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沉吉野” 揭密《甲午风云》中的水师军服

本文作者 黄强

沉睡海底121年的致远舰重现天日,丹东港海域的水下考古,备受关注。

1894年黄海硝烟还在弥漫,激烈的海战仿佛就在眼前,邓世昌与致远舰官兵视死如归“撞沉吉野”的声音尚在耳边回荡……

邓世昌的名字镌刻在中国人心里,他的壮举激励着我们。很多中国人认识邓世昌,并不是从史书中,而是从关于甲午战争,邓世昌的文艺作品中,中老年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无疑是电影《甲午风云》。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沉吉野” 揭密《甲午风云》中的水师军服

【图4-27,电影《甲午风云》剧照】

彩色故事片《甲午风云》,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1963年初上映,导演林农,主演李默然(扮演邓世昌)、浦克(扮演丁汝昌)、庞学勤(扮演王国成)等。很多人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知道致远舰,熟悉邓世昌,从《甲午风云》开始的,尤其是李默然饰演的邓世昌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银幕中经典的形象。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沉吉野” 揭密《甲午风云》中的水师军服

【图4-28,《甲午风云》中李默然扮演的邓世昌形象】

电影《甲午风云》在用艺术叙述历史方面,有些缺陷,就是若干描写与史实有出入,如北洋水师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大东沟海战打错旗号,不符合史实;海战中邓世昌也没有挂过帅旗等。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

一出于艺术需要,进行的故事情节移植,以形成戏剧冲突。例如,吉野”并非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而只是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旗舰

二是对历史史实的误解,被假象所蒙骗;譬如刘步蟾是投降派,那是被一个洋人顾问陷害的,后人多有误解。

三是政治干涉,上世纪60年代领导们要求注入政治倾向,例如邓世昌与清廷的决裂,以塑造邓世昌的革命性,纯粹是胡扯。

为此,导演林农与上级有过争执,提出过反对意见,但是一个导演的力量如何能抗衡领导的指挥。抛开历史真实的,就其艺术性而言,电影《甲午风云》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

导演与美工、服装设计,在对待《甲午风云》人物服装,比较严谨的,按照历史上北洋军服的原样进行复原,因此除个别有出入,总体上还是可以管窥北洋水师的军服风采的。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沉吉野” 揭密《甲午风云》中的水师军服

【图4-29,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形象】

《甲午风云》的故事发生在1894年,北洋水师官兵所穿军服是1882式(也有资料说是1888式)。1882年(光绪八年)夏,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组织人员,参考英国海军军服,制订了中国第一部海军服装规范《北洋水师号衣图说》18889月北洋水师正式成立,官兵穿上了按照号衣图说标准制作的军服(因此有了两种叫法,1882式、1888式,实际是一种军服)。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沉吉野” 揭密《甲午风云》中的水师军服

【图4-30,真实的致远号巡洋舰】

北洋水师军服分为官弁(即军官)服、洋枪队、水手夫役(即士兵)服三个类别,每类分为春秋、夏季两种。军官服饰中式对襟,胸襟、袖口、下摆有传统的镶边与云头图案。

水兵军帽有两种,春秋冬三季戴主要是黑布包头巾,夏季则是方顶草帽此,《甲午风云》中有反映,电影中庞学勤饰演的水手头戴头巾有一定历史依据大东沟海战发生在917日,时令已入秋,海上风凉,官兵们着春秋冬装,水兵、炮手戴头巾作战,用于擦拭汗水、炮弹。而且距离北洋水师成立不过6年,水师军服还有陆军向海军过渡的痕迹,到了甲午战争后重组北洋水师,水师的军服才完全西化不过电影中再水兵的胸前又加入了圆形的号牌,不符合史实,那是将陆军的士兵军服嫁接到水兵服上了。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沉吉野” 揭密《甲午风云》中的水师军服

