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让华人的心声被社会听到—— 专访“英华计划”副主席韦文浩

让华人的心声被社会听到—— 专访“英华计划”副主席韦文浩

午餐时间,在伦敦SOHO的一家餐厅里,一张大长桌围坐着十余个年轻人正在欢笑聊天进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脸孔。不走近的话,你根本不会发现他们与英国各种场合中存在的中国游客或者留学生有什么不一样。但如果你听到他们与当地人无异的英语交谈,或者像我这样同坐在一张桌子上参与到他们的谈话中,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群“长着中国脸的当地人”,也有人叫他们“BBC(British-born Chinese)”、“ABC(American-born Chinese)”或者“CBC(Canadian-born Chinese)”。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为什么这里聚集了这么多当地的华裔年轻人?今天的故事就是关于他们——“British Chinese Project(英华计划)”,和他们中那个最高、最有“领袖气质”的年轻人,你可以叫他“Michael Wilkes”,或者,韦文浩。

我的一生都将在找寻,我是哪里人?我属于哪里?

这个在英国土生土长、不会讲汉语,并且自称“身上的’中国’纽带很弱”的中英混血年轻人,最近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时值学校放假,他回英国陪家人朋友。

人群中的他,正在刷感应式的银行卡付餐费,却因为总是对不准卡的感应区域而刷不上,被他的同伴们爆笑:这个英国人竟然因为去中国学习了几个月,现在反而适应不了他的“主场”。

我们的话题也就从他的这趟中国旅行开始聊起。

“因为爸爸不会说中文,所以我从小开始在家从不讲中文,就像个英国人一样长大。从我懂事起,直至上中学,我对自己的中国血缘并没有很强的认同”,母亲是香港人、父亲是英国白人的韦文浩告诉我,“因为我放眼能看到的同学都是英国白人,我自己长得也不太像中国人或者中英混血。所以如果我从不说我妈妈是中国人,也不会有人来问我,我是可以’蒙混过关’的。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我与他们有那么多不同”。

“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我总是不愿意在人群中凸显出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不同,我甚至讨厌自己的中国血统。那时候的我可不想让自己成为学校里“唯一不同的种族”,被同学们称呼为“那个中国男生”。”

“大约是在我十六七岁的时候,我开始对母亲所做的事情有了认识。她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外来移民奋斗成现在你所看到的样子”,他用眼神示意我环顾一下四周,让我打量这个伦敦市中心三层小楼中一间大约十几平米的单人办公室,这是韦文浩的母亲也是创办并运营着英国最大华人律所——李贞驹律师办公的地方,“并且她对为华人争取权益的工作乐此不疲。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她逐渐告诉我,英国人面对的种族问题、她为什么要为了华人作斗争,以及她所做的这一切的意义…她是一位令人鼓舞、令人尊敬的女性”。

“我开始觉得自己真蠢”,韦文浩讲到这儿时冲我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开始丢掉那些伪装自己不是中国人的行为,而且开始对‘政治’有了感觉。接着我在读A-Level(英国的高中)时修读了‘政治’这门课,与我的政治老师有很多的互动,也获得了高分,‘政治’这门学科陪伴我直至上了大学”。

“所以我逐渐觉醒,意识到‘政治’的强大力量,也意识到那时英国的华人是彻彻底底与英国社会体系绝缘的。而由母亲牵头成立、运营的这个非盈利组织——‘英华计划(British Chinese Project)’似乎是唯一能让我帮助华人发声、争取在主流社会更多话语权的一个组织。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大学开始就为‘英华计划’做义工。”

“我开始正视我的身份,找寻我的身份认知——我是一个半英国半华人的混血。我也开始为这个身份认同感到骄傲,因为我可以从两种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事物。我母亲、我的中国亲戚会把他们的经验告诉我,我了解到了身为一个华人在英国所经历的东西。作为一个在英国长大的人,我自然也理解英国社会、英国政治是如何运作、英国人是如何做事的,怎么才能利用英国政体获得应有的权益等等…”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认识,他开始意识到身上的华人血缘。“我希望加强我与我身上‘中国’那部分的联系,所以我决定从语言开始”。

于是,已经在“英华计划“工作了两年的他希望亲自游历中国,认识中国朋友,从真正地跟中国互动中了解中国文化,加强自己与中国的联系,而不仅仅是假期到中国走马观花式地看一眼。

