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为什么你和孩子谈不拢?(中)

为什么你和孩子谈不拢?(中)

很多家长都抱怨,没法和孩子交流——不是不想,而是实在没法谈。

要么,你很想谈,孩子不听;要么,你很想听,孩子却不说;要么,其实你们双方都想谈,可是两句话就崩了……

这里面,不仅有昨天的《12种阻碍交流沟通的典型回应方式》(上)中所提及的:相比同层级之间成人交流,孩子更缺乏沟通和交流技巧,而成人往往不知不觉对孩子更不够平等和尊重,所以有些态度和表现更典型和直接;相比不同层级间成人,孩子和成人的思想、阅历,成人对孩子的了解更是差了20层楼距离的原因。

另外,还有实际交流技巧的缺乏,就像我们此前在《谁该为孩子的行为问题负责?》(上)(中)(下)三篇所提及的使用“积极倾听”和 “我—信息”办法。

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你可能不知不觉中采用了以下12种阻碍交流沟通的典型回应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什么你和孩子谈不拢?(中)你不妨对号入座看看:

1.命令、指挥、控制:命令孩子

这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不知不觉中采用过的,往往还伴之以高音或手势。

“还在这磨蹭,赶紧去写作业!今天再不早点写完,你看我饶不饶你——类似的话制造了对父母权力的恐惧,孩子听到和感受到的是被比他更大、更强壮的成人伤害的威胁。

“走开,别再在这烦人了!” ——这话传达了父母对此刻的孩子的不耐烦、不接受感。

“我不管你怎么想,现在立刻给我去上辅导班。”——这话告诉孩子,他的感受或需求并不重要,他必须服从他的父母。

“我叫你离那盆花远点!”“别玩那个杯子!” ——这些明显地表达了父母对孩子自己的判断力或能力的不信任。

“不许那样和大人说话!”“不准你看电视!”

……

诸如此类,这些都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怨恨或愤怒的情绪,经常导致他表达敌对情绪,发脾气,反击,抵抗。有些脾气比较犟的孩子会测试父母的意志力,于是双方陷入冲突。

2.警告、训诫、威胁:告诉孩子如果他怎么着就会有什么惩罚性后果

像上面那句“你看我饶不饶你”之类,这样的话会让一个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得不服从。

"你再不立刻上床睡觉,小心我把你的汽车给扔了。”——就像上述“1”一样激起怨恨和敌意。

"你还敲敲敲(鼓),吵死人,我下次再不给你买了。”——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或愿望的不尊重溢于言表。但是,孩子有时候会回应:“我关在房里,声音又不大,又没吵你!”这样往往就会发展成对抗。

有时候,类似的话还会导致孩子测试父母的威胁是否当真。孩子其实是非常会察言观色的,他会尝试做一些你已经警告不准做的事,只为了看看你所说的算不算数,或测试你的底线,看威胁、惩罚的结果是不是真的。

3.规劝、说教、布道:每个成人都会讨厌的“应该”“不应该”怎样

“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才对”——这些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相信他的判断,而只能接受“他人”认为正确的决定。而此前我们一再说,这不仅是对孩子不尊重,重要的是损害了孩子的自主性。

“听话才乖,你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听老师的话。”——不仅会让孩子反感,感到父母不相信他有能力去评价他人价值观或言行正确与否,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习惯性服从。

“你不应该这么想,这么想是错误的,我们都是为你好!”——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内疚感,认为他是个“坏”孩子。

这些“应该”、“应当”,只会使孩子不想听、听不进去,或更激烈的抵抗和防卫姿态。

4.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直接告诉孩子怎样解决问题,常使孩子认为,父母认为他缺乏判断力,或对自己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缺乏信心。

“你要用双面胶而不是胶水才更好”—— 我们此前一再说,要让孩子多自己选择,孩子需要从“试错”中学习和总结经验。

“我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妈妈?” ——建议有时候会导致孩子跟着父母的想法走,从而没有时间形成自己的想法。损害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变得依赖父母甚至习惯性依赖。

建议有时候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根本不理解他。——“你要是真的了解我当时的感受,就不会那么建议了。”)

有时候,孩子会感到建议只是表达你的优越感,或让他自卑。——“我们是大人,我们知道怎么做最好。”“又被你们说中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我不要你说,让我自己搞!” ——导致孩子的反感甚至憎恨、叛逆。

5、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试图摆事实讲道理,用逻辑和经历来影响孩子

“你是诸葛亮,什么都知道。”——说教常常会使“被教育者”感到缺乏能力、处于弱势从属地位、卑下。

“他们又要长篇大论,我懒得过去(或只好坐着不说话)。” ——孩子通常憎恨父母说教。

“又来念经了,我都晓得,不需要你来告诉我。” ——很多时候,孩子已经非常清楚父母一再对他说教的事实,并且憎恨这种说教所暗示的他的无知。

“你认为我傻啊,连那个也不知道?!” ——使孩子摆出防御姿态和怨恨。

“根本就不是你说的那样,我没错。”“你完全不了解情况,说服不了我。”——和每成人一样,孩子也不喜欢被指出自己的错误,他们会本能地辩护和拼命维护他们的立场。这样对话气氛就完全破坏了,你什么道理都讲不下去、他也听不进去了。

有时甚至会自欺欺人地选择忽略事实。——“我不管。”“那又怎样呢。”

甚至,孩子会用极端的方法去反驳父母的事实。——“这是哪年的老黄历啊,你OUT了!”“哎呀,你太老了,都跟不上时代了还说什么说。”

6.评价、不赞同、批评、责备:给孩子一个差评或负面判断

“你上次还不是没搞好。”“你自己还不是拖拖拉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负面评价会引发反评价。与成年人一样,孩子也痛恨负面评价。他们会摆出防御姿态来保护他们的自我形象。他们常常会感到气愤,并对评价他们的父母产生怨恨,哪怕这个评价是正确的。

“我爸妈老说我这不好,那不对,他们根本就不爱我!”——评价和批评常会使一些孩子感到他们不够好,父母不爱他们。

“弟弟和我一样你们从来不说,就是偏心!”——战火延伸了都。

“我不想跟他们说,说了只会挨批。”——评价会使孩子不愿透露他们的感受,或是对父母有所隐瞒。

“这事你大错特错了!”——这样的评判和负面评价可能比任何其他信息更使孩子感到自己愚蠢、低劣、缺乏能力,进而自卑和垂头丧气,甚至自暴自弃。

“反正他们老说我坏,那我就坏吧。”——一个孩子的自我观念往往是由父母等外在的判断和评价打造的。当父母评价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评价他自己。你常给他差评,哪怕他本来不错,也会真的差起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