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试读《中国哲学简史》——在晨光读书会的演讲稿

这两年来,大家都在讲,都在读传统文化。时间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占很大比重的是中国哲学。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比哲学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要重一些。所以,想学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不去学哲学,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哲学史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在20世纪初由胡适和冯友兰奠基而成的,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本书,就是《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很有特点,首先,它的作者冯友兰,可以说是20世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史家、哲学家。这本书其次,是作者用英文写成,是在其于194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授课教案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1948年在美国出版,1985年才由其学生翻译出中文译本。最后,这本书被誉为西方人学习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在国际学术界教育界有广泛影响。

一、冯友兰其人

冯友兰出生于1895年,逝于1990年。河南南阳唐河人。其父是清末进士,曾任湖北的县令等职务。冯友兰家学渊源,其弟是著名地质学家冯景兰,其妹是著名女作家冯浣君。

冯友兰曾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解放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学部委员。代表作为“三史六书”。

冯友兰从小就比较聪慧,1911年以优异名次考入位于开封的中州公学(现河南大学)中学部,1912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毕业后,在开封短暂任教后,考的河南省公派留学生到美国留学。192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1928年,先后任教于中州大学(现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燕京大学,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先后历任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31年-1934年完成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这是中国哲学史领域的奠基之作,在此之前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完成了上卷,所以冯的作品是第一套完全的中国哲学史著作。

抗战时期,转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并在此期间完成“贞元六书”,就是《新理学》、《新事论》、《新事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完整的提出了自己的哲学理论,成为新儒家理学的代表人物。所谓贞元,是古代“冬、春”两季的代称之一,冯认为抗战中的中国正处于冬去春来的时期,所以用贞元来冠称这基本著作。

1946年,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1947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并完成《中国哲学简史》。1948年回国,返清华大学任职。1949年作为清华大学教授治校委员会的领导人物,促成了大多数教授留守北京,迎接解放。1952年随清华大学哲学系一起调整入北京大学。

解放后,尽管被评为学部委员,但仍旧因为持“反动学说”而饱受冲击,也曾接受现实,做过一些被称为“软骨头”的事情而受批评。1980年-1990年间,尽管接近失明,仍坚持创作,甚至采用口授的方式,撰写并出版了7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是一个记忆力非凡的人,在抗战时期写《贞元六书》时,有人问他参考书在哪里,他说全在脑子里,可见一斑。

二、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

1 大背景:西学东渐,列强入侵

中国哲学一般认为是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时代开始完善,并持续发展到19世纪末,发生了一次极大的变化。1895甲午海战的失败,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和渗透不断深化,使得中国人对洋务运动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大量的留学生的派出与回国,也带来了对西方科学文化体系更深入的了解。反思中国的政治文化,学习西方的思想和科学,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潮。

“哲学”这个名词也是从这个时候,从日本学来的。西方把哲学称为“智慧学”。在19世纪中叶,日本人用“哲学”这个词来翻译它。

冯友兰在30年代曾撰文指出,当时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有三派:(一)信古,历史上留下来的的是已经确定的事情,我们都要接受,是为信古。(二)疑古,历史上的这些记录都是有问题的都可能是错的,是为疑古。(三)释古,用现代思想来解释中国的传统,并将其传承下去,是为释古。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不仅能讲出来,还要“接着讲”。

2 几个主要思潮

进入20世纪,在中国形成了几次主要的哲学思潮,主要有:

1)实用主义(实验主义)

这是胡适极为鼓吹的学说,来自于美国,是美国经济社会得以高速发展的重要哲学基础。实用主义是认为只有经过试验论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才是有价值的理论。所以,实用主义又被称为实验主义。

2)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

从苏联创立之后,作为马克思主义核心之一的辩证唯物论思想也在中国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力。

3)古典哲学(儒家文化)

无论是民国早期(北洋)的尊孔运动,还是蒋介石政府推动的新生活运动,都是不同程度和角度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和传播。

