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试验田”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试验田”

追溯海淀园20多年的发展历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始终是园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成为海淀园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任务之一。

2014年8月28日,在永丰科技加速器三区5号楼,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协同院”)正式挂牌成立。在成立仪式上,北京市市委常委苟仲文出席并对协同院寄予厚望。协同院以“整合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聚集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创造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为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原创科技的策源中心、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中心、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中心,并最终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中心”,力争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建设,整合10所以上知名高校院所,聚集各类高端人才1000人左右,每年培养高端创新创业人才100人以上,创造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大技术50项以上,新增创新创业企业10家以上,成为北京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样板,引导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为国家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时光飞逝,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在以创业大街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孵化”已经高度成熟和成功的情况下,协同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协同院王茤祥院长。他表示,协同院将成为中关村的“技术孵化器”,它的出现将有助于改变当前产业偏“软”的发展格局,并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试验田”协同创新研究院

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助推器

王茤祥院长介绍,协同院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公益法人,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设技术、指导、工作等3个委员会。理事会由北大、清华等13所高校以及北京市科委、海淀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组成。

同时,协同院独资成立了“北京协同创新控股有限公司”,由其代表协同院持有及管理各经营性公司股权,控股公司发起设立 “北京协同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协同创新园有限公司、北京协同创新孵化器等经营性公司,分别负责基金建立管理、园区建设、创业平台建设服务等工作。

“管理机制方面,协同院建立了课题立项、项目管理等制度。特别在立项方面,建立了有初审、论证、评审和决策四个步骤的立项流程,每个环节均由来自技术、产业和投资三个领域的专家执行,在立项之初即大幅提高了项目成功并实现转移的可能性。”

在以市场化、开放化、专业化为改革核心内容,协同院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成效显著。

试点以市场化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基金、社会投资等资本纽带是实现多方利益均衡,确保市场化方向的核心引擎,为此,协同院重点围绕建立协同创新母基金为手段,通过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来引导技术创新的方向和产业化目标。协同创新母基金规模10亿元,其中海淀区出资4亿元,市科委出资4亿元,协同院募资2亿元。母基金分为两部分,一是引导组建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主投偏早期技术成果项目),二是引导社会资本联合建立产业协同创新子基金(主投中试、放大阶段项目),用市场化的子基金投资产业化和科研项目,这样就可以由市场主体来引导创新方向、检验创新成果,并以未来的经济效益来配置创新资源投入。

不仅如此,协同院还试点搭建以双向资源整合、合理分工为核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新思路。开放性是协同院发展壮大的重要机制之一,整合高校院所和企业首先以中关村核心区为重点,逐步扩大到其他区域,特别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协同院将吸引京津冀区域高校院所、产业骨干企业参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带动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双向资源整合,协同院能吸引外省市、区的企业投资,联合海淀的技术资源形成研发创新层面的合作,以抓前端研发,促进成果研发中心落地,进而过渡到项目在产业化阶段优先将总部落户海淀,这种以创新为支撑的总部模式,将避免出现以往技术、人才和企业被“一锅端”的现象。同时,技术转移过程中也能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总部落地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区域经济贡献。成果产业化基地则可在天津、河北等地落,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未来协同院将依托其国内多个分院和硅谷分院,形成“北京及美国研发、总部优先落户、产业化基地外移”的院地一体化发展格局。

试点“技术孵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依托协同院整合配置资源,实现成果转化专业化分工,提升成果转化成功率,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别具特色的成果转化模式:

技术成果+合作企业模式——知识产权“无障碍转移”。协同院的技术成果由参与合作的企业直接使用,按照销售额提成或按年付费的方式给予协同院回报。

技术成果+创业团队模式——实施“我创新你创业计划”,开放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创业方案,成立创业企业,以核心技术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

技术资源+中小微企业模式——实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工程”,为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量身打造新技术,开放协同院技术资源,助推其快速发展。

技术服务+龙头企业模式——实施“龙头企业整合创新工程”,围绕龙头企业自身产业链规划及研发一批技术,开放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形成产业集群。

试点科技专项资金分配的新手段。政府专项资金分配过程中,真正实现市场化。以协同院作为平台统一完成项目遴选和项目管理,由投资人或领军企业选择由母基金或子基金实际投资的项目,确保项目未来与市场接轨。该类项目政府予以优先配套支持,既发挥了政府引导创新的目的,又能保证市场化运作的要求。

试点建立专业化产业人才培养新途径。与协同院共同探索对技术成果转化工程化、产品化阶段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率先尝试通过“产业领袖”培养计划,打破传统以考试、论文为重点的考核方式,将产业化成效作为考核标准,采取“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的模式培养产业化专门人才,打破教授直接参与企业运营而导致科研、生产难兼顾的尴尬局面。

