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刘、范、陈、钱、王、胡,你们都是有故事的如皋人!

最近热播的《芈月传》让“芈”姓着实火了一把,这个楚国大姓真可谓是“熊猫姓氏”呢!

刘、范、陈、钱、王、胡,你们都是有故事的如皋人!

“芈字今音为“mi”,中古音为“mie”上古音是“me”。

在咱们如城,也有不少扎根热土千百年的大姓。刘、范、陈、钱、王、胡,你们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外来姓氏,快来听听专属于你们的如城故事——

刘姓属地:彭城郡,今江苏省铜山县。源于祁姓、杜姓。

如皋刘氏先祖为刘基。宋理宗时期,刘基任扬子县令,其后裔定居在如皋城北水竹园。旧《如皋县志》载有《刘氏十五世明经记略》:“宋理宗朝,刘氏基以明经令扬子,扬子介六合、江阳之间,基之子孙遂居如皋治北之水竹园。

自基以下,曰杰、曰钜、曰鉴、曰永、曰林、曰昂、曰瑗、曰谟、曰诩、曰科、曰应祥、曰梦星、曰震、曰学贤、曰沾、曰滋、曰之灏、曰昌运、曰愈炤、曰愈火鼎、曰炌、曰之彦、曰之彪、曰增口、曰行健、曰钟悦、凡二十七人历世十五,皆以明经起家。先是洪武初,刘钜举经明行修科任本县训导,讲学于治东(城东)五十里,皋人呼其地曰刘师铺”。后子孙大部移居城内,今东大街仍存有大刘家巷、小刘家巷。另有一支系清末因经商由镇江迁于此,有刘家大院之称。刘氏大门楹联为:“传经世泽,正字家声”。因从刘基起,都以明经起家,且为人均讲究正气。

范姓属地:高平郡,今山东金乡县西北40里。源于祁姓。隰叔之子芳以官名为氏,称士芳,其孙士会,为晋国重臣,受封于范邑(今河南范县),后裔以封邑为氏,姓范。

如皋范氏先祖系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四世孙范公仪,因来如皋县北花源草堂讲学,其所居村庄定名老范家庄,并葬有范仲淹衣冠冢,“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又恢复。范公仪继承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春风桃李,从之者众”。明代,其子孙有一部分迁入如皋城内,有“范半城”之称。

如皋范氏以范公仪为始祖,传至今已22世。其大门楹联为:“文正世泽,成笏家声”,因范仲淹卒谥号文正。亦有用“治吴归隐,述汉成书”为联的,指春秋范蠡助越王灭吴国,后归隐五湖及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入清后,如皋城有范增辉、范辂、范承轩等范氏子孙相继考中进士。

陈姓属地:颖川郡,今河南长葛县老城西。陈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之后,追封先贤遗民,求得舜的后裔妫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以奉守帝舜的祭祀,后其子孙以国为姓。

如皋陈姓有两支:一支是宋高宗南渡后,其时有著名思想家陈傅良,孝宗时官拜南宋中书令。傅良三弟傅善,娶妻王氏,生子昌隆(迁如始祖),年幼时父母双亡,跟随伯父傅良,被选为越王府仪宾(郡主之夫)。时南宋宁宗无子,立越王子为太子,宁宗甲申年(1224),弥远为相,假诏废太子,将不利郡主,昌隆遂挈家室从浙江临安经扬州至如皋定居,传至今已31世,大部分居住如城及西乡,清康熙年间于如皋西北隅海月寺西首建有“陈氏宗祠”,现尚存古银杏树两株。

另有一支是由颖川迁福建后,于元代避元军南进之乱,北迁至如皋东乡石甸,在石甸建有“陈氏宗祠”。据该支“陈氏宗谱”记载,来石甸的始祖为侯远公,传至今已有23世。陈氏堂名为“颖川堂”,大门楹联为“颖川望族,皋邑名门”,或“颖川世泽,太丘家声”。“太丘”指东汉陈寔,他为太丘长时,“修德清静,百姓以安”。

