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申论何以取胜?唯有观点!

在申论写作中,观点是最为关键的要素。观点,也可以称之为论点、立意,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从某一个方面或以某种立场去看待问题。观点是整个申论文章的灵魂所在,可以说,观点决定成败。那么,申论写作中如何选角度、立观点呢?帅帅觉得,不妨从申论文章的典范——“仲祖文”,一窥究竟。

申论何以取胜?唯有观点!

申论何以取胜?唯有观点!

申论考试通常涉及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现象,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的基础上,以特定的身份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决策,并形成文字。由于申论材料涉及的面广且杂,而事物的表现形式又是多样性、多元化的,所以申论写作时一般可以选出多个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如何在多个观点中选出最适合的观点进行论述,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观点要准,不能离题。

准确,是指确立的文章主题与命题的含义保持高度一致,不偏离文题的主要方向。由于考生大多为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对一些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了解不多,对一些与专业无关的政策法规、行业领域、专业术语等不熟悉,在观点的提炼上把控能力不够强,很容易出现偏题离题的情况。这就要求考生通读材料,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概括材料主旨,确定出与给定材料、题干要求一致的观点。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准确,还应将个人的知识构成、认知能力、逻辑思维等主观因素考虑在内,只有所选择的观点是角度最好的、自己认识最清楚的、最符合自身逻辑思维的、最有材料可写的,才能称之为真正准确的观点。比如,同样是对待个人名利的问题,《仲祖文:名利上要有满足感 能力上要有危机感》与《仲祖文:领导干部不妨看低一点自己》两个文章都符合正确对待个人名利的命题,一致地提到了不与人比名利、多与人比成绩的观点,但文章的逻辑思维、结构框架是不一样的,前者在表达上更直白,后者更委婉;前者结构散一些,后者结构更严谨。

二是观点要高,不能就低。

申论本质上就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写作中,其中一个要素就是立意要高,也就是观点要高。确定观点时,不能就事论事、就材料论材料,而是要通过发散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材料的基础上将观点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观点要尽量联系到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就是要上升到一定的政治高度,同时结合时下的社会背景和理论热点,适当运用一些经典名言、典型事例,拓展理论的深度。比如,《仲祖文: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不仅仅是就使用人才而写使用人才,而是把使用人才提升到了国家政策的高度、国家发展需要的层面,开头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国家的强盛,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创新人才的聚集,应该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批示,拉高了文章的起调,进而进行充分论述,在文章的结尾回应主题,呼吁“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把人生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上”,把使用人才与当前国家提出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文章的意境得到更大提升,论证起来也更铿锵有力。

三是观点要新,不能俗套。

所谓新颖,是指确立的论点不落俗套,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针对同一件事情,大多数人都这样看,但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就显得很突出、很特别,新颖的目的就达到了。比如,关于人才培养问题,从大众角度上写就是阐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采取何种措施培养人才等,在应试中,大多数考生也会以这个观点立论。但《仲祖文:人才培养不能搞近亲繁殖》,就反其道而行之,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近亲繁殖”问题入手,指出“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小,跟人才培养近亲繁殖关系甚大”“人才培养近亲繁殖率与科技创新力存在着直接的负相关”,这个观点另辟蹊径、发人深省,跳出了“一片叫好”的思维模式,从逆向思维角度提出观点、进行论证,让人耳目一新。当然,论点的新颖性一定是建立在对材料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的,不能为求新颖,偏离材料主题,否则反而弄巧成拙。

四是观点要聚,不能零散。

一篇申论只能有一个总论点,即总观点。总论点可以有分论点,但不可以有两个或多个并立的总论点。只有就一个论点进行论证,才能方向明了、发力准确。在总论点的约束下,分论点作为例证和补充,要紧密围绕总论点进行论证,不能超出总论点的范畴。同时,为避免写作过程中出现跑题、偏题现象,在行文中要不时灵活地回应一下论点。比如,《仲祖文:组工干部要做到安、专、迷》,就找准了组工干部安心本职、专注工作、迷恋事业的本质特征,把组工干部的“安、专、迷”作为总论点,以“‘信念坚定’是安、专、迷之魂;‘责重如山’是安、专、迷之本;‘担当胸怀’是安、专、迷之要”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证,把“安、专、迷”具体化、形象化,指出唯有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如山的责任、担当的胸怀,才能真正做到“安、专、迷”。这样论证起来就达到形聚且神不散的效果,集中了论述观点。