【图4-31,《甲午风云》中水兵军服】

甲午风云》中邓世昌在海战中着戴暖帽顶戴的处理,与史实有出入。号衣图说对水师军服的规定,主要用于作训,属于作训服。为了便于在狭窄的船舱活动,官兵的帽子都是无檐的圆形。考虑到礼仪活动,又给军官配置了军礼服,其配套的官帽也不同于清代典型的斗笠式“顶戴花翎”将斗笠式凉帽改成“其边沿陡起,较时样稍窄,翎亦短小”的无檐式暖帽,无檐照样可以有顶有翎。帽子的伸展面积减少,只保留脑袋后面的花翎。

军礼服顾名思义,用于庆典、礼仪活动,开战时,是不会也不可能穿戴军礼服的,既不方便,也会成为敌人的枪靶子。军礼服的特点是美观、气派。电影为了视觉效果,让邓世昌在海战中戴顶戴花翎,穿白色战衣,系披风,在致远号乘风破浪时,海风掀起披肩,气势壮观,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按照交战的情况,邓世昌应该穿海蓝色马褂式军服,头戴瓜皮帽。如同邓世昌与致远舰军官、洋顾问合影的传世照片中的穿戴,那才是北洋水师海战中的真实着装。

《甲午风云》中邓世昌袖口绣条纹,也不正确,这是把洋人顾问服中的条纹移植到邓世昌军服上,北洋水师军服袖口绣图案,不同岗位人员,绣不同的符号图案,以示区别。通俗地讲,就是把职务“绣在了身上(袖口)”,如枪炮官方天画戟、红缨枪,医官灵芝寿桃、蝙蝠,帆缆官中国结,文案毛笔、宣纸谁在什么岗位,清清楚楚。如同现代海军,不同岗位人员服装的色彩不一样,用服色来区别人员的岗位与职能。甲午战争后,重建北洋水师,军官服的袖口开始出现横杠杠,在1894年大东沟海战(又称黄海海战)时是没有的。

不难看出,《甲午风云》还是对历史做了一番研究,对北洋水师官兵服装把握的尚可,只是在主角的服装上进行了较大改动,移植、添加、臆造了一些元素,为的是渲染气氛,突出性格。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沉吉野” 揭密《甲午风云》中的水师军服

【图4-32,电影《甲午风云》中致远号官兵】

电影《甲午风云》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展开激战,中国旗舰受到日舰炮火猛烈轰击,失去了指挥能力,邓世昌果敢地在致远号上升起帅旗,代替主帅指挥舰队作战,弹药殆尽的致远舰依然顽强拼搏在最为关键的时候,全舰官兵在甲板上列队,肩披披风,头戴暖帽的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站立在舰桥上,双手握拳高举发出“开足马力,撞沉吉野!”的呐喊官兵们齐声呼应“撞沉吉野!”,为了北洋水师荣耀,为了中国人的尊严,致远舰官兵不惜牺牲,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

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沉吉野” 揭密《甲午风云》中的水师军服

【图4-33,电影《甲午风云》中邓世昌喊出撞沉吉野】

李默然扮演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就这样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观众。此时此刻,服装不算什么了,拨动观众心弦的是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不惧强权的民族精神。

甲午的屈辱,我们不能忘记,甲午风云激荡着我们的胸臆;我们不能忘记甲午的耻辱,牢牢记住小日本亡我之心不死,钓鱼岛事件尚未结束。希望中国人能多点骨气,不要有事没事跑到日本旅游,为他们带动经济;中国人更要有邓世昌那样的血性,即便是弹药殆尽,也要撞沉吉野。

说明:本文系服饰史学者黄强的原创作品,有版权。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歪酷博客:Huangbuxi.ycool.com

腾讯微博:T.qq.com/huangbuxi

作者简介: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侧重中国服饰史、置业经济史、民国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说、佛教文化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出版中国第一本内衣史专著、第一本置业经济史专著,已出版《中国服饰画史》《中国内衣史》、《衣仪百年》、《服饰礼仪》等著作12本。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