在这些中国化的思潮之外,还有大量的西方哲学思想流入中国,并对中国哲学发生了影响。如康德哲学,和中国的陆王心学产生共鸣,而柏拉图哲学,则对新理学有很大影响。

3 两本书

推荐两本书,大家可以去看看,就能更好的了解这段时间的哲学发展背景。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1945年出版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卷)》)

4 几个重要人物

清代的儒学,整体上是既反理学也反心学的,他们最大的贡献,不是形成新的学术思想,而是对中国非儒家的各大思想流派进行了深入挖掘。直到清末,理学和心学才又开始重新发展起来。因此,清代哲学的代表,除了由明入清时期的王船山、黄宗羲之外,就是清末的理学大家曾国藩。进入20世纪,有这样一批人值得我们关注。

1)康有为

秉承陆王心学,提倡今文经学,力倡设立“孔教”。

2)章炳麟(太炎)

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的主要学术对手。他融汇佛老,反孔教先锋。

3)孙中山

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知难行易”。

4)严复

翻译介绍西方哲学的先驱,如《天演论》,引入了经验主义。

5)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在美学领域极有建树。

6)胡适

实验主义的鼓吹者。

7)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和集大成者,创立了完整的哲学思想——毛泽东思想,如实践论等,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贡献很大。

8)儒家学者

有四个代表人物:

梁漱溟,陆王心学。北大哲学教授,他最大的贡献是对比了中西哲学,他将世界哲学分成三个源流,泰西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他说西方哲学肯定现世,看的是未来,重在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中国哲学是调和持中的,重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而印度哲学则意欲反身向后,解决自我的问题。三种哲学无所谓好坏,只是回答的问题不同,发展的阶段不同而已。

熊十力,陆王心学。由佛归儒。北大哲学系。

金岳霖:新理学。清华哲学系。

冯友兰:新理学。清华哲学系。

除了梁漱溟稍微早一些外,后三者基本为同一时期。在民国时期,北大哲学系强在心学,清华哲学系强在理学,是中国哲学的两个主要阵地。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同时期著名哲学教授张岱年的一段话:

当代中国哲学界最有名望的思想家是熊十力先生、金岳霖先生和冯友兰先生,三家学说都表现了中西哲学的融合。

熊先生的哲学是由佛学转向儒学的,也受到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在熊氏哲学体系中,“中”层十分之九,“西”层十分之一。

金先生惯于用英语思考问题,然后用中文写出来,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精义也有较深的体会和感情,金先生的体系,可以说是“西”层十分之九,“中”层十分之一。

冯友兰先生的哲学体系可以说是“中”、“西”各半,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西结合。

三、《简史》的体例

《中国哲学简史》一共有28章,是以断代史的方式写成。它起于春秋诸子百家,终于20世纪西方哲学的引入。在最后一章,冯友兰重点宣讲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整体来说,这本书可以分成两大块来看,一些是综述性质的章节,而另一些则是解读具体的学说流派。

1 中国哲学综述

包含:第1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2章《中国哲学的背景》和第28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这些章节,高度概括了中国哲学的特点,包含很多综述性的概念,有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思考,也大量的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进行了整体上的比较。

2 中国哲学的断代史

其他的章节,是断代史的方式,是以时间为线,以学说为珠,穿起来的一串珠串。对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哲学思想和人物进行了论述。每一章节,对每个学说,既记录了其主要的观点,也分析了与其他学说的交锋,记录了它对其他学说的批评,也记录了其他学说对它的批评。最有味道的是对各种观点间进行分析比较,甚至用了大量西方哲学家的观点来比较,如康德、斯宾诺森、帕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这对于快速的学习和掌握各学说的特点与关系很有推动作用。

四、主要观点选论

下面,我从《中国哲学简史》中选择一些冯友兰的观点进行阐述,希望对大家读懂《中国哲学简史》这本深奥的哲学书有所帮助。在这里,我还想推荐一本参考书:程帆著的《我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可以看一看。这本书,是用白话的方式来重新写了冯友兰的思想。

