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滕县保卫战中的王铭章及其身后事

在热闹繁华,寸土寸金的成都市人民公园大门前,有尊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这是成都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碑上塑像高2米,连底座高为5米。塑像为一名出川抗日士兵,瘦削而坚毅,脚蹬破烂草鞋,穿短裤,身着旧式军单衣,打绑腿,胸前挂两只木柄手榴弹,背上背一把大刀和一只竹编斗笠,手上端着一支上了刺刀的老旧步枪,身子前倾,果敢的面庞向着前方,两眼喷射出仇恨的怒火,似乎正在冲锋,高喊杀敌,令人相当震撼。

滕县保卫战中的王铭章及其身后事

1938年3月17日黄昏,位于鲁南的战略要镇滕县,被日军三天半持续不断的猛烈炮火打成了蜂窝。昏天黑地中,炮声隆隆,火光冲天,大批穷凶极恶的日军在坦克、装甲车掩护下,从多路缺口潮水似地涌进了滕县……

其时第22集团军122师中将师长王铭章,率4000余川军将士,面对人数上是我4倍、且有飞机大炮坦克助战的日军精锐部队疯狂进攻,坚守三天半,超额完成战斗任务之后,部队几近全部打光。然而,所剩无几的川军,还在逐巷、逐街、逐屋地同日军作最后的激战。

其实,这样的悲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就是因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央军汤恩伯部拒不服从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命令,不赶来增援,致使王铭章部身陷重围,全军覆没。

自知已到最后关头,王铭章将军退到县城西关,在一株燃烧的柳树下,向临城总司令部孙震将军发出最后致电:“……职忆委座成仁之训,及开封面谕嘉慰之词,决心死拼,以报国家,以报知遇。职王铭章叩铣。”

滕县保卫战中的王铭章及其身后事

在升腾的狼烟中,王铭章将军携师参谋长赵渭滨、副官长罗辛甲、贴身少校副官李绍坤及一班卫士,被日军压到东关城楼下。在多名日军军官簇拥中站到城楼上的敌酋,扶着指挥刀,通过翻译,要王铭章将军投降!

在如血的残阳下,王铭章将军一行,像一群凝固了的英雄雕像。身材高大的王铭章指着敌酋怒斥道:日本鬼子你们听着,这里,滕县是埋葬你们矶谷师团的第一道坟墓,台儿庄是你们的第二道坟墓;徐州一线,将把你们彻底埋葬消灭!

滕县保卫战中的王铭章及其身后事

敌酋怒不可遏,嗖地一声抽出寒光闪闪的战刀一挥。顿时,枪弹如雨般泼洒而来。王铭章和紧拥在他周围的师参谋长赵渭滨、副官长罗辛甲等人一个个中弹,慢慢倒下。王铭章用一只大手扪着从胸口涌出的血花,倒地之时,顺手将副官李绍坤巧妙地往后一擀。个子瘦小的李绍坤于是被压在尸山血海中掩藏起来。

上半夜,日军在城中拉网似地逐处搜索,凡是发现还有一口气的伤员,无论军民,补上一刀杀死,凶残至极。到了下半夜,日军以为整个县城里的生灵都已被他们斩尽杀绝,这才收手。天幕上的照明弹一颗接一颗地熄灭。这时,李绍坤从尸山血海中爬了出来,逃出去没有问题,但他还要把王铭章将军的遗体背出去,不能让将军的遗体落到敌人手里。别看李绍坤个子瘦小,他出生于劳动人民家庭,从小劳动,身体素来结实,又练过功,很有力气。他不声不响地将块头很大的王铭章将军的尸体背在背上,弯着腰,在死人堆里小心翼翼地迂回前进。

在第二天黎明前的最后一抹黑暗中,李绍坤一道,将王铭章将军的遗体送到百里之外的临城。

战后,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在向国民政府及蒋委员长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川军,称:“此次我二十二集团军,自本月十四日拂晓起于滕县之北、界河东西地区,受优势敌之压迫,该军奋勇抗战,是日于黄山、北山等处予敌以挫伤后,卒被敌炮火摧毁阵地,我警戒部队悉作壮烈牺牲。此一战役我官兵伤亡不下万人……

滕县保卫战中的王铭章及其身后事

国民政府对阵亡的王铭章将军给予特别褒恤:

1.追认为陆军上将。

2.明令褒扬,举行国葬,拨专款一万二千元治丧。

3.将平生事迹宣付国史馆。

4.所有阵亡将士从优议恤(少将参谋长赵渭滨八千元,上校参谋长邹慕陶、团长王麟各五千元,以次均从优议恤)。

1938年8月27日,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亲自扶灵回川致祭安葬王铭章。王铭章灵柩被运回新都原籍下葬,由孙震主持典礼,新都各界公祭。送殡人员及民众达10余万人。王铭章的忠骸终于入土,落葬于家乡饮马河附近的茔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