钱姓属地:彭城郡,今江苏铜山县。其远祖为五帝之一的颛顼。彭祖裔孙孚,在西周时任钱府上士,钱府是掌管钱财的官署,其子孙遂以钱为姓。

如皋钱氏祖先,为彭祖七十四世孙吴越王钱鏐,娶妻黄氏为如皋人。

钱鏐王曾于如皋县衙南设有“驻跸处”并在城南郊蹓过马,留有大鏐马庄地名。钱氏后裔、彭祖八十二世孙钱迈,曾任通州知州,其孙钱遏,字仲达,随祖父在任所习文练武,于北宋时中武状元,官至殿前点检,后从苏州迁至如皋,其弟仲连同迁如皋,分住如城和城南大鏐马庄。钱氏大门楹联为:“钱彭世泽,吴越家声”、“文僖世泽,武肃家声”、“射斗世泽、朝笏家声”或“彭孚世泽,吴越家声”。大都出自彭祖和钱鏐。

王姓属地: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其来源较多,多以官爵为氏。先秦帝王的子孙称王子、王孙,其后裔多以王为姓。

如皋王氏迁入,约在东晋时期。至北宋,如城东南隅迭出龙图阁学士王觌、大词人王观、状元王俊乂等,乡人引以为荣,其里名集贤里。王氏堂名为“三槐堂”,出自北宋兵部侍郎王枯、宰相王旦父子的一段故事。

北宋初,兵部侍郎王枯在京师(今河南开封)自家庭院内,亲自手植三棵槐树对人说:“吾之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相传周朝宫廷外栽有三棵槐树,大臣朝见天子时,三公面向三槐而立,后世即以三槐比喻三公一类的高级官位。当时王枯植三槐是望子成龙,后来他的第二个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官至宰相,这支王氏便以三槐为堂名,称“三槐王氏”。其大门楹联为:“三槐世泽,两晋家声”。“两晋家声”是指西晋时为尽母孝而卧冰求鲤的王强,与富豪石崇斗富的王他,“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东晋时王敦与堂弟王导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分别任大将军与丞相。或是“东晋名家,太原望族”。“东晋名家”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及其第七子王献之,并称“二王”。

清乾初年,县衙解差王熊,与举子钱岳、书法家洪灿并称“东皋三酒徒”,反清义士许元博就义后,其妻朱氏还要被判黑龙江服徒,王熊不忍押解,与妻子商量后,以妻顶替同往黑龙江,途中救下朱氏,王请求留在黑龙江娶“囚犯”一同服刑,后被冒襄得知赎回,王夫妇二人被冒襄奉养在水绘园,成为世代传诵的佳话。

胡姓属地:安定郡,今甘肃固原县。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封妫满为陈侯,谥号陈胡公,其后代子孙中一部分以名字中的“胡”为姓。另一支是春秋时在河南漯河市东及安徽阜阳有两个胡国,后均为楚国所灭,该两国国君的后裔,亦以胡为姓。

如皋胡氏来自陕西安定堡。北宋书法家蔡襄《太常博士胡君墓志》云:“胡氏,世居长安,询(胡洵,胡瑗远祖)为兵部尚书。其孙韫,因乱留蜀,为西蜀陵州刺史,蜀平归京师,终卫尉卿,为君(指胡瑗)曾祖,生泰州司寇参军,讳修已,卒葬如皋”。《胡安定先生年谱》“数传至韫,……生泰州司寇参军,祖父去世后,其父胡纳赠太子中允。胡瑗出生于如皋城南胡家庄”。

据如皋《胡氏宗谱》记载,如皋胡氏以胡修已为一世祖,传至今已34世,大多集中居住城内和城南胡家庄。如皋胡氏另有一支是由安徽胡姓商人经商如皋定居繁衍而成。胡氏大门楹联有二:其一为“乡贤世泽,理学先声”,因胡瑗为我国理学先驱:其二为“寿齐九老,名列四真”,“九老”是指唐胡杲与白居易等九人因志趣相投而结为香山九老会之事,“四真”是指北宋富弼为真宰相,包拯为真御史,欧阳修为真学士,胡瑗为真先生。今如城安定村,胡瑗后裔就过百人。

刘、范、陈、钱、王、胡,你们都是有故事的如皋人!

了解如城大姓的故事,可比看《芈月传》有意思多了!你的姓氏有哪些“如皋情结”?赶紧在下方评论中告诉我们,让更多人了解这其中的玄妙吧!

特别鸣谢:文定雉水

投稿邮箱:rczxcbgy@163.com

您有好照片,好文章,好想法,欢迎投稿

刘、范、陈、钱、王、胡,你们都是有故事的如皋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