1 诸子百家

1)诸子百家的来历

在汉代,人们对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们开始进行归类,到《汉书·艺文志》中,确定为十家: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各家的名字,也是从西汉时期才开始给他们定的名字,并逐步得到公认。

这些学术流派是怎样产生的呢?周代,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官学体系,向所有准备或已经做官的人传授知识。到了东周时期,由于诸侯国的兴起,官学体系被打破,私学开始兴起。在官学向私学的转换中,掌握不同知识的官学,就逐步演变出不同的学术流派。

2)诸家重要人物

要了解中国哲学各流派,去了解其代表人物的代表学说,非常重要。于是冯友兰在书中重点描述了下面的一些重要人物(或学派):

A. 儒

a) 孔子

至圣。

b) 孟子

亚圣。有人甚至称“二圣之后无儒家”。

c) 荀子

连同孔孟,都是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

d) 汉学(经学):

“汉学”是清代儒家对汉代儒家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的统称。古文学派没有特别明确的领军者,而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董仲舒。

今文学派将孔子神话了,开始形成“孔教”,差一点把孔子捧成了神。如果不是到后期古文学派大行其道,今文学派被打倒,中国也许就形成了真正原产的宗教了。

唐代,有韩愈,其代表作《原道》等很有影响力,但没有形成学派。

e) 宋学:

到了宋代,儒学进入新的高峰,清代称其为“宋学”,宋学有两大学派: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都是代表人物,但集大成者为朱熹。

陆王心学:陆象山、王阳明。

B. 道

a) 杨朱

道家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没有留下来自己的著作,他的思想见诸于老庄和其他流派著作中对其的批驳。

b) 老子

一般公认老子在孔子之前,但冯友兰认为《道德经》成书于孔子之后,孟子时期。

c) 庄子

d) 新道家:玄学(魏晋)。

道家的思想从春秋之后,直到魏晋时期才再次发展起来。说明一点,道家与道教不同。道教是汉代儒家今文学派和道家思想的结合,并引入了佛教的上层建筑而形成的。

玄学有两个代表人物:向秀和郭象,两者时间差不多。郭象写了一本《庄子注》。玄学重在辩论——“谈玄”。其人物还有“竹林七贤”等。

C. 墨

a) 墨子

与孔子基本同时代。

b) 新墨家

注意,在墨子之后,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批人,在论述观点时,爱借用“墨子说”来阐述,但并不是墨子的观点,故统称其为新墨家。

D. 诸家重要人物

a) 名

惠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相对”这个观点的人。其主要观点“十问”,是在《庄子》中记录下来的。

公孙龙,代表理论为“离坚白”。当然最有名的是“白马非马”的辩论。

b) 阴阳

邹衍,五行学说的代表人物,五德轮回说的提出者。到汉代,被董仲舒直接吸收入儒家,改为三种颜色:黑、白、红进行转换。还有《易传》中的一些部分,是阴阳家的重要思想。

c) 法

韩非

d) 佛

禅宗,冯友兰没有指出足够代表性的人物,但是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流派——禅宗。他认为禅宗是中国佛学的代表流派,而不是“在中国的佛教”,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

E. 关于三教合一

尽管本书中没有提到三教合一这个名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反复在强调着中国哲学各学派之间的互相批判和学习。如董仲舒引阴阳家入儒家,就是《易传》新章节的产生;如禅宗,是道家与佛家的结合;如玄学,在道家中引入了佛家与名家;如理学,尤其是心学,先黄老后儒家是普遍的事情等等。

2 中国哲学的特点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靠宗教来满足超脱现世的追求,而中国不是,为什么?冯友兰指出,

