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花鼓声渐远,风光何处寻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花鼓声渐远,风光何处寻

中国戏曲,流传千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从宫廷到文苑,从市井到乡村,戏曲曾全面覆盖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如今,许多戏曲品种日渐衰微。乡曲乡情如何唤醒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戏曲季。今天为您推出第五篇《花鼓声渐远,风光何处寻》。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花鼓声渐远,风光何处寻

花鼓戏《刘海砍樵》剧照

1984年春节前,中央电视台导演黄一鹤找到湖南籍歌唱家李谷一,希望她在这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唱一首带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李谷一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那就唱《刘海砍樵》吧!这曲传统的湖南花鼓戏比古调,就这样被搬上了春晚舞台。

李谷一:正因为这样,让全国的观众——熟悉的当然很高兴,不太熟悉的也知道这个是花鼓戏,这么好听,这么有味道,这么风趣。

作为花鼓戏演员入行,李谷一在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一唱就是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她把花鼓戏唱上了大银幕,唱出了三湘四水。

手拉风箱,呼呼地响,火炉烧得红旺旺……

由李谷一主演的花鼓戏《补锅》在百花齐放的戏园中娇艳盛开。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学戏的剧团越来越多,那时候李谷一在前面演,后面就跟着几十个胡兰英,老百姓中更是流传着“家家喊补锅,个个打铜锣”的说法。

李谷一:老百姓一听说有班子来演出,那还得了啊!扶老携幼的全都来了,有的背着板凳有的站着,来了都围在那里,那种浓郁的乡土气息、那种感觉,现在是找不到了。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花鼓声渐远,风光何处寻

李谷一接受央广记者周彬采访

记者:你听说过湖南花鼓戏吗?

学生:《刘海砍樵》是吗?反正听何炅天天唱。

记者:如果花鼓戏《刘海砍樵》来你们学校演出,你会去看吗?

学生A:是免票吗?(笑)可能不会花钱去买(票)看,但是如果有免费的话可能会试着看一下。

学生B:我也不会,我也觉得不是很好看。

记者:没看过你怎么知道不好看呢?

学生B:我觉得应该不会去吧。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花鼓声渐远,风光何处寻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现代戏《我叫马翠花》在益阳桃江演出,现场老年观众占绝大多数

如今,面对越来越多元的娱乐文化选择,年轻人很难再迈出走进戏曲剧场的那一步。今天的花鼓戏票友,很大一部分仍旧是中老年人。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花鼓声渐远,风光何处寻

《刘海砍樵》第三代胡秀英、花鼓戏演员叶红(左)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您现在是在准备化妆呢?

叶红:对,准备化妆,因为我们晚上是七点钟开演,所以四点钟就要开始化妆。

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来到桃江演出,第一场就是叶红主演的《我叫马翠花》。

叶红:走,马上开始了。嘿——嘿——嘿——(开嗓练声)

父亲叶俊武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刘海砍樵》的第二代刘海,从小耳濡目染,叶红两岁就会唱《刘海砍樵》,到今天,已经成长为第三代胡大姐了。

记者:这个戏是第一次在桃江演出是么?

叶红:对。我们现在很担心,因为桃江是一个“戏窝子”嘛,他们喜欢看传统剧目,像今天演的这种现代戏,不晓得他们能不能够接受。

记者:您喜欢这种现代剧吗?

观众:我们老人还是喜欢古装戏一点。

记者:为什么呢?

观众:看这个花鼓戏老人家很多,年轻的很少。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花鼓声渐远,风光何处寻

记者傅蕾(左)采访观众。如今喜欢看戏的,多是白发老人了。

看来叶红对观众的担心不无道理,老观众不买账,新观众不进门,叶红和同行们都还在摸索的路上,他们一直坚持,只源于对戏曲的热爱。

叶红:花鼓戏对我来讲就是一种爱吧,特别爱这一行,喜欢它,觉得是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乐在其中啊,虽然很清贫。唱戏的人能够坚持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真的很清贫。

叶红只要有时间就会回家看望父亲,父亲时常喝上点小酒就独自唱起花鼓戏古调,以前没怎么留意,有一天叶红听出那竟是原汁原味的“益阳路子”,很多调式她都没听过,现在才想要记下来,学过来。

2008年,花鼓戏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就在那一年,湖南省花鼓戏专业剧团还在不断减少,由原有的70多个锐减到只有20多个。花鼓声渐渐远去,往日风光还能在哪里找回?

