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怎么看待药品电子监管码的风波?

这两天,关于药品电子监管码的风波一浪高过一浪,舆论哗然。本来这事也不想凑热闹去评头品足的,但仔细去看了一下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发现,这一事件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监管服务、合理性,以及政府与商业界限、公众利益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典型意义。特别是随着湖南养天和大药房罕见“民告官”事件爆出后,在短短两三天内引发食药监总局领导表态预收回阿里健康运营权、阿里健康股价暴跌20%的连锁反应,让这个事还是很值得探讨下。

怎么看待药品电子监管码的风波?

电子监管码本身没错

事件的起因就是针对药品的电子监管码,可以说,政府就药品采取电子监管码的政策,本身是没有错的,药品关乎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每一盒药品都设一个身份的“标签”,这便于可追溯,监测药企生产的各个批发的生产、流通和流向,这个做法对构建未来更智能化、可控、更透明化的药品生产、流通和销售体系,对大众来说是一件好事,也能提升监管的效率。

作为药品零售终端,拿这次代表行业“出头”的湖南养天和大药房来说,详细梳理了下其诉求,也并没有质疑电子监管码政策本身,而是对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交由阿里健康运营存在疑问。此外,实施电子监管码给药店带来了成本上的上升,直接涉及到了药店的利益,所以药店蹦出来“反弹”一下也合情合理,毕竟任何一方都有“发声”的权利。

那么,到底带来多高成本的提升呢?引用媒体报道数据,有药企粗略估算,电子监管码实施后,仅整个药品零售行业一次性增加的成本初步算是150亿元,后续还会涉及到一些投入。而之前报道中提及,除了养天和外,老百姓大药房也称,需额外投入8000万元,超过了2015年税前利润的1/3;一心堂称会增加近亿元。但这些数字仅仅是药店方的说辞,到底会增加多少成本,恐怕需要心平气和地去算算账。这么看,监管方没错,药企、药店承担了额外成本,认为是不必要,不合理,抱怨下也谈不上错。如今,闹到“民告官”的地步,也只是讨个说法的手段。

阿里健康是最大争议点?

说实话,看养天和大药房对外的说辞,似乎冲着阿里健康去的火药味更浓一些,不少媒体报道也突出了这一点。实际上,电子监管码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实施了,之前并未覆盖到零售药店等终端企业,但自2016年1月1日起,按照新的规定,凡是未通过新修订药品GSP认证的药企,一律停止药品经营活动,且需要企业进行药品电子监管扫码,并上传到中国药品监管网系统平台。而这个药品监管网的运营方就是阿里健康。如果不发生这个事件,估计很多人并不知情。

几年前,阿里健康本来与这事是没有瓜葛的,但监管系统的平台是由中信21世纪筹建及运营的,之前也没出现这么强烈的质疑的声音。随着后者被阿里健康以10亿元的价码收购54.3%的股份,阿里健康就很难脱开关系了,当时的“天价收购”就让外界大呼看不懂。受这一事件影响,1月28日,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健康单日股价跌了20%。

有人说,阿里健康是事件的最大的争议点,因为阿里是大企业,又一直在宣扬大数据的生意,同时还有线上的天猫医药馆,很容易让线下药店产生恐惧感。而且也确实,如果阿里健康运营药品监管网,对药品生产、流通的数据一目了然,与有竞争关系的零售药店一起参与竞争,难免会落个“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嫌疑。这也是所有药店企业所担忧的。这几年,电商冲击到了各个实体零售业态,经营惨淡,药店存在提防之心也可以理解。但阿里健康是不是有这样的“阴谋”,外界也都是揣测。

政府商界还是把界限划清

不过,1月28日,根据媒体的报道,食药监总局召开的药企、药店等紧急座谈会上已经表态了,国家食药监总局将收回此前交由阿里健康运营的全国药品电子监管网运营权。对于监管部门的这一表态,能快速采纳建议,必须要点个赞的。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下,这一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这几年,互联网对各个传统行业的渗透开始加速,互联网企业在各个领域创新,比如互联网金融、支付及电商的发展,以及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用户出行服务,线上平台上活跃着越来越多的7、8亿的用户,还与传统的法律、法规等政策产生了冲突。但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周期很快,监管政策就容易出现“模糊地带”,甚至角色上政府、商业的界限开始“交叉”了,这些是“过渡期”所产生的现象。

在这种新形势下,更应该把界限划清楚。所以说,电子监管码这场“闹剧”,虽说引发的舆论风波不小,但仔细斟酌后发现,在互联网+在各个行业快速推进时,新技术、新思维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碰撞在所难免,也让所处的政府监管、消费、商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这么看的话,“电子监管码事件”反而对各方来说是一件好事,能帮助我们厘清头绪,找到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