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四川企业“返乡”调查:创业环境成为关键要素

本报记者 李果 成都报道

2月24日,一场隆重的川商返乡发展大会,在四川省首府成都召开。

这是继去年四川省高规格号召农民工回川务工后,当地政府针对企业家群体首次发出的回乡兴业号召。共有400余名川商和境内外川籍商协会负责人参了这一主题为“回家发展·振兴家乡”的返乡大会。

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包括贵州、陕西、云南等多个内陆地区的政府亦开始通过多种方式号召企业家“建设家乡”。

然而,对于企业家们来说,“返乡”所涉及的问题有方方面面,仅仅是“乡愁”与“情怀”还远远不够。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霍伟东认为,除依然关注劳动力成本外,西部地区不断上升城镇化率和创业环境是其中关键。

企业家回流或成常态

在2月24日召开的首届川商返乡发展大会上,四川21个市州共签订川商返乡投资合作项目278个,投资总额超过1582亿元。

据四川省投资促进局统计,目前中国30个省级四川商会中共有企业会员逾1.6万家,川商在省外投资累计达1.2万亿元。

四川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方青认为,在外川商赴外打拼多年,积累了很多财富,也有开放的视野和开放的理念,拥有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这对四川转型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从四川发展条件来看,当前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正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并且启动实施了一系列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改革,对于企业家而言,这些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商机和发展潜力。”方青说。

而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四川省内向经济特征明显,主要依赖省内和国内市场,同时近年来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电子和新材料等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有能力吸引在外川商和农民工回流,并且将成为持续的现象。”

据四川省投资促进局公布的数据,在上述签约的1582亿元资金中,超过60%的资金投向了四川省新兴产业或先导型产业。

“上一轮企业回迁潮从2007年开始,2009年后达到顶峰,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蔓延至东部沿海,大量外贸企业倒闭或者回迁内陆,以及东部部分产能过剩企业开始转移至内陆,企业家回迁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因此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西部区域经济研究学者王鼎辉称,“而本轮回迁,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则成为重要的因素。”

三大回归因素

通过对参加川商返乡大会的企业家采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本轮企业“返乡”创业,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劳动力回迁。四川省是农民工输出的集中地区,如成都市金堂县、自贡市富顺县均有多个企业主随劳动力回流而回乡创业的案例。

广东省四川旺苍商会会长辜元丁在广东中山的工厂主要做出口贸易。但受经济转型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用工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因此,他决定回四川新建工厂,用此来承接中山工厂的部分生产任务,并从出口转为内销。

而城镇化率提升空间,是包括四川省在内的西部地区另一个“红利”。2015年,四川省的城镇化率47.7%,云南省43%,贵州省为42%,均低于56.1%的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城镇化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居民消费将由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会催生大量的第三产业投资机会。

据了解,川商总会名誉会长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已经开始重点将万达广场布局下移至四川省的二线城市,其原因是城镇化率不断上涨的背景下,二线城市拥有比一线城市更多的投资机会。

第三个因素则是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十二五”初期相比,目前西部地区中,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重庆均拥有国家级新区,同时成都、重庆、西安等地还有“内陆自贸区”概念或“长江经济带”概念的叠加。

霍伟东也表示,就四川而言,其GDP总量已经突破三万亿,相当于2014年全球经济总量的第20名,而除成都GDP已经突破万亿外,四川省GDP达到千亿的城市增加到13个,显示出对投资项目更大的容纳能力。

配套缺失或是最大瓶颈

但问题仍然存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地四川商会负责人称,如回四川投资产业链成熟的产业,并不担心技术工人的短缺,但新兴产业投资则不一样。“人才跟着企业走,产业链成熟往往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充分竞争,这个时候再想从中分得一块市场很难,而如果投资新兴产业,则配套成为其中的瓶颈。”

上述人士称,“配套链长的产业,只要一个环节跟不上,整个生产节奏都会打乱,如目前四川省重点发展的汽车产业,其较低的配套率依然对该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从最近几年川商回乡创业的投资重点领域看,还是集中于四川省传统优势产业或配套链成熟的次新兴产业,如制鞋工业、手机配件、液晶面板模块、物流等。”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农民工群体和企业家群体同时回归乡土的背景下,也并不能表明双方可以天然的消化由此产生的就业需求和用工需求。

这是因为大量初级劳动者回归内陆地区,可以消化固定资产投资高企下的用工量。但是如四川省目前寻求产业的更迭和升级背景下,大部分回归四川的企业并非仅仅需要四川的人口红利或地方政府优惠的引资环境。

方青表示,“在劳动力结构上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要,一些企业需要的某些专业人才或者技术较高的员工,可能一时还找不出那么多,同时我们有些领域的人才多,但是企业并不见得需要,也就是说在需求对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