试点中关村核心区,推出全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从协同院的模式设计之初,全程参与和推动了协同院的架构设计、运行机制、基金组建等重点工作,特别是为其确定了“技术孵化器”的核心目标。同时,协同院已在美国硅谷和国内南京、杭州、包头等多地建设了分院,初步形成了“北京及美国研发,地方成果转化,产权共享”的院地一体化发展格局。

目前已有北大、清华、中科大、北航、北理工、农大、北科大、北交大、北工大、北邮、北化大、中国传媒大学和中科院北京分院等13个高校院所以及商飞、京东方、潍柴、美亚柏科等70多家企业参与了协同院建设。协同院规划了18个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初步完成仿真与设计、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智能电网、水处理、节能减排、信息安全、空间信息等8个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已与“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超精密制造装备及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同时,协同院美国分院已遴选出近50名世界顶级专家,尝试利用他们在美国的科研条件,就地开展高水平研究,项目完成后转移至国内发展。

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转化及产业化。在国内外初步遴选了74个成果转化项目,有17个项目已完成前期评估,进入协同院进行孵化。其中在美国协同院遴选的12个项目,有3项完成了研发并已转移到北京进行中试和转化。

目前,协同院已有包括“仿真软件”、“智能动力假肢”、“兆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等在内的7个高校院所的12个具备高精尖水平的协同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将在1-2年内实现产业化阶段。大功率超临界CO2热泵系统、柴油发动机SCR尾气后处理系统等5个项目已组建项目公司。硅基100G/S光电子通信收发器、石墨烯覆层的超耐磨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等3个项目正在组建项目公司。北斗航天、东源环保、中科精图等15个企业已和协同院签署协议共建联合研究中心,预计一年可实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超过50个。另外,围绕对接的60多个企业技术需求协同院也正在研究解决方案。

协同院在实施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也取得成绩。一是实施“产业领袖”计划,推动协同院的“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示范。目前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及中国传播大学从现有招生指标中调剂出了50个名额先行先试。二是推进协同院与斯坦福创新中心、北大纵横等单位共同创建公益性的“北京创新创业学院”,对创业者提供核心经营管理理论、科技前沿解析与技术发展规划、商业计划书策划及实战等方面的训练。一期目标是每年为500名左右的创业者提供训练。该计划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已有企业计划每年无偿资助协同院500万元开展此项工作。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试验田”

助力双创,构建北京“创业湾”

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发展空间,海淀园协调北部办、苏家坨镇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新一代大学科技园——北京协同创新园的建设。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推动,2015年4月23日,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与苏家坨镇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北京协同创新园。园区为苏家坨镇集体产业园,占地600亩,建筑规模50万平米,目前,已有5家上市公司、3家行业龙头企业及50家中小企业意向入驻园区,建设总部和研发中心。该园成为北部一镇一园首个正式启动的示范项目。园区一期建设资金已落实,协同院已与北京银行、包商银行等达成园区建设融资意向,将在供地情况明晰后进一步细化。近期,实创公司将在北部提供约5万平方米的过渡性空间。

协同院在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也起到积极作用。一是实施“我创新你创业计划”。已有5个项目成功组建企业,其中团队出资30%-50%,较好地解决了团队创业无好项目,教授创业无好团队的问题。二是实施“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工程”。已选出企业40多家,并进入课题论证阶段。三是实施“龙头企业整合创新工程”。已与京东方、伊利、潍柴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进入了项目规划阶段。

另一个大的动作,就是继“中关村创业大街”后,海淀园将打造占地约六百亩、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创业为主的“硬创业”聚集区,以市场化手段支撑创新创业,街区首期4万余平方米空间十月将启用。

据介绍,占地约六百亩的“创业湾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区附近,依区域湖区河道而建,约三公里长的河道两侧将建设创业孵化器、公共实验室等服务载体。区域首期七栋办公载体,约4万平方米的空间已经落成,预计十月份启用。将来这个空间将吸引围绕技术创新的团队、实验室入驻,他们创业的技术研发、试验等过程将在此完成,并与周边完善的产业配套形成互动。

“在创业大街,各种围绕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偏于‘软创业’。在湾区,这里将集中做技术聚集、精密技术研发等,并鼓励围绕技术创新展开创业。”王茤祥院长说,“硬科技创业”将让区域成为国内首个类似空间。

说到协同院未来的发展,王茤祥院长说:“我们力争在技术成果孵化、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管理改革试点等几方面形成突破。在以‘技术孵化’为核心方面,落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做实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初步形成良性运转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服务大众创业,打造技术+团队为特色的‘创业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布局全国一盘棋。”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试验田”

中关村杂志--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

请关注近期:

中关村“三三会”走进海淀创业园

条条:开拓中国年轻人“目标社交”

轻云伴游齐云山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