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第八届四川文学奖颁出 “80后”升势凶猛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黄里

11月27日,第八届“四川文学奖”、第六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颁奖仪式在成都举行。颜歌的《我们家》、章泥的《尘埃》等16件作品获“四川文学奖”,达机的藏文作品《黑牦牛》、阿蕾的彝文作品《宝岛台湾行》等11件作品获“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阿坝州文联秘书长王庆九和《甘孜日报》主编杨丹叔因扶持文学新人获荣誉奖。

四川文学“两奖”是四川省的最高文学奖项。综观本届“两奖”的作品,其中,“80后”代表颜歌、七堇年的小说,熊焱的诗歌作品,都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可望成为四川文学未来的领军人物。

四川省作协创作研究室主任马平认为,多年来四川文学呈现诗歌创作群体实力更强的态势,叙事文学则以阿来为代表的作家作品在国内独树一帜,近年来,颜歌、七堇年等新生力量的创作为四川文学赢得了地位和声誉,出现了诗歌强大、小说崛起、散文蓬勃的格局。大巴山作家群、康巴作家群体也为四川文学开创了新的天空,达机、阿蕾就是青年作家的代表性人物。

第八届“四川文学奖”获奖作品授奖词

一、长篇小说

颜歌的《我们家》给底层叙事展示了一种不同的视角和新的力量,也给家族史叙事拓展了崭新的空间。

召唤的《黑丧鼓》在沉重的叙事氛围中,在两姓家族从世仇走向和解的过程中,展示了民族血性的另一种图景。

二、中短篇小说

章泥的《尘埃》

以日常化的琐碎细节,塑造了一个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引起人们反思的“奶瓶族”形象,颇具典型性。

周云和的《调研员》

以斑驳陆离的社会生活原生态为底色,描绘了一幅具有喜剧色彩且让人警醒的图画。

七堇年的《站者那则》

以不如意的人生抉择,解读现代青年在大都市打拼中人际关系与精神痛疼的症结。

三、诗歌

熊焱的《闪电的回声》

在真实、亲切、平静甚至平淡的诗行中,迸发出了震撼人心的乡愁的力量。

刘泽球的《汹涌的广场》

孕育出具有强烈识别性的诗歌“广场”,体现了诗人骨子里的真诚、坦率和无畏。

水晶花的《大地密码》

以向死而生的勇气表明,诗意的文字不仅是最值得信赖之凭证,也是我们抵抗平庸的“神器”。

四、散文

蒋蓝的《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

着意探寻历史事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成功地完成了集文史哲于一体的跨文体写作。

牛放的《落叶成土》

以较为典范的散文文体美感与凝练畅达的笔法,表现了作家对文学崇高精神的倾心亲近与追求。

杨献平的《生死故里》

生动而丰富地展现出中国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生存史内涵,凸显出当代散文创造的新鲜美感和前行动力。

五、报告文学

王永忠的《凉山之鹰》

展示了彝族汉子嫉恶如仇的血性,昭示了党的干部一心为民的高尚品德,不失为凉山大地跨越发展的精彩缩影。

贺小晴的《艰难重生路》

通过对汶川大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过程中各种新矛盾的揭示,诠释了对生命的膜拜和对未来的艰难追寻。

六、文学理论评论

向荣的《消费社会与当代小说的文化变奏:1990后的中国小说批评》

对1990年后的中国小说进行了较为完整、精细和深刻的分析和评论,展现了对文学价值的深切理解和对文学发展建设性的批评姿态。

七、儿童文学

肖体高的《我长大的地方》

讲述诗意和传奇的童年故事,为以散文方式书写中国式童年提供了可贵经验。

八、文学翻译

林克《特拉克尔全集》

以音美、形美、意美的严谨要求,译出了原作的情感,给人以绝美的享受。

第六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授奖词

一、藏文作品

达机的《黑牦牛》

刻画了藏区卖牛者的特殊遭遇和复杂心理,反应了正确的宗教观,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寓意。

二、彝文作品

阿蕾的《宝岛台湾行》

以优美的彝族母语抒写了自己独特的感想,充满了对游地的欣赏和对家乡的热爱。

三、汉文作品

康若文琴的《康若文琴的诗》

展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诗性感悟以及对生命丰富性的呼唤,具有强大的审美冲击力。

熊理博的《虚野》

为世居中国西南崇山峻岭之中的彝族人民创造了一个属于远古的英雄世界,富有诗意与哲理。

羌人六的《太阳神鸟》

以切身的感触对自然、生命、人性作最真实的书写,于疼痛中蓄满力量。

况璃的《生命之恍然间》

通过对纷乱复杂的社会的理性认知和个体生命的感性审视,以实现心灵的诗意锤炼。

吉布鹰升的《彝人族语》

以对故乡大凉山的真情书写,在细腻的描绘背后蕴含着哲学思考,给人以自在与沉静。

格绒追美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让对世态的观察和体验在内心沉淀、碰撞,产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鲁娟的《好时光》

以简单质朴的诗行表达对生命的挚爱和热望,让细微的内心体验产生了山川与河流一般的力量。

谷运龙的《天堂九寨》

以一种“地理介入方式”把自己置身于书写对象中,以对风景、人文、民俗、民风的深透理解完成了充满灵性的表达。

洼西彭错的《乡城》

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自然流泻到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人类、自然、生命的认识和思考。

四、荣誉奖

王庆九

27年笔耕不缀,以散文和散文诗见长。他细心指导和扶持文学新人,为培养和壮大阿坝州作家队伍、提升阿坝文学创作整体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丹叔

在27年的工作生涯中,肩负弘扬康巴文化、培养康巴文学新人的重任,为传承康巴文化、培养康巴文学新人、推动康巴文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编辑:曾东平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