版Twitter”,影响力远超腾讯微博。反观腾讯微博,前年在微博业务上的注意力涣散,甚至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本人也很少活跃在平台上。

如今停止运营,外界认为这是腾讯终不敌新浪、缴枪投降的无奈之举。但这场关于社交平台的争夺战,腾讯真的输了吗?马化腾曾表示,腾讯微博是一款“为防守而生的产品”。那么从该产品诞生之初到生命完结,这10年里它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相比于其他被腾讯抛弃的业务,10岁的腾讯微博或许已经算是长寿。

从“战略级产品”到“战略性放弃”

其实从六年前开始,腾讯已基本决定不会再为微博投入更多资源,不再研发新功能,只维持日常的基本运营。2014年7月,腾讯微博宣布内部进行大调整,其产品运营团队被整合入腾讯新闻团队,部分员工被分流至腾讯微视团队。当时腾讯公关部表示,微博确实有些动作,但微博部门撤销是谣言,“它还在,且会继续做下去。”

曾经,腾讯微博是腾讯眼中的“战略级产品”。2010年腾讯还在财报中提到,已着手进行新阶段的投资活动,为未来发展奠下基础,其中之一的新举措就是腾讯微博。2010年4月,腾讯微博展开小规模内部测试,并于年中正式上线。

巨头腾讯的断舍离:腾讯微博十年后停服,电商及搜索曾打包送人

但腾讯的起步还是晚了。新浪微博于2009 年 8 月开始内测,虽然表面上看腾讯微博只比新浪晚了大半年,但腾讯内部人士却坦言“晚一天就是是晚一年” 。尽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也难弥补先机丧失对腾讯微博的致命影响。

不只是腾讯,搜狐、网易、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曾推出过微博产品,最终都不敌首发的新浪。2011年8月,百度说吧停止服务,2014 年 11 月网易微博宣布正式关闭,同年搜狐微博正式进入“半放弃”状态,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公开宣称“微博的三分钟热度过去了”。

在行业观察者看来,腾讯微博的失利在情理之中,它没有新浪微博这么“豁得出去”。据澎湃新闻援引业内人士评论称,“在外,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是最主要对手,但有时候,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腾讯和新浪在微博上的较量,根本就是一个部门和一个公司的竞争,心态就不一样。”在对方看来,微博是新浪的核心,也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公司是倾尽全力在做。而腾讯微博并不是腾讯社交领域的“独生子”,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

腾讯的“大儿子”是QQ,此后2011年1月又推出了基于智能终端的即时通讯服务——微信。后者的巨大能量有目共睹,已经成为今天中国社交平台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曾表示,“腾讯微博主打三四五线城市,后来出了微信,就不需要打微博这一仗了。”在他看来,目前微信在中国已有超过10亿的用户,如果腾讯再做微博,其实就是跟自己竞争。

无论是投入的精力,还是战略的布局,很显然腾讯微博的出现并不是要争抢什么, 而是一种防守。它不希望新浪微博抢走腾讯的“社交关系链”。

资深媒体观察家魏武挥表示, “微信推出且壮大之后,腾讯微博的防守目的已然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一个成功的产品,拖缓了新浪微博的商业化速度,并通过微信,将‘现象级产品’五个字从新浪微博手中重新抢了回来。”

腾讯的“断舍离”背后,是创新焦虑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六年前在宣布腾讯微博“瘦身”后,公司把微博的部分员工并入旗下的短视频分享社区——微视。但2017年4月,微视也被腾讯一度“雪藏”。

腾讯微视于2013年底上线,当时腾讯对其非常重视,组建了版权合作、平台运营、产品技术以及客厅业务四个部门,甚至在微视运营团队基础上成立微视产品部。然而用户活跃度不足,一直让腾讯高层头痛,要知道,他们对微视的关注度要高于腾讯微博,也是倾尽半个集团的资源去支持的业务。

或许是对短视频市场还心有不甘,2018年初微视再次被腾讯重启,但用户留存度依然较低。2019年数据显示,快手与抖音的留存都在80%上下,而微视仅有43%。此外,微视的PV(页面访问量)、用户使用时长仅是抖音的1/4。

尽管已是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之一,市值接近5万亿美元,但腾讯的业务短板并不少。

巨头腾讯的断舍离:腾讯微博十年后停服,电商及搜索曾打包送人

电商和搜索业务曾经都被腾讯“打包”送人。2005年诞生的C2C电商平台拍拍,当时是腾讯对标内部淘宝的一款战略产品。依托腾讯的巨大用户量,拍拍一度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电商平台,但由于自身业务亏损,以及腾讯一段时期内的摇摆,拍拍逐渐掉队,并在2014年被腾讯转送给京东。当时腾讯与京东建立战略合作,并入股京东,拍拍成了附赠品。

而在这不久之前,腾讯曾作出另一项“断舍离”——2013年,腾讯与搜狐进行了一桩震惊全网的交易。腾讯放弃自营的搜索引擎“腾讯搜搜”,并且用4.48亿美元的现金,外加QQ输入法等资源和团队入股搜狗,成为搜狗的第一大股东。

另外一些产品则是由于技术变革走向寿终正寝。2019年1月1日,WebQQ的替代产品Smart QQ正式停止服务。WebQQ于2009年推出,主要给不方便安装客户端的用户使用,2013年已经停止运营,转而推出名为SmartQQ的服务。但随着QQ整体活跃用户的持续缩减,客户端用户呈增长趋势,Smart QQ也逐渐失去原有位置。

另外,陪伴很多80后、90后的虚拟社区养成游戏“QQ宠物”也随着手游的走红,退出玩家视线,腾讯于2018年停止运营该业务并清空玩家数据。

纵横商界二十余年,腾讯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帝国,同时也留下了很多失败的产品和经历。

在业内人士看来,腾讯的投资策略既保守又激进。激进是因为它对于新生互联网产品敢于投入;保守是因为除了微信、QQ的战绩,这些年,腾讯打造的互联网产品很少属于原创,大多是在跟进模仿。比如QQ校友模仿了人人网、腾讯微博跟风新浪微博、腾讯微视又借鉴了快手抖音。尽管每个互联网热点腾讯都没落下,但它始终扮演复制者的角色。

这也能从侧面看出,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规模越大的企业反而越焦虑。在商业神话不断更迭的今天,对于腾讯而言,它要成为下一个神话的缔造者,而不是复刻师。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