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人在异地 劳动纠纷也能调解

人在异地 劳动纠纷也能调解

■网络调解方便当事人在异地解决纠纷。

“这是你的5万元工资。”思明区劳动法庭法官刘亚乐将钱交给沈某。沈某被包工头欠了5万元,走程序要年后才开庭,劳动法庭帮他提前拿到了血汗钱。

去年1月24日,在市总工会的推动下,全国首个劳动法庭在我市率先成立。昨天下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詹沧洲等领导在调研时表示,继续将劳动法庭打造成厦门工会和法院创新工作的品牌。

通讯员 李剑婷 记者 王东城

【环境】

调解室气氛温馨,帮助舒缓当事人情绪

走进劳动法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原木建筑,主色选用明亮温暖的黄色。一幅莲花书画挂在建筑中庭,画布上题有“和为贵”。这是劳动法庭特别设立的“言和堂”。

“言和堂”里有两间调解室,一间是信和调解室,一间是网络调解室。两间调解室里灯光温暖,环境古朴典雅,气氛和谐温馨。办案法官说,信和调解室营造舒缓环境,平静当事人情绪,提高调解效率。

劳动法庭还设立“人本园”和“崇法墙”等,既让人感觉温暖,也体现了维护劳动者权利的特色法庭文化。

【特色】

提供劳动力输出地的33种方言服务

劳动法庭成立后,网络调解室给当事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当事人只要用手机,就可以用远程视频跟用人单位及法官进行调解。网络调解室建立以来,案件处理效率大大提升,不仅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减轻了法庭的审理压力。

林某就是通过网络调解,顺利拿到了拖欠已久的1800元工资。上诉到劳动法庭后,林某在两个月前,到深圳工作。考虑到交通费用和误工成本,劳动法庭的法官、用人单位、当事人三方通过网络调解,两个小时内,林某就成功讨到了工资。

有些维权的务工人员普通话不流利,影响沟通。2015年4月,劳动法庭出台《方言服务团工作制度》,由法官、干警、法庭义工组成方言服务团,提供闽南话、河南话、陕西话、山西话、江西鹰潭话、南昌话等劳动力输出地的33种方言服务。

方言服务团还将与高校开展合作,建立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增加多种服务方言语种,让农民工维权更便捷。

【创新】

把庭审现场搬回“娘家”,引入专家点评

劳动法庭建立一年多来,不仅是案件处理效率令人满意,还在“看不见的领域”发挥正能量。

劳动法庭建立后,市总工会与思明法院把庭审现场搬到工会“娘家”,并创新地引入专家点评和群众互动环节,把巡回审判办成学习课堂。真实的庭审给旁听者更大的触动,普法更加生动有效,此举也引发社会的热烈反响。据悉,这在全国属首创。一年来,“法庭大课堂”累计举办11次,参加人数1500余人次。

市、区两级总工会还同时设立巡回审判点,办案地点设立在工会或工业集中区内。每个月,市、区两级法院都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劳动争议案件在巡回审判点开庭,并邀请工会干部、一线职工旁听,将法律知识“干货”送到职工手中。

据悉,工会和法院将继续联手,擦亮这块牌子,唱好“服务经”,更好维护社会稳定。

【声音】

通过劳动法庭,及时化解一批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大量社会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劳动法庭以案释法,庭审进企业、进工会、进园区,让职工和企业都受到很好的法律法规教育。

——詹沧洲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