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大画家倪瓒坐牢,要送饭的狱卒把碗举过眉毛,原因实在太搞笑!

中国的文人们以细腻优雅著称,曲水流觞,松风当琴,悠游岁月,静品红尘里细若纤毫的丝丝美妙。唯美女与美食不可辜负,但美女从来都是奢侈品,幸而美食得来容易。大画家倪瓒坐牢,到吃饭的时候,却让狱卒把碗举到眉毛那样高,狱卒问他为什么,他说:“怕你的唾沫喷到饭里。”这吃货情怀真是醉了。

自古文人多吃货,说到“吃”这回事,也就真的只有中国的文人才能登峰造极。啸聚山林,该出手时绝不含糊的绿林好汉们唯只钟情大块的牛肉,振臂一呼,彼可取而代之的君王们也不过怀念那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倒是圣人有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大画家倪瓒坐牢,要送饭的狱卒把碗举过眉毛,原因实在太搞笑! 文征明《兰亭雅集》局部

中国的文人们以细腻优雅著称,曲水流觞,松风当琴,悠游岁月,静品红尘里细若纤毫的丝丝美妙。唯美女与美食不可辜负,但美女从来都是奢侈品,独善其身时自然消费不起,兼济天下时,高丽人却尚未通晓画皮之术。幸而还有美食可供移情,于是乎,《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文人们每每雅集举杯,“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美味入口,未尝不内自感叹:壮哉,华夏,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味道不错。

“阮步兵”张季鹰是老苏州,一首《思吴江歌》文采高丽:

秋风起兮木叶飞,

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

恨难禁兮仰天悲。

大画家倪瓒坐牢,要送饭的狱卒把碗举过眉毛,原因实在太搞笑!

《晋书·张翰传》上说:“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莼鲈之思的典故就此诞生。当然,“莼鲈之思”只是张翰不愿卷入“八王之乱”的借口,但若不是资深吃货,谁又能想得出这种“不可承受之轻”的借口。以至于多年后,另一个资深吃货苏东坡忍不住赞叹“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看来,惺惺相惜这回事吃货也无法免俗。

大画家倪瓒坐牢,要送饭的狱卒把碗举过眉毛,原因实在太搞笑!

倪云林山水

看惯了倪云林的笔下江南,听厌了他因洁癖而唐突美人的野闻趣事,不经意间却发现这也是个资深吃货。他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记载了50余种菜点、饮料的制法,好吃不难,会吃就有了技术难度,好吃、会吃、还懂厨艺,放在今天必然是美食类真人秀的大拿。他曾因故入狱,到吃饭的时候,却让狱卒把碗举到眉毛那样高,狱卒问他为什么,他说:“怕你的唾沫喷到饭里。”狱卒大怒,把他锁到马桶旁边,后经人求情方得释放。就这性格,要生活在今天,去饭店吃饭不知要吃掉多少服务员的口水。

大画家倪瓒坐牢,要送饭的狱卒把碗举过眉毛,原因实在太搞笑!

每个上过学的中国人总归要念几句“大江东去浪淘尽”、“也无风雨也无晴”,东坡先生在文学庙堂的地位自是无可动摇,但其作为资深吃货的江湖交椅则是由“东坡肉”得来的。乡间多有些“诸肉莫过猪肉美,百菜还是白菜香”的戏言,大约在中国人的眼里,用最寻常的材料做出高妙的味道才算的上是高手,如此,东坡可谓已入“杀人不见血”的化境。东坡喜欢吃猪肉,传说曾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其实东坡肉原是为了纪念东坡先生所做,但今天恐怕每个中国人都宁可相信其就是东坡先生发明,可见,文人与美食真可谓是“相得益彰”的。

大画家倪瓒坐牢,要送饭的狱卒把碗举过眉毛,原因实在太搞笑!

东坡肉

大诗人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传世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让人不仅怀疑他每天除了作诗还是作诗,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陆大诗人每天就是一脸苦大仇深地吟诵“家祭无忘告乃翁”,其传世作品中可是有几百首写美食的,他的《饭罢戏作》充分暴露了其吃货的本质:

大画家倪瓒坐牢,要送饭的狱卒把碗举过眉毛,原因实在太搞笑!

南市沽浊醪,浮螘甘不坏。

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

轮囷犀浦芋,磊落新都菜。

欲赓老饕赋,畏破头陀戒。

况予齿日疏,大脔敢屡嘬?

杜老死牛炙,千古惩祸败。

闭门饵朝霞,无病亦无债。

排骨、蒸鸡、鱼蟹,不过都是寻常物,但亲自采买,挑挑拣拣间知味又自足,非老饕难解其中三昧。 大才子袁枚不太瞧得起别的吃货们,但却在《随园食单》里收录了倪瓒的“烧鹅”,并谓之“云林鹅”,可见作为吃货,袁枚和吃牢饭都要狱卒把碗举过眉毛的倪瓒真是吃中同道、惺惺相惜了。

大画家倪瓒坐牢,要送饭的狱卒把碗举过眉毛,原因实在太搞笑!

清代才子李渔的小资情调

据说满汉全席吃完要三天三夜,让人不禁内自感叹:合着大清朝没一个不是吃货啊。读李渔的《闲情偶寄》,声容部未尝不让假道学们面红掩卷,连呼罪过,饮馔部肯定会让吃货们涎如庐山香炉瀑。我们的李渔同志嗜蟹,“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真可谓吃货中的翘楚了。但袁大才子却不买他的账,说什么“笠翁亦有陈言,曾亲试之,皆阔于鼻而蜇于口,大半陋儒附会,吾无取焉。”至于袁大才子达到了吃货的几级水平,诸位可于《随园食单》中自行参悟。

今人王世襄先生是明式家具的泰斗,一本《明式家具珍赏》曾是多少靠倒腾古董为生的人的案头宝典,江湖上流传的“海米烧大葱”就出自先生之手,原只是巧妇烹无米之炊的急就章,却一下子就成了传说。王先生出身名门王族,早年很是过过点骑马架鹰的日子,好东西吃得多了鉴赏力自然就上来了,会吃、会做、还会评。据说有一次一家美国大公司在王府饭店宴请王先生,赴宴之前,王先生自己在家先做一菜,装在罐头瓶子里拎着,为的是给王府饭店的厨子们尝尝,因为他们做菜不行。

大画家倪瓒坐牢,要送饭的狱卒把碗举过眉毛,原因实在太搞笑!

王世襄先生

《舌尖上的中国》曾一夜间为中国培养出了不计其数的吃货,仿佛全民都是美食家,只是吃货渐多,文人却已难觅。

原创文章,出自杂牌文艺青年聚集地“怀怀旧”,今日头条同步推送,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uaihuaijiu),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