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阜宁县委讲师团获中宣部表彰 全省唯一

阜宁县委讲师团获中宣部表彰 全省唯一

清哲木

日前,阜宁县委讲师团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今年江苏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也是全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县级先进集体。

近年来,阜宁县委讲师团着眼于提高理论宣讲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创新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和艺术形式,实行理论宣讲媒介的融合传播和深度传播,打通农村理论教育“最后一公里”,他们用老百姓的话讲老百姓的事,通过“小角度”讲清“大道理”,用“身边事”讲实“硬道理”,用“新角度”讲透“老道理”,用“土教材”讲活“新道理”的宣讲方式,广泛宣讲中国梦。“厚德、务实、创新、图强”的阜宁精神,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百姓讲师”。

兵团化草根讲,打造宣讲轻骑兵。建立指挥响应机制和“五进”宣讲机制。组建县委宣讲团,下设16个分团和办公室。按镇区、行业组织数十支宣讲“轻骑兵”,全县统一调度,因时、因事、因需而讲。 2007年以来,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宣讲累计5500多场。兵团化作战,确保重大宣讲下得去、打得响。阜宁县委讲师团还注重大众化突出大众讲,面向全县在各条战线招募理论宣讲志愿者。先后挑选一批“草根讲师”充实到宣讲团中来,让“乡土能人”、“百姓名嘴”担任“草根讲师”,成为宣讲的主体。他们走村串户,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随时随地开讲,传播党的“好声音”,场场座无虚席。理论宣讲从“被动讲”到“自发讲”,从上面要求讲、干部鼓动讲,发展成为百姓自发讲、主动讲,“由一到百、由百至万”的民间力量,让党的理论政策深入民间。本土化主讲,确保宣讲“草根性”、听得进。

“百姓讲师”讲自己做的,做自己讲的,有可比性和针对性,能有效激发群众的共鸣,进而思进求变;百姓讲师一般是群众中的“能人”或“领头雁”,能够发挥“能人”效应,群众眼见为实、信得过,做有标杆、学有样板;“百姓讲师”熟悉村情民意,通过将自身经验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采取专题讲、穿插讲、平时讲的方式,有利于筑牢群众的思想防线和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多元化分众讲,传播党的好声音。基地宣讲建立情景教育好平台,让宣讲有“着落”。 目前,全县建立县镇村三级“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基地。在村级理论教育基地进行“互学互比家家到”活动。在县镇级基地落实“三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专题宣讲,讲述一个动人故事,上好一堂专题党课。每年教育党员干部4.1万人次。新媒体宣讲抢占信息制高点,推动理论微宣讲。微信开辟微讲堂,在“文明阜宁”微信公众号开设“阜宁大讲堂”。手机开辟微课堂,在“掌上阜宁”手机客户端开设“理论微课堂”。电台开辟“空中课堂”,学理论、学科技、学典型。网站开辟“理论讲堂”,在阜宁文明网开设“理论讲堂”。展览宣讲让理论入目、入耳、入心。全县定期举办巡回展览宣讲活动。此外,中国好人、“乡间文明使者”戴元美等一批宣讲志愿者常年用图片对农村百姓进行形象、直观的展览宣讲。文艺节目和电影寓理于乐,让广大干群愉快地接受熏陶教育。县淮剧团和6个乡村艺术团也成为“理论宣讲团体志愿者”,将宣讲内容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淮剧、小品、快板、说唱、三句半等文艺形式中,精心创作编排,推出一批文艺节目和大型文化活动,寓理于乐。全县每年城乡文艺宣讲500多场、广场电影宣讲近3000场。

为避免理论宣讲陷入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泥沼,阜宁县创新“三个百”机制,即“进百家门、摸百家情、解百家难”,将宣讲与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服务及排忧解难“一锅煮”。2014年来,宣讲队员已走访五保户、重点信访户等各类群众14800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700多个,为民办实事150多件。互动化增效,确保宣讲面对面、聚人心。

阜宁县多种传播手段和艺术形式,实行理论宣讲媒介融合传播深度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央和省以上主流媒体的关注,先后多角度深入报道阜宁县宣讲工作经验。中央和省先后专题简报刊发文章介绍阜宁县开展多元化理论宣讲的做法。2014年,阜宁县荣获“江苏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这是目前江苏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县级先进集体。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