宗教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他有哲学背景,并依靠上层建筑告诉信徒如何提高自己、达到目标。而中国不是,冯友兰认为:“中国人不是宗教的是哲学的”,在中国产生了哲学,但是却没有形成宗教的上层建筑,有下面几个原因。

1)中国读书人使用哲学启蒙的

传统上中国读书人启蒙用的是《论语》等哲学书籍,学习的重点是《四书五经》等哲学书籍,使得中国人的哲学修养很高。

2)中国哲学的传统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

中国哲学的目标是让人达到“天人合一”。中国哲学修养的最高峰,就是和“天”达成一体。这个天就是“宇宙”,或者说就是一个“绝对真理”。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天”,与宇宙合而为一,这就超越了道德的限制。在其他文化中,人们要超越道德价值的限制,只有通过宗教的方式,靠宗教信仰实现。而在中国则不同,人们所学习的哲学,就是以达到超越道德为目标的。所以中国的文人,信仰的更多是哲学而不是宗教。

3)中西哲学的差异

冯友兰从几个方面指出了中西哲学间的差异。

A. 主客关系的差异

西方传统哲学中强调主客对立。西方哲学中知识论、宇宙论非常完整。古希腊哲学家非常推崇“为求知而求知”,认为人就是要学习研究世界,找到所有的“为什么”,这是西方产生近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的。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是一统的,是包含在主客对立思想中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所谓主,就是我,而客,就是非我。二者泾渭分明、截然对立,我要想做些什么,则必须要去了解非我。西方哲学一定要回答一个问题“我怎么去认识非我”,这样才有了唯心论和唯物论之分,也导致了西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而中国哲学强调主客交融,天人合一。认为人与外在的世界应处在和谐一体,是密切沟通的状态,是不必区分的。我既然是要跟整个世界是合二为一的,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我当然就不用去管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当我水平足够高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就了解了世界。这是中国哲学最大的特点,在中国,所有的技术,只是匠不是学,这就是为什么没有形成所谓的科学。

B. 著书立说的差异

中国人也不讲究著书立说,论语就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言就是留下著作。立德是修养自己;立功,是当官,为社会做贡献;只有在不能立德,或者不能立功的时候,才会去立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著作的大部分不是弟子记述或编辑的文集,如弟子述《论语》;就是不得志的或者退休的文人们,在归隐田园后撰写的。反正在官员任上绝对不会写书。中国很多学者,我们知道他有很高的学识,但是只有他写的各种零散的文章,没有成体系的、系统的文字,就很难去学习和研究。

而西方则不同,西方的学者更多的是将其思想先写成一本著作,然后再去推广其学说,这样就显得有体系,也更易于学习。

C. 形上学的差异

第三种差异是研究方法,或者说形上学的差异。

冯友兰认为认为哲学的表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正的方法:直接说明哲学的对象是什么。而另一种是负的方法:不直接说明这些对象,而是说他不是什么,或者用暗示或者烘托的方法。比如告诉你我饿了,却不直接告诉你想让你请我吃饭。

他说,西方哲学多用正的方法,中国哲学多用负的方法。

比如道家,说人应该“无为”,什么是无为,则没有直接说明。就像“道可道,非常道。”因此中国哲学著作明晰不足、暗示无穷、充满诗意的特点,很美,但很难学习。经书学习的难度,可以从一句话来体现。“我注六经,六经注我”,说明了中国文人对经典的态度,学习的时候,应用的时候,可以对经典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这种差异,也导致西方能够出百科全书,而中国则没有。西方医学讲究解剖,而中国医学则强调望闻问切,也是哲学差异的体现。

3 儒家的个人修养

1)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儒家做人的目标。孟子开始强调这个概念,他指出圣人,是人修行的目标。什么是圣人呢,就是具备“内圣外王”特点的人。

所谓内圣,就是修养高;而外王,就是社会贡献高。一个隐士不会是圣人,一个皇帝,不一定是圣人。

学儒的人就一定要把“内圣外王”的修炼当作中心,不单是要学习并知道它,而且是要在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它。内圣的修炼是出世的概念,而外王则是入世的。所以,中国的儒家既不入世、也不出世,既入世,也出世的。

要成为圣人该怎么做呢?要培养“浩然之气”。孟子说:“吾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呢?

