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郑立波

郑立波,1982年生于福建罗源。广东省岗位技术能手标兵,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四会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1999年师从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江秀影学习寿山石雕,2005开始从事翡翠雕刻与设计,在创作中,他注重技术的创新,在艺术中吸取养分,以现代雕塑中的美学为基础,融入寿山石薄意雕刻技法,并广泛吸收寿山石雕刻、木雕、陶瓷、雕塑等领域的手法的精髓之处,丰富了翡翠的表现方式。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初见郑立波,觉得他有些含蓄和内敛,他自己解释说是长期与玉石打交道的结果。虽然他话不多,但你会发现他简洁的话语里却透出一股干练。

“叫我波哥吧,听着亲切!”他不喜欢别人叫他郑老师。80后的郑立波虽然年轻,但却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走近他,你会感觉到他就像一杯醇香的茶,愈品愈有滋味。

郑立波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郑立波最早学的是寿山石雕。他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在当地寿山石雕是一门备受推崇的技艺,而他的叔叔与姑姑也以经营寿山石为生。在郑立波的记忆里,叔父常常带着他欣赏寿山石,而且每每会送他大量有关寿山石的图册与书籍,每逢寒暑假郑立波都会抱着这些书籍读得津津有味。

在年幼郑立波心里,一块冰冷而没有生命的石头,经过师傅们独具匠心的构思和生花妙笔之手,竟变得栩栩如生,富有生命力,这真是一件神奇之事。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长期艺术熏陶与家庭贫困最终使年仅18岁的郑立波走上了寿山石雕之路,他先后跟随寿山石雕大师全瑞水、江秀影学艺,5年磨一剑,把高浮雕、浅浮雕、溥意、人物、花鸟、鱼虫各种雕法都学得游刃有余。

郑立波作品《青空》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为了更好地学习玉雕,郑立波南下广东四会,在中国最大的玉器之城历练自己。凭借过硬的雕刻功底和对翡翠的理解,郑立波很快便从四会玉器业脱颖而出,在当地小有名气。

  说到玉雕,郑立波认为一件作品被称为艺术品,离不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美的形式。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创作很多时候靠的是灵感,但灵感是个飘忽不定的东西,有时候一天里能产生好多个极富创意的灵感,有时候几个月都没有灵感,遇到没有灵感,创作不出作品时,郑立波觉得那是极为痛苦的“黑暗时期”,但灵感的电光火石一现,作品顺利出炉,又仿佛破茧成蝶般无比舒坦。

艺术上,郑立波并没有门户之见,他主张人应当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尽量去除急功近利和浮躁之心,同时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管学院派也好,自由派也罢,都各有千秋,不应该互相攻讦,唯有相互融合,取长补短,艺术才能更上一层楼。

郑立波说他曾经一块红皮的材料了雕了半个切开的苹果,苹果的内部刻了一个女人的臀部,臀部与果皮的强烈红色都象征着欲望,作品于是取名《禁果》,这是一件很有现代色彩的作品,但他坦言,自己绝不会在一块玉石上雕刻一个iphone,因为在他看来这毫无意义。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丰收

也许有人会认为,在玉石上刻一个极具时代色彩的iphone,是一个创意行为。但在郑立波看来,一个作品如果没有主题与思想,再潮也没意义。

他认为玉雕的创新应该建立在对文化历史的探源上,设计师如果不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性格命运,就很容易闹出关公战秦琼的笑话;同时,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时代潮流牵着鼻子走,不要人家“一叶菩提”、“赤壁游”、“观音”,你就亦步亦趋,这样永远无法产生属于自己的作品。(文/辛夷)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梨园春秋》

郑立波作品欣赏

《普度众生》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油涧烟岚》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静·无尘》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清晖致远》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粉墨人生》

名家 | 郑立波:玉雕师不应被市场和潮流牵着鼻子走

《山水如画》

回复“玉雕界”了解我们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