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孙悟空的“前世”竟然《水浒传》的这厮

孙悟空从出世到被压五行山下的过程。这一过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闹”字。他由石猴而美猴王,而闯龙宫、搅地府,而齐天大圣,而大闹天宫,是对平等、尊严和生命自由的不懈追求。而在这“闹”中,他的自我得到极度张扬,但最终被否定,因“罪业弥深”被压在五行山下。随唐僧西天取经后,孙悟空的行为受到极大限制,但为实现其自由意志,“闹”的特征仍不时有所显露。

黑旋风李逵“闹”得也很突出。梁山好汉中,李当是最为率真、最没有功利色彩的一位。他所追求和奉行的只是“快乐”,故而凡让他不痛快的,必有一闹。他是以“闹”登场的(详见《水浒传》第三十八回),之后闹江州,闹东京、闹忠义堂等等,“闹”得不可开交。

不仅孙悟空与李逵都喜欢“闹”,而且在“闹”的方式上也较相近。我们不妨比较一下闹江州时的李和大闹水帘洞及闯龙宫的孙悟空。《水浒传》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中写李逵“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后又“寻那庙祝,一发杀了,那厮不来接我们,倒把鸟庙门闭上了。”实在是滥杀无辜,而且蛮不讲理。《西游记》写美猴王为救被混世魔王捉走的子侄,“领众杀进洞中,将那大小妖精,尽皆剿灭,”临了“放起火来,把那水帘洞烧得枯干”(《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而在龙宫,本是向龙王借兵器,而又以武力相威胁,勒索披挂等等,与李的行为一样无理可讲。

有意思的是,《西游记》有孙悟空大闹天宫,《水浒传》有李逵梦闹天池。这权且看作是一种语言的形式上的巧合,但美猴王梦中闹地府和黑旋风梦闹天池却有几分相近。二者都是酒后人梦,都有明确的目的,都有良好的效应(详见(西游记》第三回和《水浒传》第九十三回)。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大略可以看出孙悟空和李逵共性,其它如《西游记》有真假孙悟空,《水浒传》有真假李逵;《西游记》有花果山之美猴王,《水浒传》有李逵寿张县“乔

坐衙”;(西游记》有“高老庄大圣除魔”;《水浒传》有“黑旋风乔捉鬼”;《西游记》中有孙悟空水井中救乌鸡国王,(水浒传》中有李逵枯井中救柴进等等,都可拿来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得出大体相近的结论。

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认为这两个形象在各自形成的过程中应是有所借鉴的。按学界目前的共识,《水浒传》的成书要早于《西游记》,且孙悟空形象可以在众多水浒英雄身上看到影子,据此,似可以说孙悟空形象借鉴了水浒英雄形象(主要是李逵)。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大家公认《水浒传》和《西游记》的成书都有一个长时期的累积和演化过程,而其中的人物形象也必然在这一过程中随之丰富和充实。这样的话,不独《水浒传》,《西游记》也完全有可能吸收现实社会中的大量信息,从江湖义士、英雄好汉、市井高人的行止中理想化出一个人物来。这样,我们固不可以说孙悟空形象就一定借鉴了李逵形象,却可以说他们拥有共同的现实生活基础。(本文作者高建民)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