孟子指出,人有四端,就是四种表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有四端的原因,是因为人应该有四种德行。四端对应四德:仁、义、礼、智。仁对应恻隐之心,义对应羞恶之心,礼对应辞让之心,智对应是非之心。人只要不断发展四端,不断强化四端,就能强化四德的修养。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当人依本性修养,德修到一定程度就和天有了反应,而天地之间充满的这种德性的呼应,就是浩然之气,故“人皆可为尧舜”。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孟,甚至先秦诸子普遍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是上古,那时候的圣人就是尧舜。“人皆可为尧舜”就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的意思。这句话也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基础,他们认为每个人都能够教育好。

2)儒家的道

儒家的道,指的是宇宙万物各类必须遵循的道理。比如,桌子能够被称为桌子,是因为它遵循桌子的道,或者说是按照桌子的道制作出来的。尽管都叫“道”,它和道家的“道”区别很大,道家指得是整个世界,也就是“天”。而儒家的道,则与具体的事物有关。儒家的道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中庸之道”。

A. 中和

中:恰到好处。

和:和谐统一。

B. 庸常

儒家认为,应该把人伦和道德,包括如何遵循天性等,都看成最普通平常的事情,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C. 明诚

明是了解,诚是诚心。所谓明诚,就是当你真正了解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意义,就能够做到好,而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的时候,你就是圣人了。

这就是中庸之道,要修中庸之道,而要修炼自己,也就是“成己”,要“行忠恕”,秉持忠恕之心,修炼的就是仁之端,就是“行仁”。而且,不仅要修炼自己,还要“成人”,就是助人、教人。

3)什么是四十不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不是上学,是开始学“道”,就是开始学哲学,提升精神境界。

立:“立于礼”,就是懂得了礼,言行得当,是一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知道进退,不会胡作非为。

不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中的知,就是“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所谓知命,就是承认世界是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如果我们尽力了,无论成败,我们在道德上都是成功的。所以,知命的的人就会不惑,就是遇事不会患得患失,就会永远快乐。

4)如何修身?

在《大学》中,有这样的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人做事的目标,首先要明德,然后是亲民,最后是至善。

具体的做法,则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是“格物致知”。

我们知道,《大学》从《礼记》中被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篇,是从宋代新儒家开始。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对格物致知都非常重视。比如理学大家朱熹就认为,从具体的物可以找到抽象的理,从而能看到隐藏的性。性,就是心,看到了心,那么就能够提高修养。所以,人要加强学习,才能认识世界。

4 人生四境界

在《中国哲学简史》的第28章,提到了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他认为,人生有四大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可以通过提高修养,改变自己的思想境界。

1)自然境界

人顺着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做事情,是不求甚解的状态。这是天生的状态,或者说就是跟着感觉走的状态。比如饿了就要吃。

2)功利境界

这时候,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开始为自己做事情。这时候,评价时期的好坏都是是否对自己有利,不管是后果利己还是动机利己,都是功利境界的表现。

3)道德境界

认识到社会的存在,认识到“自己”是“社会”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做事情时开始“正其义不谋其利”,考虑自己做的事情是否符合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时,就进入道德境界。比如做环保这件事的人,就在道德境界。

4)天地境界

一旦真正认识到社会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宇宙”,于是这个人就成为“天民”,不仅仅为社会,而是为宇宙来做事。这时候就是进入了“天地境界”。

如宋代大儒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天地境界的表现。

5)哲学与境界

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人现在就是的人,也就是自然的人。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是人要修炼出来的人。

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为贤人,天地境界为圣人,特别是天地境界只有通过研学哲学才能达到,又可称为“哲学境界”。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