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米未估值20亿,估的是原创网络综艺的未来吗?

昨日,米未传媒对外宣布获得A轮投资,投资方为基石资本,本轮估值20亿。

成立不过5个月,估值20亿,米未传媒称要打造“完整的互联网视频内容垂直生态系统”,目前来看,马东虽说要做视频内容创业,实际看上的还是网络综艺市场,而米未被估值20亿,恐怕大部分是来自对未来,网络综艺市场“奇葩说”效益的看好。

自2014年网络视频内容爆发以来,包括网剧和网络综艺在内,都呈现出“渠道不灵,内容为王”的现象,另一方面,大批电视人从体制内出走,市场急速增长的在线视频领域,自然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线视频一片大好,网络综艺还不够“嗨”

根据艾瑞网的《2015年中国在线视频用户付费市场研究报告》,2015年中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其中在线视频广告的市场规模为231.9亿。在这份报告中,今年在线视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0亿,并于2018年突破1000亿大关。

规模巨大的在线视频市场当中包含哪些内容?

米未估值20亿,估的是原创网络综艺的未来吗?

从上图当中可以看出,影视剧和综艺占据了主体。影视剧市场去年“IP”成瘾,内容的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逐渐进入砸钱抢内容和斥资拼制作的阶段,网剧这一块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但大热的“神剧”需要和广电打“时差战”,越火越有“下架”风险。

综艺节目则只要保证主题不违规,就能够“大展手脚”。自2014年以来,综艺节目的冠名费一直突飞猛进。《我是歌手》第三季冠名费为3亿,2016年第四季为6亿,《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冠名费3.38亿,第四季5亿,而最早引入国内的《爸爸去哪儿》则在2015年就达到了5亿元的冠名费。

这部分电视综艺节目,构成了视频网站综艺节目的大部分,网络冠名费用同样惊人。

米未估值20亿,估的是原创网络综艺的未来吗?

用户对这些内容也确实买账,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国产台网综艺用户付费意愿占了29.9%,要高于海外综艺节目的24.5%.

结合在线视频广告的多重优势,可想而知,网络综艺应该是可以挖掘的机会市场。

网络综艺的广告形式上能够提供更多层次的整合营销:贴片、植入、嘉宾互动,甚至是广告主本人的处境机会……

这也是米未传媒能够在成立5个月后就被估值20亿的主要原因,《奇葩说》这档网络综艺,已经证明了这块市场的价值。

据Vlinkage的文章分析:

《奇葩说》主要收入来源广告,贴片硬广方面,统计《奇葩说第一季》、《奇葩说第二季》、《奇葩来了》累计点击达到11.6亿次,按照爱奇艺刊例价折算下来硬广价值大致约为1亿元左右。

冠名方面,《奇葩说》第一季总冠名是美特斯邦威5000万,第二季据说和第一季相当,本次通告中又透露了“《奇葩说》第三季整体招商金额破3亿,再次刷新互联网综艺自制节目招商纪录”。

这样算下来,《奇葩说》系列的硬广+品牌植入目前预计已经创造了接近5亿左右的广告收入,据媒体估算爱奇艺2015年全年的广告收入在60-80亿左右,也就是说这个精品网综系列能创造的广告价值接近爱奇艺全年广告收入的1/15,再加上“目前节目收获的核心粉丝群约一千万”。给米未传媒估值20亿大致来源如此。

不过《奇葩说》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大部分网络综艺节目。实际上,虽然整体在线视频当中,综艺节目占比不小,但这个数据是包括台网共同播放的综艺节目在内的。

如果说电视综艺节目面临着节目高度同质化和明星阵容急速损耗的问题,那么网络综艺市场则面临着渠道颇多,内容不足的窘境。

网络综艺的渠道无非是几大视频网站,爱奇艺、腾讯、优土,近年来几个平台都期待用好原创网络综艺,但从最终效果来看,也只有《奇葩说》和《额滴歌神》能够造成现象级。

和上面的各种数据相比,原创网络综艺中的“绩优股”数量简直惨淡,原本应该利用互联网资源“娱乐至死”的原创网络综艺,距离“嗨起来”,还差得很远。

一档特色节目就能撑起一个团队

毫无疑问,马东通过《奇葩说》发现了原创网络综艺的市场,放弃爱奇艺高管的职位进行创业,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多“取舍”。

从签约辩手中特色鲜明的马薇薇、肖骁、范湉湉和樊野为艺人就能看出,米未传媒还是围绕《奇葩说》在进行内容生产,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米未正在考虑给马薇薇打造一档脱口秀,“因为马薇薇的知识储备不在高晓松之下,所以既然高晓松可以有《晓松奇谈》,马薇薇也可以有一档自己的脱口秀。”

米未估值20亿,估的是原创网络综艺的未来吗?

