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扛着机枪打日寇的娄底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记者:贺朝新 实习生:姜芳群 通讯员:周松柏

在娄星区乐坪街道办事处新建社区附近,住着一位精神矍铄、面容慈祥的九旬老人。他就是扛着机枪打日本鬼子的老军人、现任娄底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刘子颀。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记者怀着十分钦佩的心情前往采访,刘老穿着整齐,耳聪目明,见记者到来显得格外高兴,连忙招呼记者坐下,说起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投笔从戎 后考入黄埔军校武冈分校

1925年5月16日,刘子颀出生在涟源市杨市镇长溪村(解放前属湘乡县太和乡),在六兄妹中,他排行第三。到了上学年龄,家庭并不富裕的父母亲望子成龙,步行数十公里,将他送往陶龛学校读书,期间深受校长罗辀重“血性”教育的影响,从小具有爱国救民的远大抱负。

扛着机枪打日寇的娄底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刘子颀和老伴肖连生一起接受记者采访

1939年8月,私立文艺中学迁往杨家滩,小学毕业的刘子颀进入文艺中学就读,从小学到初、高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属中上。后来他又在私立民国大学读了一年。眼看祖国大好河山遭受日寇践踏,战火即将烧到家乡,刘子颀义愤填膺,1943年,他毅然投笔从戎,经姐夫许新猷介绍,找到时任国民党73军15师44团3营营长蒋甲球,担任营部文书。该部驻守在宁乡流沙河,后移防杨家滩。几个月后,蒋甲球认为刘子颀跟着他打仗,今后没有出息,就鼓励他报考军校。正好赶上由湖北武汉迁到湖南武冈、改名为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又名黄埔军校武冈分校)招生,他得知这个消息后,风尘仆仆,一路步行赶到新化参加考试,凭借扎实的知识根底,取得了优异成绩,被录取为黄埔军校武冈分校第十九期五总队八大队七中队学员。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苦阶段,由于日军南侵,长沙、衡阳相继失守,在江西、广东等省招考的学生,都因战事关系无法来校。从东安、新化、蓝田等地招收的学生于1944年6月入校,驻扎在武阳。

扛着机枪打日寇的娄底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刘子颀的军政大学云南分校毕业证书

据刘子颀介绍,当时学生总队的教育课程分为学、术两科。学科有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要务令、战争纲要、战术、兵器学、测图学、内务和日语等,这些都在课堂讲授。术科有战地演习,野外勤务、射击演习、夜间演习、测图实习、劈刺教练、筑城教练等,这些都在野外进行。学生入校后,前3个月为入伍教育,生活补助每人每月8元;第4个月起为学生教育,每人每月生活费12元。

驻守雪峰山 激战周冲 扛起机枪打日寇

1944年9月,日军继续向湘中、湘西进犯。第二年4月初,日军为挽回失败的局面,垂死挣扎,又调集5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约8万人发动芷江作战(中方称湘西会战)。武冈形势危急,军校被迫疏散,准备迁往四川。来自新化、蓝田等地的武冈分校学员认为,生是湖南人,死做湖南鬼,立誓坚守雪峰山脉,死也要死在雪峰山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以雪峰山为依托,节节抵抗。当时,刘子颀担任机枪手,肩扛一挺(转盘)轻机枪,还配有一个装弹手,他和战友们每天背着大约40公斤的枪支弹药和背包行军。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名叫周冲的地方,选择有利地形埋伏下来,居高临下,全神贯注观察敌情,等了一天一晚,不见动静。第二天中午,一支日军骑兵队50余人大摇大摆地进入伏击圈,具有作战经验的徐队长(中央军校17期毕业,当过副连长)一声令下,大家一齐向敌人开火,他的机枪顿时吐出愤怒的火舌,打得鬼子人仰马翻,晕头转向,一下子就消灭30多个鬼子兵。由于遭遇突袭,活着的鬼子兵不知所措,匆忙逃离了战场,己方无一伤亡。待他们打扫完战场后,就接到上峰命令,移驻会同县。