退休前,贺艾芸是湖南知名的花鼓戏演员,退休后,她义务给年轻的演员们化妆包头。她很清楚这些年轻演员的不易,一个月一千多块钱的工资,一个月不到20场的演出,一起将他们推向现实与梦想的遭遇战。

记者:年轻人一个月拿这些工资够吗?

贺艾芸:他们就是不够啊。

记者:不够怎么办呢?

贺艾芸:不够就走人啊。

记者:这几年走的人多吗?

贺艾芸:走的人多啊,有的人转行了。

记者:转行一般会去做什么呢?

贺艾芸:有些去做保险啊,有的就去唱歌了,还有的出去教舞蹈了。

因为同时在戏曲学校担任教学工作,贺艾芸对日益紧俏的生源亦是忧心忡忡。

贺艾芸:大概十年前吧,要进戏校的话要凭条件,还要开后门,现在只要你交学费,一般都会收,因为现在学的人不是很多。

2016年,剧作家范正明87岁。

范正明:戏曲的生命力就是观众啊,没有观众你就没有生命。

2016年,花鼓戏传承人李谷一72岁。

李谷一:不是光是非遗这个剧种就能传下去就能推广的,它得发展,它得传承,它得传下来、走出来啊!

2016年,花鼓戏《刘海砍樵》第三代胡秀英——叶红41岁。

视频加载中...

叶红:我唱一句,大家跟着唱一句,好不好?

小朋友:好——

叶红:我这里

小朋友:我这里

叶红:将海哥

小朋友:将海哥

叶红:好有一比啊

小朋友:好有一比啊

记者手记·致敬花鼓戏人周彬

“文化印记”的报道,使我这个八零后第一次真正走近花鼓戏。

李谷一是我采访的第一位花鼓戏人,在联系采访时我有过忐忑:这些时间安排都是以分钟计算的艺术家,能留出大块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吗?没想到李谷一的答复几乎和我的疑问同时到来:“为了花鼓戏,我责无旁贷!”将近三个小时的采访顺利结束了,李谷一得知我们马上就要赶往湖南搜集花鼓戏素材,她又自告奋勇为我们联系剧院、推荐采访对象,她说:“我们唱花鼓戏出来的人都是这样热情!”

罗爱珍是为毛泽东、周恩来演过花鼓戏的老艺人,采访时回忆到主席看戏后邀请他们上北京演出,老人仍然激动到哽咽。她拿出自己珍藏了五十多年的老照片,一层层手绢布,一层层塑料纸,最后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国家领导人和艺术大师与老人的合影,是老人最为耀眼的花鼓记忆。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花鼓声渐远,风光何处寻

罗爱珍老人(左三)拿着她珍藏的老照片,那是周恩来和剧团的合影

欧阳觉文是花鼓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搞创作,到现在为花鼓戏写了150多部曲。他的工作室里满满两大书柜都是自己的创作手稿,那些日历纸包裹着的音符,记录了老人的花鼓青春。如今,欧阳觉文带领着一支十几人的创作团队,里边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给每位徒弟都配了一把工作室的钥匙,方便大伙查资料,搞创作,这个工作室成了老人延续花鼓青春的寄托。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 花鼓声渐远,风光何处寻

欧阳觉文正在装订自己花鼓戏创作的手稿

罗维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院长,2012年,省花鼓戏剧院的大门上又挂上了一块“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牌子,但直到今天,他仍不习惯别人叫他“主任”。罗维上任做了一件新鲜事——把传统花鼓戏《刘海砍樵》改编成音乐剧,一时间湖南戏曲界哗然一片。观众不接受,票房遭遇滑铁卢,罗维反思“这步子恐怕迈得太大了”。不怕步子大,就怕留遗憾。罗维说,创排现代戏、创新花鼓戏的事儿他会坚持下去,这是他们这一代花鼓戏人的责任。

还有为提高花鼓戏演员待遇而疾呼的剧团书记,为花鼓戏后备人才不足而忧心的导演,为几十年的老听众坚守在湘江边唱戏的票友……这一位位花鼓戏人从我们的话筒前走过,留下了他们的真情故事,带走了我们的无比敬意!我要和节目组的同事们——湖南记者站同仁、播音和后期的各位老师,向花鼓戏人深鞠一躬,共同祈愿美好的新年。

大家都在看↓

记者:周彬、傅蕾

播音:苏扬

制作:初熙

本期编辑:马媛、刘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