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站在清江河畔,把文学扯下神坛

站在清江河畔,把文学扯下神坛

“文学并不能成为使你高尚的理由。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因为精通文学而爬上道德的制高点,来俯视芸芸众生。”

文、摄影/迷途迦摩


1

老婆大人常常自卑,因为作为一个深度文学爱好者的老婆,居然不懂文学,讨厌文学。

在她的感觉里,韩剧永远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好看,图片永远比文字好看。

但她由衷地尊敬有学问的人,并从内心深处讨厌自己的无才。

她常常在和我的口角里不战自溃。

我经常无法理解她这种自卑从何而来。

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一种声音:

“文学是一种高贵的事业,作家是一个高贵的职业。”

2

世俗的文学家,常常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把一干世俗人等不放在眼里,觉得文学是世界上最高贵的职业,其它的一切赖于生存的职业,都达不到文学和思想的高度。

这种认为作家作为一个职业高出一等的概念,来自古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

这是一个相当没品、由掌权者倡导、演化来的理念。

这种唯我独尊心态,出自于中国两千年来的皇权思想、强权崇拜、跪舔习惯。

这种思想,推而广之,就是整个人类常常说的,人是世界的主宰。

太他妈的可笑啦,人类可以这们藐视自然吗?

人类就是如此的自我感觉良好。老虎在心里想,我是丛林之王。可是狮子也是这么想的。人类觉得自己统治了地球,可是鲨鱼并不买账。

都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陶醉,比鸵鸟也差不多啊!

3

在古代,读书是求仕的敲门砖。基于世人对权利的崇拜,走向仕途的道路,自然成了天下膜拜的道路。

文学,就是在这条通往世俗世界的道路上,开出来的一朵炫目鲜花,它只是一个个读书人展示自己文字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方式。

它和电影、音乐没有分别,只是发泄自己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引起别人共鸣、让人产生精神愉悦的方式。

现在还坚持“文学是高贵的”看法的人,完全是封建余孽。

中国传统里,从来不尊重个体的生命。

享受着世俗里一切的物质和劳动,然后鄙视供养自己的物质、金钱和世俗,仿佛自己从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上帝。

直到“五四”时期,才真正谈得上有一点觉醒。作为个人的尊严,才开始得到释放和展示。

事实上,文学是世界上最不重要的职业。

如果一定要把文学和世俗大众拉开距离,文学除了让一个小群体自我陶醉,将没有其它存在的意义——因为它背叛了“人”。

4

这种酸腐的文学高贵论,将要杀死文学。

这些封建余孽的高傲姿态,让人们对文学失去了良好的印象。

自认为高贵的文学家,把自己封锁在象牙塔里,自娱自乐。

玩文学的人啊,你的世界不要太小啦,你必须看到,在完全不懂文学的群体里,如何地同样有高贵,同样有品格,不比文人逊色啊!

文化未必一定使人高贵啊,君不见,历史上那些遗臭万年的,几个不是响当当的文化人啊!

真正在推动着这个世界进步的,是物质,是科技,是生产力,是劳动着的大众,绝不是数量小众的文学家、作家的作品。

5

张晓风曾经说过:

让河流流经好人和坏人的门庭,这是上帝。让阳光爱抚好人和坏人的肩膀,这是上帝。不管是好人坏人,地心吸力同样将他们仁慈的留在大地上,这才是上帝的风格,并且不管世人多么迟钝蒙昧,春花秋月和朝霞夕彩会永远不知疲倦的挥霍下去,这才是上帝。

是由于那种包容和等待,那种无所不在的覆罩和承载,以及仁慈到溺爱程度的疼惜,我才安然拥有我能有的一切。

虽然我一直对大自然怀着敬畏之心,但我始终不太相信上帝。但与其让我信作家这一职业最高贵,我还不如信上帝啊。

在每一个深夜,我都警告自己,无论自己想多么狂妄和招摇,都得记住:

文学并不能成为使你高尚的理由。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因为精通文学而爬上道德的制高点,来俯视芸芸众生。

相反,有一个人,常常可以俯视我,这个人就是我的老婆,谁叫这是一个女上位的时代!

她不懂文学,甚至不识几个字,但这并不影响她的高贵。

文学,实在不应高踞神坛。

它仅仅就是一个人的爱好,或者求生存的职业,或者安身立命的方式。

须知,一个作家,如果不向上帝那样的悲悯和包容努力靠近,永远没有资格谈论高贵。

Ps:

我老婆小学未毕业,如果不是因为嫁给我,可能她这一生,都不会跟文学产生任何鸡毛蒜皮的关系。

我这样说,并不是表明我就是一个文学家或作家。只是因为,我将收入的几乎全部,投入到文学的阅读和写作中。文学在她的眼里,是一个“又爱又恨”的名词。

而我常常在她面前感到卑微:一个普通人才是伟大的,文学家在普通的劳动大众面前,屁都不是。

除非这个世界上出现一个可以不吃不喝不穿不需要劳动人民只靠思想过活的文学家。当然,那是上帝。

据说,每年小年时,灶王爷都会上天向玉帝禀报善恶,让玉帝赏罚。

聪明的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在祭灶的时候,把“打把糖”溶化,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灶王爷上天后,全说蜜语甜言。这成了中国的传统习俗。

可见在中国传统里,掩过饰非,不论对错,应声附和,成了一种习惯。

不管我说的对不对,我倒愿意做《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