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聊斋 · 禽侠》:别说动物没智慧(之四)

《聊斋 · 禽侠》:别说动物没智慧(之四)

禽侠

(大鸟击蛇)

天津某寺,鹳鸟(读“欢鸟”,一种水鸟)巢(做窝)于鸱尾(读“吃委”,屋脊上的装饰物)。

殿承尘(天花板)上,藏大蛇如盆,每至鹳雏团翼(生出翅膀)时,辄出,吞食尽。鹳悲鸣数日乃去。

如是三年,人料其必不复至,次岁(第二年)巢如故。

约(估计)雏长成,[鹳鸟]即径去,三日始还。入巢哑哑(读“饿饿”,笑声),哺子如初。

蛇又蜿蜒而上。

甫(读“斧”,刚)近巢,两鹳惊,飞鸣哀急,直上青冥(蓝天)。

俄闻风声蓬蓬,一瞬间,天地似晦(天昏地暗)。

众骇异,共视一大鸟翼蔽天日,从空疾下,骤如风雨,以爪击蛇,蛇首立堕。连摧殿角数尺许,振翼而去。

鹳从其后,若将送之。

巢既倾,两雏俱堕,一生一死。僧取生者,置钟楼上。

少顷,鹳返,仍就哺之,翼成(长出翅膀)而去。

异史氏曰:“次年复至,盖(本来)不料其祸之复(重复)也;三年而巢不移,则报仇之计已决;三日不返,其去作秦庭之哭(用哭声求援),可知矣。

“大鸟必羽族(鸟类)之剑仙也,飙然(像狂风一样)而来,一击而去。妙手空空儿(唐代传奇小说中的剑客)何以加此?”

济南(山东地名)有营卒(士兵),见鹳鸟过,射之,应弦而落。喙(读“会”,嘴)中衔鱼,将哺子也。

或(有人)劝拔矢(箭)放之,卒(营卒)不听。

少顷,[鹳鸟]带矢飞去。

后,[鹳鸟]往来郭(城市)间两年余,贯矢如故。

一日,卒坐辕门(营门)下,鹳过,矢坠地。

卒拾视曰:“矢固无恙耶?”耳适痒,因以矢搔耳。

忽大风催门,门骤阖,[营卒]触矢贯脑而死。

(原为《聊斋》“卷八”第十五篇,归入“王本聊斋”之“人世集”)

老王感言:禽中有大侠,一举斩大蛇。佩服!清朝评论家但明伦说:“禽鸟中有志士,有侠仙。人有自愧不如者矣。”

更令人惊异的,是聪明而又顽强的鹳鸟。一连三年,它的幼子都被大蛇吃掉了。但它没有屈服,而是飞到很远的地方,用三天时间,请来大鸟。当大蛇再次出现时,鹳鸟请大鸟出面,替自己除掉了天敌,报了仇。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不同的鸟类之间,有没有共同语言?老王坚信,肯定有。它们同为飞禽,心灵相通,互帮互助,树立了团结友爱的榜样。

文末所附的另一个故事,则是鹳鸟对人类的报复。这只鹳鸟,被一个士兵射中,带着箭头活了两年。最后,机缘巧合,这只箭落到士手中,士兵用箭头掏耳朵,风吹门动,门撞手臂,臂带箭头,刺穿脑髓,要了士兵的命。

由此看来,鹳鸟既有记性,又有耐心,有仇必服,万万不可招惹,甭管你是一个人,还是一只蛇。

(想读“原味聊斋”又怕看不懂的朋友,请您读“老王聊聊”。

“王本聊斋”将全套《聊斋》分成神、鬼、人、妖四大部分,又通过分段、分节、夹注、加主语、点评,帮您越过文本障碍,领略名著风采。

微信公号“老王聊聊”为“红庙老王”个人所有,与所在单位与所任职务无关。主要聊《聊斋》,也聊别的文史话题。自2014年10月开通,基本做到每天一篇。

欢迎关注和转发,禁止剽窃!)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