1945年8月,刘子颀被安排到位于贵州龙里的辎重兵学校,即中央军校21期辎重兵科独立第三大队9中队学习。1947年9月以大队第二名成绩,校方分配他去台湾孙立人的部队,由于他对孙立人不了解,执意要求回湖南,结果被分配到贵州独立汽车四连当排长,实际上他在司令部当参谋,负责汽车调度。期间,他耳闻目睹国民党军队内部的腐败,就萌生脱离国民党军队的想法,这时正好卫生科杨涤新找他要车去昆明,于是,他就调配三部大卡车,装着卫生医疗器械,来到昆明陆军十一医院工作。

起义后参加昆明保卫战和剿匪,受到陈赓将军接见

1949年12月9日晚10时,迫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顺应时势,通电全国,宣布云南起义,扣押了国民党第8军军长李弥和第26军军长余程万,寄望于他们争取这两个军参加起义。但是,这两个军以及几个宪兵团和陆军总部直属部队拒不参加起义,蒋介石任命汤尧为陆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全面指挥对起义军进行反扑。于是,国民党军队4万余人分兵三路,将昆明团团围困。

为消灭卢汉的起义部队,蒋介石派飞机在昆明上空散发传单,接着派轰炸机对昆明城进行狂轰滥炸,国民党军队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拼命攻城,进展很快。当时,解放军主力远离云南,驻守昆明的起义部队暂编13军仅有2万余人,无论是数量、装备和战斗经验都处于劣势,在中共昆明市委组织的“义勇自卫总队”和青年学生及市民的支援下,起义部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昆明保卫战。从国民党陆军第十一医院起义的刘子颀带领一个排,驻守武城路吉星巷的一个碍口,选择有利地形,拼命阻击敌人,打了三天三夜,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在这紧急关头,解放军陈赓、谢富治兵团兵分两路,由贵阳、桂林日夜兼程,以日行140—200里的强行军速度,像两把尖刀似地直插云南,一路大军直奔昆明救援,另一路大军奔向蒙自,切断国民党军队以蒙自机场飞逃台湾的企图。

由于昆明久攻不下,又得知解放大军的先头部队已抵达蒙自附近,国民党第26军担心腹背受敌,就于12月20日夜间悄悄撤退。第二天一早,第8军也急忙撤兵南逃。

1950年2月20日,解放大军由陈赓、宋任穷率领进入昆明城,30万昆明市民夹道欢迎。刘子颀加入解放军后,被派往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第二期第三总队八大队七中队学习。学习期满后,1951年1月30日,他领取了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云南军区司令员兼校长陈赓签章的毕业证书(建字第6683号),分配到二野四兵团13军军部当排长,驻扎在玉溪,平时当文化教员,战时参加十万大山一带剿匪,荣立三等功,还受到陈赓将军的亲切接见。

转业回乡,从事农村教育36年直至退休

1952年,刘子颀的转业申请得到了上级批准。他回到家乡,计划着自己以后的职业:一是进厂当工人,二是开汽车,三是当农民。时任十五区区长曹源清看了他的档案,了解到他在部队当过文化教员,想到新中国急需培养人才,就安排他到古楼小学担任教导主任,兼教两个班的数学,因表现优秀,工作出色,后来被任命为校长。这时,他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人出现了,她就是他现在的妻子肖连生。1953年,刘子颀经人介绍,与同为教师的肖连生相识,后来结为夫妻,两人风雨同舟,携手相伴至今。反右和文化革命期间,他挨过批斗。1980年,经过组织多次考察的刘子颀光荣入党,1985年调到涟源八中担任党支部书记,他为政清廉,平易近人,深受师生爱戴。1987年退休后,在一位学生帮助下,他在娄底郊区购买了一小块地皮,建起了现在居住的小楼。1988年至今定居在娄底。

现在,刘子颀儿孙满堂,学子遍布全国各地,夫妇俩过着悠闲而惬意的日子,在门前开辟了一片菜地,种着茄子、辣椒、冬瓜、丝瓜、空心菜等,自给有余。他教过的学生隔三岔五来看望他们,虽然2009年刘老经历了一场大病,但现在身子骨依然硬朗。谈到抗战这段历史时,他说八年抗战确实不易,国共两党团结合作,赶走了日寇,现在健在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希望后人记住这段历史,记住先辈的付出,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计出力。(记者:贺朝新 实习生:姜芳群 通讯员:周松柏)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