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清城援建16户贫困母亲安居房

清远日报讯 记者黄培 通讯员罗志东80平米房屋圆贫困母亲安家梦。作为清城区2015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的贫困母亲安居房援建项目,全区共16户符合援建条件。3户已搬入安居房,处于在建过程中7户,其余6户已进行装修,尚未入住。去年也是安居房补助最高的一年,每户补贴5万元。

清城援建16户贫困母亲安居房

1月8日,刘亚意和老公在安居房门前。通讯员 罗志东 摄

“省妇联从十多年前开始,对单亲特困母亲援建安居房补贴1万元。”清城区妇联主席孙忆春说,2015年3月份,清城区妇联对全区贫困母亲进行摸底调查,发现70户贫困母亲住房问题困难,最终走访核查后符合条件为16户。为解决贫困母亲住房,清城区安排专项资金80万元,即每户补贴5万元,各街道安置配套资金1万元。

孙忆春还提到,去年,贫困母亲安居房援建项目第一次纳入清城区十件民生实事。2015年年初,贫困母亲安居房援建、免费为贫困妇女筛查乳腺癌、宫颈癌,以及建设一站式服务窗口三个项目列入2015年清城区十件民生实事。

2015年8月底,全区符合条件且有需要建设安居贫困母亲的调查摸底工作全部完成,区妇联已向财政申请划拨援建资金,共16户符合援建条件的安居房已全部完成拆除旧房工作。

目前,全区援建的16户安居房中,已有3户建成并搬入新居,6户处于装修过程,其余7户则在建。

■特写

做梦都想建房子,从未想过能攒够钱

清城援建16户贫困母亲安居房

陈伟琼新居的厨房。 通讯员 罗志东 摄

“做梦都想建房子。”清城区横荷街大有村委会大星一村贫困母亲刘亚意说。1月8日上午,她和丈夫正在装完水电的安居房中做清理工作。

刘亚意丈夫是残疾人,儿子就读高二,全家只靠她一人打散工赚钱。此前,一家三口与婆婆同住,由于老房子年久失修,他们一家又搬去大哥家的红砖瓦房内,房子因年代较久,时常漏雨,且有坍塌危险。

横荷街道办妇联经过实地走访后,将刘亚意、陈伟琼两位贫困母亲推荐申请安居房项目,后经考察符合申请条件。两位母亲可分别获得区政府专项补贴5万元,横荷街道办配套资金1万元,共6万元补贴。

“建房子一共花了8万多。”刘亚意望着铺着瓷砖的客厅说,从来没想到能攒够建房子的钱,两房一厅一厨一卫80平米安居房,个人需筹集约2万元。

刘亚意还专门请侄子设计房屋格局,厨房在房外,楼梯和卫生间合理布置,节省客厅空间。她已将儿子房间布置好,购置新床和书桌。一家三口今年打算在新居中过年。

2016年1月3日是陈伟琼选中的吉日,烧香敬拜神灵之后,她和儿子终于搬进了属于自己的屋子。一所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80平米安居房。

最让陈伟琼高兴的是,这间新屋她个人只需筹资不到2万元钱。

从六年前开始,陈伟琼一直想着建造自己的房屋。2008年左右,陈伟琼嫁入横荷街道办大福村。婚后,由于全家人仅一栋十年前所建房子,全家6口人挤在三个房间的老屋中。她们一家三口挤在一间房内。家公只能搬去隔壁泥屋暂住。

“一直想盖房子,也知道不可能,没有钱。”陈伟琼说,五年前,丈夫因车祸去世,她也距离建房子的梦想更加遥远。

做环卫工清扫马路的陈伟琼一人照顾儿子和女儿,以及家中两位70多岁老人。陈伟琼在城区做环卫工,负责马路清扫工作,同其他环卫工一样,个子并不高的她皮肤黝黑。在邻居眼中,这个个子不高的女人能吃苦,也能扛事情,供女儿读大学。

去年,陈伟琼被横荷街道办妇联推荐申请清城区贫困母亲安居房援建项目,最终符合条件,被纳入16户安居房援建之中。

2015年8月,陈伟琼动工建屋,新居选在旧屋隔壁,方便她照顾家人。

“她每天下班回来就搬砖,常常忙到晚上11点多。”陈伟琼大哥说,为节省人工钱,他们一家人都加入房子建造行列,帮忙打下手。

三个月后,新屋建造完成,陈伟琼完全按照父亲房子设计,她最喜欢贴有地板砖的客厅,干净且明亮。虽然客厅并未摆放任何家具,仅厨房安置煤气灶,从旧屋搬来婆婆结婚时的老式床。她想以后慢慢攒钱,为家里添置家具。

陈伟琼也时常同工友提起自己新屋。房子建好后,她说,整个人都开朗起来,每天回家心情也格外好。

清远日报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欢迎关注清远日报官方微信qyreport 获取更多本地活动资讯。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