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食品安全谣言为何层出不穷?浙大教授:源于缺乏科学常识

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 记者 叶嘉妍) “乳饮料含肉毒杆菌致儿童白血病”,“西瓜太甜是注射增甜剂”,“吃一碗方便面需肝脏解毒32天?”……这些标题是不是很眼熟?你是不是也曾信以为真?但这些通通都是谣言!在如今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大众焦点的同时,各类谣言也层出不穷。所以,如何让公众更正确更理性的去了解和认知食品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0月16日,作为“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周-食品安全校园行”的核心主题活动,“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了“食品安全公开课”校园巡讲活动,并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新食尚”的热潮。

食品安全谣言为何层出不穷?浙大教授:源于缺乏科学常识

活动现场

以讹传讹因大众对食品安全认知甚浅

那些疯传在网络上令人震惊的食品安全事件,你曾经是否也为之震怒,然后随手转发?但真是如此吗?其实未必。

为此次活动作精彩讲座的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刘东红教授就认为,如今大家觉得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敏感,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家对食品安全的感知发生了变化,但从数据上看,其实这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较早些年而言已是一个较好的状态。

“我们吃的食物从原先的单一到现如今的琳琅满目,这种变化也加大了我们接触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刘东红教授特别反对网上那种以讹传讹的行为,她觉得这些都是由于大众缺乏对食品安全的科学认知。

就如被大家忽略的“生物毒性”其实远比地沟油的风险来的大,很多老百姓对于美味却剧毒的河豚照吃不误,却对方便面和油炸食品吃多致癌等传言深信不疑。刘东红教授感慨,其实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没必要引起恐慌,说到底还是由于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不了解才造成了很多的误解。

科学理性食品安全科普需要创新力量

食品安全谣言为何层出不穷?浙大教授:源于缺乏科学常识

参会领导将大赛旗帜授予学生代表

要走出这些误区,除了食品行业和监管部门的努力,创新的科普宣传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据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此次大赛是以“新生代新食尚”为口号,面向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征集全视觉作品。说到底,就是想要通过大学生年轻的想法,创新的思路将枯燥的食品安全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大众,让“科学理性”成为未来大众看待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角度。

据悉,10—11月,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还将陆续走进全国多所高校,与全国青年学子交流,掀起校园科普热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