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记者来信:农牧区少年儿童公益观影项目亟盼理解支持

新华网西宁10月2日电(记者王大千)“感谢‘格桑花’带来的电影《小鞋子》,让我尝到与平时毫无意义的哭叫不同的真正流泪的滋味,电影展现了这人间有残酷与不公,而结局却告诉我人类与自然应和谐、圆满。”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第一民族中学学生才让卓玛说。

“真遗憾到现在才看到《狮子王》,它告诉我有勇气才有机会。课文中学到的道理很简单却不够生动,辛巴的成长故事让我懂得千万不要因为缺少自信而放弃尝试。”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东风乡寄宿制小学学生拉毛措说。

得益于民间公益组织“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自2013年起开展的免费电影广播项目,近两年来,许多生活在青海边远农牧区的孩子第一次在学校观看电影,并积极说出观后感想。在项目实施学校,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此表示认可:这些经过儿童教育专家和志愿者精心挑选的影片,让生活单调的孩子们看到了草原外面的世界,而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易于在一部光影故事中被激发、形成,这对落后地区素质教育较缺乏的孩子们来说意义非凡。

“和过去简单的钱、物需求不一样,如今,农牧区孩子们进了寄宿制学校,免费食宿,学校硬件设施齐全,他们更需要开阔眼界,了解多元文化,塑造高尚、健全的人格,这是项目启动的初衷。”“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创始人洪波说,民间组织探索以少儿观影带动美学教育,在国内,“格桑花”是第一家。

然而,这项由公益组织主导推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课、美学课提供载体的“美育事业”,目前却面临着严重的推广挑战,即使已经着手开展观影活动的一些学校,也常常因文化课挤占观影时间或无专门的老师督促而被迫中断。项目许多志愿者为此多方奔走频频沟通,却收效甚微。

据了解,“格桑花”从2014年3月份开展观影第一季以来,每个学期为一季,目前已进入第四季,项目走进了青海省曲麻莱县、囊谦县、同仁县、湟源县等14个地区的59所中小学,仅占这些地区学校总数的五分之一。“格桑花”观影项目志愿者告诉记者,青海省还有70%的县区小学未开展项目,许多学校对组织学生观影持反对态度,认为耽误学习时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红秀对此深有感触。他说,长期以来,农牧区少儿美学教育几乎处于萎缩状态。学校在应试“指挥棒”下,只重视传授那些考试得分的知识,美术音乐都是“副业”,更何况是看电影“消磨时间”。民间公益组织受经济来源、社会意识等因素的制约,开展活动的广度、深度及持续性存在不足,好思路难有大作为。

也有教育专家指出,对于多层次、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来说,农牧区孩子占有的资源和机会本就薄弱,用公益性观影项目引导农牧区少儿审美教育,“格桑花”为教育部门先行“探路”积累了有益经验,项目“开山劈路”实属不易,坚持推动十分必要,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将戏剧、影视等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格桑花’观影项目在农牧区虽是新生事物,但其目的与国家素质教育高度吻合。在目前基础上,还需公益组织不懈坚持,完善项目运行的长效机制。同时,我们也呼吁政府、学校等相关部门给予有力支持,将其纳入学校正常课程体系常态化推行,使西部地区学子有机会获得更丰富的人生。”洪波说。(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