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贫穷不是正义,但也绝不是“原罪”

去年4月份,郑州有一家馒头店上了新闻。当时这家馒头店推出了一项爱心服务,每天为每位环卫工人免费提供5个馒头。可爱心献着献着就陷入了困境,第一个困境是成本问题,来排队领馒头的人太多了,这给小店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更大的困境还在后面,一些环卫工认为店家之所以免费送馒头,是因为这笔钱环卫公司提前支付了(事实并非如此)。于是竟然有环卫工人到店里不领馒头,而要求馒头店给他们退钱。还有3个人已经离职了还来领取馒头,馒头店于是拒绝向这3人发放。这下矛盾彻底激化了,他们不但在店里大吵大闹,其中一人还指责说:“免费馒头是公司送给的福利,我们公司给你们拨了那么多款,我们一不上班就不让领了,你们也太不厚道了。”这让店家感到心灰意冷,馒头店摘下了爱心招牌,不想“再招惹更多是非”。

为什么提到这样一则旧闻,因为我昨天刚刚在作家雾满拦江的微信公众号里看到这件事。雾满拦江老师描述并点评了这则新闻,文章写得优美而有力量,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看看,题目是《贫穷不是正义,懦弱亦非善良》。而这篇文章的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觉得有必要进一步补充和商榷。

某些环卫工人的行为的确让人愤懑,雾满拦江把原因归结为贫穷:“贫穷不仅仅是一种低质量的经济状况,更多的意味着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缺乏进取意义的生存哲学,一种自我封闭充满怨恨的思维取向。唱歌的可以不负责任的哼一曲,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人间……但一点点爱是不够的,贫穷是个黑洞,会把缺乏智慧的善心,吸引进去绞碎,非但没什么效果,反而让更多人,变得冷硬起来。”

可以说,这些观察都是相当精细的,得出的结论也是精准的,但背后的观念却是我疑惑的地方。照文章的观点,任何人陷入贫困,都会养成这样的生活方式、生存哲学、思维取向。这让我想起与之相反的一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意思是说,不是因为衰老而让人变坏,而是原本的坏人在衰老这个条件下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把这句话里衰老替换成贫穷,相比文章里的观点,我觉得这样的解读更准确。因为如果以贫穷作为原罪,岂不是把那些贫穷的好人都一网打尽了?就像对所有的老人都抱以敌意。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选择始终基于其个体的人性,贫穷或富裕只是提供了一个外在条件。一个好人,我相信他会做到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一个坏人,贫穷和富裕对他而言也只是成本核算问题,为富不仁的人不会去抢劫盗窃,是因为这样做对他来说风险太大收益太小。而对于一个穷生奸计的人,他也很难去行贿受贿或是非法融资,不是不想,没有这个条件罢了。所以不管处于哪一个阶层,人的本质是不变的。因此我觉得,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性质,应该深入到现实语境当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简单地对某个群体贴标签,有害无益。

我们太愿意给人贴标签了,按年龄划分我们说80后如何如何,按地域划分我们说东北人如何如何,按身份划分我们说商人如何如何,当然还有按星座划分的。这种办法的好处是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坏处则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往小了说,这种思维方式会带来人们彼此间的冷漠和不信任,有人不相信献爱心没好处,有人不打算对困难者施以援手。往大了说,这种思维方式会撕裂阶层,仇穷与仇富就是同样观念的两种表现,都是对于人按身份的简单粗暴划分。如果把这种敌视付诸行动,想想曾经的阶级划分我们就明白了。

所以,具体到爱心馒头这件事上,我觉得仅仅总结贫困的弱点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搞清楚为何会这样。“爱心馒头”之所以变“伤心馒头”,可能是因为馒头店的这种慈善方案产生了道德风险。所谓道德风险是一个经济哲学术语,意思是说,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比如这个新闻,因为所有的成本都由爱心馒头店承担了,环卫工群体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风险,于是有些人就将利益最大化,已经不是环卫工了还要来占便宜。因为不占白不占。所以说,是这种有缺陷的方案设计把有这样弱点的人给吸引过来了。于是就像雾满拦江老师说的那样,缺乏智慧的善心被绞碎了。

所以,献爱心也是需要智慧的,它需要准确而克制。准确意味着要把爱心献给最需要的人,而克制则是说要力所能及。中国有句老话做了最好的总结———“帮急不帮穷”,否则,爱心就有可能陷入贫穷的无底洞。拖垮自己,而对方却未必感激。

当然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因为某件事或某些人,就轻易给一个群体贴上成见的标签。最后忍不住要引用雾满拦江老师的文字做结尾,因为说得太好了:“在人性的深渊面前,我们需要始终保持灵智的清醒,要真切认识到:人生最大的善举,就是保持自我的纯净。只有当我们的心,不被偏狭怨愤所控制,我们才能够涉过人性暗河,重新审视此前的错误直觉与成见,才会变得成熟而富于智慧。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善念义举。” 本报评论员 牛角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