“我这几年才理解到,身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文化很有意思,这竟然可以使我看待世界、考虑事情的思路打开。因为父母来自世界的两端,讲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让我更多地理解这个世界。我需要拥抱这一切,而不是抵触。”

华人在媒体中的再现

巧的是,在韦文浩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前“英华计划”的副主席刚好卸任了,所以他就跟母亲讲,希望由他带领“英华计划”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尤其他希望华人能在媒体中出现频率高一些,以更好的形象被再现。

“因为从我懂事开始起,打开电视就几乎看不到什么华人面孔,这真的让我感到沮丧。我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跟很多在英国长大的华人聊过天,他们都对自己是英国人这部分的认识感到舒服,都一点儿不想被认作是‘中国人’,一点儿都不想被‘特殊化’,他们恨不得离‘华人’这个身份远远的。在我看来,就是因为华人在政治、在媒体中参与度不高,BBC(British-born Chinese,英国出生长大的华裔)才会对自己的华人身份没自信。你这样想象一下,如果你从小打开电视机就看不到任何华人面孔,你会想、会怀疑:我真的属于这个社会吗?”

“另一个媒体再现方面的问题是,即使电视上出现了极少数的华人,他们也是被强烈地刻板印象化的,比如送中餐外卖的中国小哥,被猎奇、被消费的中国功夫小哥...但其实华人在这片土地上做了各行各业的工作,律师、会计、金融、厨师,不胜枚举。华人的形象应该有更好的、更全面的呈现。”

“而且现在华人已经不再像我妈妈小的时候,或者十年前我小的时候那么少了,现在,华人面孔出现在英国的各种场合、各个方面,而我们的‘媒体再现’却完全没有跟上,所以我特别希望在媒体、文化、艺术方面,华人都能有更多的出现。”

由于自己也是研究媒体再现并且从事媒体工作的,我开始询问他具体的打算,有没有什么计划?他向我介绍了他们团队中的两位媒体专业人士,一位是知名纪录片导演朱晓闻,另一位是资深电视媒体人文俊杰。文浩告诉我,“英华计划”给了他们足够的创作自由和空间,还有一帮实习生和志愿者配合。他们会做一些华人社群的选题,关于普通华社人群的真实生活,并且韦文浩相信他们有自信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也许大家会觉得中国人做的媒体产业、媒体作品不够‘专业’、品质不够高、不够成熟,中国人只适合背诵、计算、应试,去从事律师、会计等行业,但是我们就是想通过现在正在做的媒体内容去打破这种印象。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制作团队,只有我们做好了,才有机会被公平地呈现在媒体中”。

“我希望看到在新闻节目中,有一天也能有华人女主播或者男主播坐上主播台,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希望有一天,下一代的英国华人也能在这个环境里舒服地成长、生活,不会想要隐藏自己的华人血缘,甚至对‘中国’引以为豪,我是真的很希望”,说到“自豪”这个词的时候,韦文浩重重地说出并且拖长了这个单词,而此时的我在想,他在小时候不曾有过的这种认同和归属的自豪,究竟在多久的将来能通过这群人甚至更多人的努力下实现。可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至少我看到了一群“满格电”的年轻人正在努力去做。

“这就是为何我觉得我现在所做的这些,提高华人在媒介中的再现方面极其重要的原因。我妈妈也很支持这一点。我希望在电影里、在剧院里和艺术领域有更多的华人代表,因为很多在英国长大的华人缺乏文化归属感,他们不觉得自己的华人身份被英国社会所接受认可。 而这一点对于英国文化的多样性是没有冲突的”。

现在它不仅是妈妈的事业,也成为我的事业了

在雨中,我走进了韦文浩和他同事们的办公室,这个坐落于伦敦闹市区,与soho仅有一街之隔的小楼,三楼是”英华计划“的办公室,二楼是英国著名侨领李贞驹律师的单人办公室,一楼是李贞驹的律所。

“我的人生偶像之一,是我的母亲”,当我问起他为什么会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在“英华计划”做义工时,他跟我回忆了妈妈对他的影响。

韦文浩的母亲李贞驹律师,是英国最大的华人律师行李贞驹律师行的创办人。除了在法律行业内声名显赫外,她对维护华人权益十分热心,十多年多来一直积极鼓励华人参与英国政治生活,更是华人社区和英国政界通话的桥梁之一。

出生于香港的李贞驹女士,11岁就被送到贝尔法斯特的寄宿学校。当时学校的66个学生中,她是唯一的一个中国女孩,加上一句英文也不会,非常受孤立和排挤。“当时其他学生时常取笑我,叫我Chinky,视我为二等公民,要我回中国。我从小受家庭宠爱,出国却受到如此无礼的待遇,我觉得难以忍受”,李贞驹女士曾回忆说。

虽然此时的我觉得自己足够明白他和李贞驹女士所做一切的意义,可还是忍不住要很现实地给他“当头一棒”:他认为他母亲做这一切是为了获得什么?因为英国社会不乏名目花样繁多的华人社团,社团的创办者也都出于各种各样的利益和目的,难道李律师创办这个组织就没有自己在商业或者参政方面的现实目的和考虑吗?

