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又来了!今天你应该这样谈论雾霾

盼望着、怀念的,北风,停了。雾霾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要睡着的样子,昏沉沉迷了眼。山模糊起来,水化作烟雾,太阳更不知死到哪里去了。

……

消散7天之后,雾霾又一次“不约而至”,浓烈而饱满。

故宫、天坛、周口店、颐和园……都笼罩着朦胧而看不透的纱,宛如仙境。空气中透着一股熟悉的味道,若有似无,欲罢不能。

又来了!今天你应该这样谈论雾霾

雾霾来袭!

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工地停工,中小学、幼儿园建议停课。

连10086都按耐不住:

又来了!今天你应该这样谈论雾霾

“无惧雾霾”的,不仅是“大学生”,广场舞者们展示出一贯风采,“虽千万人,吾往矣”。

又来了!今天你应该这样谈论雾霾

12月7日晚,戴口罩跳广场舞的市民。

事实上,出门最好全副武装。

又来了!今天你应该这样谈论雾霾

图片来自网友@逍遥螃蟹 微博

等风来的日子里,不苦闷的,也许就是段子手了:

今早,我大雾中摸索出门,看到路旁一老者,独坐桌旁,肩披白褂,桌子上摆一小圆桶,里边都是签。我上前去拿起圆筒晃了半天,抽出一支递上前去,说:“老先生,人生如雾,何处是路?给解一卦吧。”老头说:“你晃我筷子干啥?我卖个早点你晃我筷子干啥?”

刚听广播电台,有个司机打电话和主持人交流。都快哭了,说北雾霾太大了,开车到交通灯下面才看见是红灯,都连闯了8个红灯了。这可怎么办?主持人安慰说没事的,雾霾太大它也拍不清你的车。

北京,后海酒吧,一群人在聊天。甲说:“阴霾太大了,我去奥运村遛一圈狗,回来一看,擦!把别人家狗牵回来了。”乙说:“是啊,今天我去中关村一小接孩子放学,结果把别人儿子领回来了……”丙大叫一声:“不好!”迅速冲了出去。大家不解。丁说:“他媳妇今天去西单买衣服,到现在还没回来……”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

当然还有“考据党”:

据《元史》记载,1329年阴历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下雪,春天又乏雨水,导致“雨土,霾”。

明代相关记载更多,1481年,由于降雨少,“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1485年,旱荒使近京饥民涌入京城求食,城内经常狂风大作,史书上称“风霾累日”。

1493年,“京师雨霾”,1497年,“京师去冬恒燠无雪,今春狂风阴霾”。1498年,“四月丁亥,京师风霾连日不止”。

1504年,通州区出现了“春二月,常风霾蔽日”。1506年,通州城“十月,霾雾四塞”。1510年,北京城“今春以来,风霾屡作”。1516年,海淀区“冬无瑞雪,春有风霾”。1548年,“正月,京师大风霾”……

据说古人如此应付雾霾:

古人对雾霾灾害只能束手无策,明清两代皇家曾命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

也有专家说,那时候的霾和现在的,可不是一回事,需要作概念区分。

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二级教授吴兑曾表示:

《诗经·邶风·终风》里就有“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等诗句,这里说的是“大风吹起了尘土”,而“霾”字的古义就是尘。

而近几年频繁现身的霾则是“灰霾”,较古时的霾,有更多的人类活动排放物,如硫酸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等。

又来了!今天你应该这样谈论雾霾

应对雾霾,现代人自然不能依赖斋戒、不屠宰。

除了政府部门已经在采取的各种措施,民众提高环保意识,等风来的这几天里,如果不能去没有雾霾的地方暂避,去做这几件事吧:

一、戴帽子

头发吸附污染物的能力众所周知,出门前戴顶帽子,能够有效缓解这种危害。

二、戴口罩

准备一个防得了PM2.5的口罩:别让这些恼人的颗粒物在你的呼吸道安家落户。

三、穿长衣

为了潇洒而短打扮,穿得太零碎,会增大和有害空气的接触面积。穿长衣既保暖又健康。

四、户外“短平快”

短暂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

五、进屋就洗脸洗手

“全副武装”地在室外逗留后,皮肤接触有害颗粒物质最多的地方就是脸和手,所以,自己看着办吧。

六、用鼻子呼吸

鼻腔里有鼻毛和黏液,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而如果用嘴巴呼吸,就直达扁桃体了。

七、擤鼻子

按时清理鼻腔,一定要用擤的,不要用手挖,那会损伤鼻腔,相当于自毁长城。

八、早睡觉

睡眠可以减慢呼吸,减少有害颗粒物的吸入量。

九、多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天气不好,稍微多喝点水,加快体内水分的更新,对身体有好处。姑娘们,要是有人在雾霾天这么跟你说,看着不错就嫁了吧。

十、买个空气净化器

买个空气净化器、买个空气净化器、买个空气净化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至于什么牌子、啥型号,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