五是观点要小,不能过大。

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观点要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不能定位过大,过大则容易外强中干,在800-1000个字有限的篇幅内架空了文章,写不出观点明确的文章。这就要求考生深入分析材料,总结提炼观点,选择一个小的角度切入再作适当扩充,以点带面,因事生理,使话题由小变大,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使主题得到升华。比如,《仲祖文:从严治党要体现在干部管理上》一文就是典型例子,从严治党一词内涵范畴比较广,包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从严管理干部等多个方面,以从严管理干部为切入点,指出“把从严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下级、在基层、在群众中有说服力,才能带动从严治党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有些地方之所以事故频发,有的小事酿成大事,就与治党不严、对干部疏于教育管理有直接关系”,从小处着眼论证从严治党的必要性,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申论何以取胜?唯有观点!

申论何以取胜?唯有观点!

确立了观点,接下来就是如何下笔的问题了。下笔时,要尽快进入角色,找准立场,充分调动全身细胞,聚精会神投入到写作中去。

一是坚定于立场。

从本质上讲,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根据工作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选拔人才的,考察的必然是“自己人”的思维能力。申论就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模拟行政机关的立场角度、工作思路、决策过程,按照特定的公文写作模式,结合给定材料来完成具体要求的测试。一般而言,除非题目明确要求要以某个角度去写外,考生都应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一个“准公务员”,站在行政机关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切忌以学生的心态和身份参加考试。比如,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命题,《仲祖文: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入手,引出“要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用才,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观点,进而提出“要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锻炼成才的机会;鼓励人才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就业创业,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事业;注重从教学、科研、生产和经营一线中发现拔尖人才,让人才早日发光、出彩”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准公务员”的立场进行论述,理论高度得到提升。

二是忠实于材料。

考试中,经常听到一些考生在考试结束后讨论,自己旁征博引、洋洋洒洒,自我感觉良好、胜券在握,但分数出来后让人大失所望;而一些考生考试时无从下笔,直接在给定材料上摘摘抄抄,感觉没有希望了,但最后的分数却不错,原因就在于前者脱离了材料,而后者适当摘抄材料,却是忠实于材料,稳扎稳打。尽管近年来申论命题更倾向于“不拘泥于给定材料”,但材料始终是最基础的素材,完全脱离材料是考试大忌,不超越材料之外又不完全照搬材料才是合适的做法。比如,《仲祖文:让“显规则”取代“潜规则”》一文,先从“中央组织部和河北省委严肃查处了河北省一名正厅级干部在换届过程中搞拉票活动的问题”入手,这可以看作是给定材料中的例子,引申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些干部为了达到升迁的目的,‘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拉票是正常的,不拉票是不正常的,谁不拉票谁吃亏’的官场‘潜规则’”,这就是在给定材料基础上引出对应的社会现象,既忠实于材料又升华于材料。

三是提升于积累。

申论考试通常都是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方面。因此,考生备考时,可以多浏览《人民日报》、《瞭望》、《半月谈》、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刊物,多看一些时评文章,注重对国家政策、政治、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等知识的积累,注重对一些常用公文格式、经典话语的收集记忆,注重公文、时评写作的练习和思维的锻炼。丰富的想象,严谨的思维,流畅的文笔,都得靠平时的积累,所谓运筹帷幄决胜于考场之外。比如,《仲祖文:抓紧培养造就青年科技英才》一文,从内容上看,文章引用了有关研究“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至45岁,峰值是37岁”这个结论,“我国两院院士中50岁以下的仅占2.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平均年龄超过55岁”这个背景,这些都靠平时的积累。考试中如果能用到一些权威数据,必然为文章增分不少。从结构上看,文章开门见山,提出“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的观点,接着结合相关研究和我国科技英才现状,论证了“抓紧培养造就青年科技英才”的必要性,接着结合实际提出“抓紧培养造就青年科技英才”的措施,最后对广大青年提出希望,文章思维严谨,文笔流畅,一气呵成,是值得学习的范文。

申论何以取胜?唯有观点!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