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流量劫持为何频遭行业抵制?它到底有何危害?

流量劫持为何频遭行业抵制?它到底有何危害?

流量劫持在行业嫌弃过不少轩然大波,无论是用户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可以说深受其害。今日,六家互联网公司(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网、360、腾讯、微博、小米科技)发布了联合声明,呼吁有关运营商严格打击流量劫持问题。

流量劫持具体是什么?

根据百度百科的词条显示,流量劫持,就是利用各种恶意软件修改浏览器、锁定主页或不停弹出新窗口,强制用户访问某些网站,从而造成用户流量损失的情形。

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流量劫持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域名劫持,表现为在用户正常联网状态下(如3G、4G和WiFi等状态),目标域名会被恶意地错误解析到其他IP地址上,造成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服务;二是数据劫持,对于返回的内容,会在其中强行插入弹窗或嵌入式广告等其他内容,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对用户体验构成极大伤害。

这和偷流量还有很大的不同,所谓偷流量,简单来说就是有人实际只用了50MB流量,但被后台计算为100MB,根本原因是计算流量时动了手脚。而流量劫持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流量,就是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正常上网时,数据会在网民的客户端与正确的网站服务器之间传输,我们才能浏览网页、下载歌曲、收看视频。如果你原本想访问A网站,但是有人偷偷做了手脚,让你实际上打开的是B网站,这就叫流量劫持。

黑幕之下对用户伤害巨大

流量劫持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随着互联网产业的繁荣,各大网站的流量劫持案件频频发生。偷流量、吃大户似乎已成为中小电商的生存逻辑。而这一生存逻辑得以成立的基础就是:以时间来换取最大程度的破坏竞争对手的商业经营,大幅提高自己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

不管是哪种方式的流量劫持,都会给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风险,只是不同的劫持方式,以及攻击者的目的不同,造成的危害不一样。目前劫持流量者、收量中介、流量购买方,已经构成了一条地下黑色流量产业链。

在这个链条上,每个环节分工明确,流量劫持者属于这条产业链的最底端,负责通过非法恶意方式劫持流量。“收量中介熟悉产业链的上下游信息,利用自身人脉关系,购买一些小的劫持流量,然后批发给大的流量购买方。其中几家大的流量中介手中动辄可以掌握每天数百万IP的庞大流量。”

联合声明或将树立标杆

近年来,互联网领域围绕流量的争夺,已经爆发3Q大战、3B大战等多场交锋,同时也引发多起不正当竞争案件。以往由于民事诉讼的救济周期过长,不能及时有效地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也导致用户安全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而各种恶意软件通过修改浏览器、锁定主页或不停弹出新窗口,强制用户访问某些网站,其功能之强、隐藏之深、删除之难,普通用户难以招架。与之相比,反流量劫持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了部分内部人员频钻空子,为一己私利损害用户与公司的利益,甚至触犯了法律。

各大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恶意竞争,使得流量劫持在行业内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此次六家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可以说对整个行业走向正规化有着极强的建设意义。联合声明将会把整个行业的参与者都调动起来,这会对还在犯罪的企业产生极强的震慑力。

微信公众号:太保乱谈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希望能点击正文最下方的「订阅」。如果能点击正文最下方的赞赏给予支持那更好不过了。有道是钱不在多,心意到了就成。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