这些都仅仅是一档《奇葩说》所产生的“品牌效应”,米未现在也还是根植于《奇葩说》整个节目的“个性”网络综艺生产团队。

按照马东的说法,米未一方面是要做内容团队,另一方面则要服务网络平台。“看看米未传媒到底能不能把中国网络视频市场中最重要的品牌,都作为我们的客户和我们服务的对象;看看我们能不能保证给他们提供最优质的资源的同时,也通过他们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如果说去年媒体还在猜测马东的米未传媒会不会做平台,那现在应该可以确定,米未现在更着急做的是内容生产团队。作为内容提供商,米未传媒的首选当然是与各大视频平台达成合作,这也是为什么马东会除了爱奇艺之外,还选择优土的原因。

为了搞清楚米未传媒是否会延续“奇葩”的内容定位,我查看了他们的招聘信息:选角导演、内容导演剪辑师、宣传&执行经纪人、项目经理、平台BD……都侧重于视频方面,在性格上面也要求“热爱综艺、古灵精怪、热爱真人秀”。

从这些招聘要求来看,恐怕暂时米未还离不开“奇葩说”,当然,也没有必要离开。《奇葩说》的名字恰好印证了,奇葩,在互联网时代,是可以绽放的。

根据艾瑞网的数据显示,30岁以下用户对于综艺节目,包括电视台、网络自制综艺及海外综艺节目的热情明显高于30岁以上的用户。年轻人对网络综艺的接受程度,可不仅仅是“奇葩”。

但真的能够利用年轻受众把网络综艺做成理想型的,少之又少。思索一下近年来的网络综艺制造团队,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 “马晓康”组合的《奇葩说》算一个,谢娜主持的《额滴歌神》算一个,其他还有吗?

也正是这样,马东才有足够的底气说:“以我现有的商业模式,公司本身就是盈利的,我手里的项目本身就是盈利性的项目。”

打造有特色的视频节目,说起来容易,无非是深挖数据,打造内容品牌,但那做起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有人对比过电视台和网络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

不论是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一线大卫视90%以上的综艺节目都出自于内部制作团队之手。而视频网站的自制综艺中,绝大部分并不是自己养的制作团队。比如PPTV出品的《一唱成名》的制作方是风华秋实公司,比如爱奇艺虽然拥有几个工作室,但主要依然靠外部制作公司来完成,而腾讯视频《我们15个》、《你正常吗?》、《拜托冰箱》等知名节目基本上都是委托给外部制作公司。

像这种单纯的内部制作和外包制作的差别,在互联网时代应该被消弭掉,真正的差别,是制作的综艺节目的定位和特色。马东通过一档《奇葩说》创造米未传媒,借助的就是鲜明的“个性”。

可以想见,品牌一旦形成,后面开发的节目甚至可以“远销海外”,成为米未的独有IP。

这种成长模式的创业公司并非不能让其他人复制,近年来出走体制内的电视人不少,浙江卫视的陈伟、夏陈安,东方卫视的杨文红、田明,湖南卫视的谢涤葵、张一蓓,北京卫视的王长田等,走向依然还是在视频内容方面。

这群深耕内容的人,他们如果能够根据深挖数据,利用自身的资源,推出特色节目,一样可以围绕一档节目形成制作团队。同样是熟悉观众、熟悉制作,他们所要比拼的,是谁更熟悉互联网,包括互联网的娱乐精神、互联网的营销方案、网络综艺的受众划分……当然,还有娱乐精神。

在大部分原创网络综艺都表现平平的现在,只要敢玩、能玩,有资本玩,就能玩出资本来。

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首发于百略网(微信ID:wwwbailve),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及本文链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