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人穷志不穷 勤劳奔小康 沙洋县精神帮扶促贫困户勤劳致富

沙洋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面开展以来,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精神引领作用,突出富强、敬业、文明、友善,大力宣传“人穷志不穷”、“勤劳奔小康”等先进典型,认真总结沙洋县自强不息、身残志坚、勤劳致富的典型事迹,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平台广泛宣传,在沙洋县形成不等不靠、勤劳致富光荣的氛围。

高阳镇苏集村七组村民和玉灯,父亲早年去世,给这个家留下的,除了一笔因病欠下的外债,还有三位老人:年迈的奶奶和没有子嗣的大伯、二伯。父亲弥留之际,还给和玉灯留下了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当生活的难题像一座座山一样摆在他面前时,村干部和邻居们建议和玉灯申请一个贫困户名额,他却拒绝了大家的好意,说道,我有手有脚就不能靠别人,只要能吃苦能做事,日子就有奔头!还有人建议他把大伯、二伯送到福利院,他也不愿意,说道,福利院的条件虽然比家里好,可我不能把亲人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和玉灯几乎每天都起早贪黑,农忙时到田间地头劳作,农闲了又到附近大小工地上做小工,家里还喂养了两头母猪和一头母牛用以增收。为了让家里的五亩地打出更多的粮食,他经常跑到邻居家讨教种田的经验,还常常到村里查阅农技资料。如今,和玉灯在自己的拼搏下,住上了小洋楼,睡上了空调房,村里人对坚强、勤劳、孝顺、聪明的和玉灯赞不绝口。

官垱镇斋巷村的余军礼因腿疾无钱医治导致残疾,但他身残志坚,靠自己不断的学习摸索实践,建起了年出栏生猪500多头的养猪场,收入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红火,名气也越来越大。

曾集镇青桥村的王青龙,小时候因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残疾,无法工作,爱人身体不好不能做重体力活,他没有放弃,凭着毅力,事事自己亲力亲为,将一个20平米的小卖部经营到现在的100多平米。

……

像这样人穷志不穷,靠着勤劳致富的典型在沙洋县举不胜举。

8月5日,沙洋县召开县、镇、村三级干部以及企业代表大会,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随后,沙洋县264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其中市派驻22支,县派驻238支)全部进村,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已经开展了近2个月的工作。工作组坚持每周“五天四夜”,做到真驻村、真帮扶。每个工作组按照“踏入门、见到人、谈上话、摸清底、结成友”的要求,将贫困户逐一走访完毕;通过各种方式、各种载体的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关心、支持和参与者不断增多;把秋播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第一仗,采取土地短季流转、经合组织代耕代种和动员农户种满种足等措施,取得较好成效。目前,秋播的高潮基本形成,油菜播种面积已达30万亩,超过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沙洋县上下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用身边的鲜活事例生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贫困户进行精神扶贫,帮助他们坚定人穷志不短、勤劳奔小康的信心。同时,还将以全国10.17扶贫日为契机,表彰100名自强不息、身残志坚、勤劳致富、乐于助人的先进典型,组织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经验介绍,并在沙洋县巡回报告,大力营造不等不靠、奋发图强、勤劳致富、快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