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浅议陶文在文字史里的地位

浅议陶文在文字史里的地位

陶文顾名思义,就是在陶器上出现的文字或者类似文字的符号。从目前的考古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殷商之前的陶文,殷商之后的陶文。由于殷商之后的陶文可以与同期或者稍后发现的甲骨文相对应解读,这个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在[书法演义]写到殷商文字特征时在进行展开。

本文试图对殷商之前的陶文进行一个浅议,不对之处敬请留言评论,哪怕是呵呵两字,笔者都将感到欣慰。

首先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几乎是彩陶文化的同义词。最初是在现在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以及附近有彩陶特征的遗迹都归于此。地理位置上与我前面文字里面多次提到的有熊国发迹地黄河几字湾以及秦岭有重合。时间上也有重叠的可能。但从考古发现基本上定位在母系社会瓦解父系社会初步建立的过度期。这个阶段要远低于有熊国的传承有序的父系社会,同样也低于传说中的神农氏部、夸父、尤蚩等部。其原因就是,在大洪水发生时,有些山区部落,因地利的缘故成建制的躲过了大洪水。有些低地部落出现了零星存在,文明有一个重铸的过程。从仰韶文化及其集群出现的类似文字的陶文,无法用后世的文字上溯推演,个人认为把此类陶文归于图案来理解或许更加合适。

同时期对应的红山文化,基本上女娲部的真实记录,考虑到女娲与伏羲在神话传说中往往并提,可以初步认为是比神农氏、有熊氏少典还要古老。古老并不等于文明低,实质上代表大洪水之前的文明的高度。红山文化的代表特色就是玉,从玉加工工艺看,只能用熔铸法来解释。红山文化的陶文,同样也有没有传承相对应的文字,建议也按图案来解释。

三星堆文化,一般的认为是延续到商周时期,其实模糊了一个概念。就是三星堆的下层文化已经进入青铜器,上层文化出现了文化倒退仅是石器时代。这个正说明一个问题,大洪水之前,三星堆的文明接近甚至超过了中原商周时期。大洪水发生时,被掩盖了。大洪水退去后,重新发展的文明当偶然发现时,产生了极具恐惧,而不是欣喜,祭祀活动极为频繁,用了大量人祭来消除这种恐惧。

简单的说,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的陶文不能认为是炎帝黄帝序列的文字发端。避免出现文化断层,应将此类陶文理解为图案或纹饰更合适一些。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