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风风雨雨二十年 物是人非事无休

《错乱的二十年》之小序

在我一遍又一遍的梳理《错乱的二十年》(以下均简称《错乱》)之后,情感的、社会的、经济的与文化的四条主线几乎不可分割,并汇聚成一棵浓浓的、粗粗的主线,在迈过而立之后,愈发的清晰,当然,也让越来越崇尚简约,或称尽可能纯粹的我无比纠结,以至于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和完善那份越来越沉重的写作大纲,并对真正动笔却有了莫名的恐惧……

风风雨雨二十年 物是人非事无休

自1992年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正好赶上全面开放时代,到2012年——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新分水岭,20年啊!有多少70后也曾慨叹过“哪座高楼里有我们一平米的立锥之地”?有多少70后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为一座座崭新城市的崛起添砖加瓦”?还有那最为重要的:有多少70后在叹息光阴似箭五折无返中,既担忧着“乡愁的无处安放”,也忧虑着老无所养,更担心着“加速变好”哪一天能到来……

“人的内心,不种鲜花,就长杂草”,这是小师妹家4岁的小朋友告诉我们的道理,小孩吐纳的智慧让我们更受启发。以前,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 ,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优秀的人对谁都会尊重!“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大度,尊重所有人——特别是家乡人是一种教养”。《错乱》是关于尊重的一个又一个章回……

“明白人都死在坑上”,每个人都有天真烂漫的童年,也有不能自我掌控(肌体)的老年。在97年照顾母亲离世的最后一个月,以及00年照顾父亲离世的最后三个月,两位老人念叨最多的就是“尽快成家(结婚)要个孩子,不然老了……”。特别是病重的父亲每每看到我逗孩子、教孩子时,就会问“30多了,真不想要个孩子?”,我都会搪塞道“以前想,现在不敢想,不指望以后的孩子能养老,只想干好自己的事情,能干一天算一天……”。《错乱》是关于成长与衰老的一个又一个章回……

“婚了”是大事——最需要慎重!切莫为了贪图“三瓜俩枣”的而仓促行事——婚姻才是漫长的马拉松,故更需耐力——终生的,对“熬了很多年”的大龄青年来说,更是匆忙不得。“卿卿我我的谈情说爱是爱情,柴米油盐的锅碗瓢盆是婚姻”,两个人真能(长久)对上眼吗?能(长久)吃到一起吗?看清对方的所有缺点了吗?等等等,这些都要考虑清楚了才是,不然,损失的不止是物质财富,精神损失更是难以估量。《错乱》是关于“爱了与婚了”的一个又一个章回……

“孩子心智是否完善与匹配,主要考验母亲的素质”,这是08年在一个教育圆桌会议上的观点,综合这几年的相关观察与调查,个人依然认为不过时。很难想象一个忽冷忽热,或称阵风阵雨的母亲,能对孩子养成雍容大度与从容不迫的好品质有什么助益,同样,也很难想象一个连儿子谈恋爱都想“代劳”的母亲,该有多么不健康(至少心理上的),或干脆称有多么大的缺陷。“比一比孩子的进步与变化,家庭整体人文素养(以母亲为核心)的差距真是触目惊心……”。《错乱》还是关于“父爱不能缺席”之相关教育的一个又一个章回……

人是天然的社会动物,也是优秀的经济动物,更是唯一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情感动物,并最终通过文化的、教养的、品质的等等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本人一直对此深信不疑,这也是在写此序言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予以概括的主因。“尽快动笔吧,相信你的能力与品质……”,学界长者的期盼,“我们一定是坚定的粉丝……”,80后弟弟妹妹们的鼓励,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憋足了劲,“干吧,干就干了!”、“这事或许也只能我才能干好……”。非常感谢师长与师弟们多年来的关注和支持,这也是我最终下定决心开始《错乱》一个又一个章回的最大动力……

个人始终相信,中国人是潜伏着以义理为核心价值的很多优良基因的,只不过在一段时间被压制,或者扭曲罢了,如何潜移默化与因势利导,是摆在我们面前永恒不变那部分话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知利、知势重要,知人、知心更重要,这也是我们必须通晓“乌纱与骨头”与“喧嚣与落寞”辩证关系之所在。乌纱、骨头只是暂时的,唯人心才是久远的。“笃学、慎思、明辨、尚行”,优秀的人不能打折,也不会打折!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修行,基本的操守具备了,荒唐、闹剧与惨剧自然不会与你结伴,乃至同行。

最后,《错乱》中或许有每个中国人的影子——你、我、他,或许仅仅是杜撰——谁都不可能演绎其中的角色,故完全不必对号入座……《错乱》每周两篇,周一、周五在头条与朋友们见面。正所谓:人间易老天难老 物是人非事无休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