“妈妈做这一切的动力就是看到华人在这个社会中生活得更好,更公平,就是这样,仅此而已。”韦文浩看着我认真地说,“妈妈从小深切地感受到在英国社会所受的歧视,现在自己经营着一家成功的律师行,过着中产阶级的稳定生活,并且有能力和渠道去跟英国议会讲述华人的处境,她觉得她有责任这样做,就是希望她的力量能改善一点点华人的生活”。

文浩还向我悄悄透露,这个依靠于李贞驹律师行的组织,不仅是办公场所上面的依靠,连日常运营、几个全职工作者的工资、办公室日常开销等几乎都是项目主席李贞驹女士自掏腰包,更别说这期间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等无法计算的投入成本。这个组织创办十年来,未曾有商业上的盈利,仅靠一些公司或者个人捐助、赞助。

并且,在这里工作的很多志愿者、实习生甚至是他们的正式员工所做的事情和工作量都远大于他们的工资包括的部分,但是仍有这么多人相信这个信念,依然在为华人社群的生活现状的改善在努力。

“我是最了解妈妈付出了多少心血的一个人”,如今,她的热情也带动了韦文浩:“BC Project 或者说为英国的华人争取更多各个社会层面的参与,现在对我来说,就是我的事业”。

沉默的大多数华人的心声

“我很好奇你是如何说服华人在英国大选中投票的?假设我是一位上年纪的华人,我根本不在乎这些看起来跟我不相干的东西,我不会注册,也不认识英文,你如何说服我让我投票?” 我把这个难题抛给了韦文浩,因为我曾读过一篇关于他的采访,其中他提到成为“英华计划”的副主席后,对华人社会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2015年英国大选的时候,他和他的同事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华人投票,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华人。

“一定要先抛开’政治’这两个字”,韦文浩毫不迟疑地立刻进入状态,开始“劝服”我投票,“我一般是先从很普通的很家常的聊天开始,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比如有的人需要的是医疗中心,有的人需要娱乐中心。找到他们关心的点,真的去担心和考虑他们关心的话题、他们没有得到很好照顾的各个方面,比如他们去某个部门办事时,那里的服务人员有没有能提供中文普通话、粤语的服务。先这样引导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然后告诉他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由于我们的参与太少。

“把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联系到政治、联系到这次投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这一票是可以真的改善处境的。我要我真诚的表达让这些华人相信我,投票本身就是一种发言,是让主流社会注意到我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英华计划是为了让在英国的华人为自己的华人身份感到自豪,为了让更广泛的英国社会接受华人作为社会基本组成部分的存在。

“我们相信华人参政是解决很多现存问题的方式。因为很长时间内华人都从未进入过政治体系。虽然现在全国范围来看,有了几位华人议员的出现,但华人参与投票率和其他少数族裔相比依然处于低点。这给予议员以及决策制定者一个理由去漠视华人利益、形成政治家从不考虑华人诉求的情况,导致华人觉得自己的诉求永远得不到回应”。

“如果我们可以提高政治参与度,那么决策制定者就需要考虑华人的诉求,而这件事情对华人而言是有益的”,五月的伦敦市长、市议员选举将至,韦文浩还不忘给我宣传,提醒我投票。

“我们是唯一一个在做这件事的组织。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工作如果我们不做,就没有人会做。”

背景:British Chinese Project(英国华人参政计划,简称“英华计划”)是一个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致力于加强促进英国社会与华人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主要工作和功能分为三块:研究英国华人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打造属于英国华人的新媒体平台,以及和众多华人社区组织、个人与志愿者合作,鼓励华人更频繁深入地参与英国公众生活,促使英国的政治、社交、媒体等领域有更多的华人领军者。 在即将到来的伦敦市长、市议员选举中,“英华计划”会继续鼓励华人政治家参选,鼓励华人选民注册、投票。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