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只有1\u002F3的患者适合靶向药物治疗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一片药500~600元,一个月药费近两万,面对如此“高价”的靶向药物,不少肿瘤患者把它当成最后的治疗希望,不惜四处举债接受治疗。

然而,靶向治疗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做靶向治疗的时期和适用人群,需要精准判断。在肺癌治疗中就明确指出,早期肺癌(一、二期)禁止使用靶向治疗,因为靶向药物使用一年后可能会发生耐药,一旦出现复发,这些患者就可能面临靶向药物不能使用的窘境。遗憾的是在临床中,医生却屡屡看到“被靶向”的患者延误了病情。

不管什么类型的医疗机构或医生,如果没有先进行基因检测就给患者进行靶向治疗,都可算是滥用行为或是治疗不规范。

因为靶向治疗的应用有个硬性指标:找到癌症患者体内的“靶点”即相应的基因突变。简单说,如果化疗是将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一起杀死的话,靶向药则是通过抑制肿瘤生长所需的特定分子靶点,精准攻击癌细胞。

只有找到相应基因突变的患者,才能成为靶向治疗的适用对象,因此基因检测是靶向药治疗的必要前提。在肺癌中,靶向治疗主要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些患者体内某些基因发生了突变,其中较多见的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以及跨膜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基因突变。

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概率,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人中能达到30%以上,也就是说只有1/3的患者适合靶向药物治疗。

事实上,原本不适合服用靶向药的患者,被建议服用靶向药,一是诊疗水平不高,治疗不规范导致;二是一些医疗机构不具备检测条件,医生及病人就都想试试看;还有就是部分患者,盲目碰运气或是看其他病友用靶向治疗效果好,就执意要求医生也给自己使用,甚至中途停止化疗而改吃靶向药物,结果导致病情恶化。

什么人能用靶向治疗,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有基因突变的患者,主张将靶向治疗作为优选方法。但在肺癌靶向治疗中还有“优势人群”,主要是指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这些患者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为50%~60%,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有效率可以达到70%~80%。

EGFR基因突变在白种人里面,整体突变机会只有百分之十左右,而中国人全部非小细胞肺癌超过30%突变率,腺癌能达到50%的突变率。从人群来说,女性、不吸烟、腺癌这一类的患者的突变率高达60%~70%;年龄大的人突变率要比年龄小的高。另外,如果这些患者不能耐受化疗,也可以先选用靶向治疗。

在此强调,绝非所有的肿瘤患者都适合靶向药物治疗,特别是在早期肺癌的诊疗中,外科手术依然是其治疗的首选方式,以手术为主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可使早期肺癌患者的5年以上生存率达到70%~80%。

相关阅读:2015年11月是第十五个“全球肺癌关注月”,这是世界肺癌联盟在2001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倡议,目的是呼吁世界各国重视肺癌的预防。

凡标注来源为“健康时报”或“健康时报网”的稿件均属健康时报社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为“健康时报网”并附上原文链接。如需内容合作,请联系010-65369672。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