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温州记忆丨“吉他王”魏建西走到哪里,粉丝就跟到哪儿

30年多前,录音机和流行音乐成了当代年轻人赶潮流的标志,也成为很多温州人的美好记忆。那时候,张学友、黎明、邓丽君等港台明星的流行歌曲,很受欢迎,许多人如痴似狂地收藏他们的音乐磁带。吉他在温州风靡一时,大街小巷经常出现一些肩背吉他行走的青年,组建乐队成了一种时髦,音乐茶座场场爆满。同时,温州也涌现了一大批知名音乐人,比如吴涤清、捞仔等,红遍大江南北。

温州记忆丨“吉他王”魏建西走到哪里,粉丝就跟到哪儿温州记忆丨“吉他王”魏建西走到哪里,粉丝就跟到哪儿

喜欢用录音机录音乐

收藏百余盘流行音乐磁带

42岁的赵小新,市区人,是名音乐发烧友,收藏着百余盘流行音乐磁带和一台双卡录音机。如今,他悠闲时会拿出录音机,放上喜欢的磁带,听一会儿,思绪飘到了30年前。

上世纪80年代,温州很多家庭有了录音机,而且还是可以直接翻录的双卡录音机。赵小新的父母也买了一台。看着这么新潮的设备,赵小新很兴奋。那时候的温州,能收到来自台湾的电台广播流行音乐。当时,赵小新还在上小学,每当中午或下午放学后,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打开录音机的音乐广播频道,放上磁带,仔细聆听其中的音乐,一听到喜欢的流行音乐,就按下录音键。这时的他特兴奋。

那时候,张学友、黎明、邓丽君等港台明星的流行歌曲,很受欢迎,许多人如痴似狂地收藏他们的音乐磁带。但赵小新不喜欢去买音乐磁带,而是喜欢自己录音乐。他录完了一盘又一盘,至今收藏着百余盘自己录制的流行音乐磁带。

录音机使流行音乐走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初的邓丽君和台湾校园民谣正是通过录音机风行全中国,那时候还有两个大陆歌手——张行和张蔷。“当年他们唱的歌太好听了,很轻松,随口就能唱出来。”赵小新回忆起当年的歌曲记忆犹新:“他们的形象也特别时髦,唱片封面上张行拿着一把吉他,张蔷则顶着烫得象朵蘑菇一样的爆炸式头发,看起来很有活力,那是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时尚!”上世纪80年代,张行的《迟到》和张蔷的《相思河畔》打开了赵小新的心门:“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我的心中,早已有个她,哦,她比你先到……”、“自从相思河畔见了你,无限的痛苦埋在心窝里,我要轻轻地告诉你,不要把我忘记……”

起初,赵小新对这些歌里所唱的情爱词语感到不适应,但这些旋律给了他一种说不出的心神荡漾。

温州记忆丨“吉他王”魏建西走到哪里,粉丝就跟到哪儿

魏建西早期的演出

“温州吉他王”魏建西

走到哪里,粉丝就跟到哪儿

上世纪80年代,吉他曾在温州风靡一时,大街小巷经常出现一些肩背吉他行走的青年,以魏建西为首的一批流行歌手,成为当时温州资深的流行乐骨干力量。

魏建西今年56岁,是温州市吉他协会会长、温州第九中学音乐老师,是温州吉他艺术传播者。回首喇叭裤时代的吉他往事,他说:“回想起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很酷、很美好!”

上世纪80年代初,魏建西开始学吉他,边弹边唱,后来跟温州另一位吉他手黄伟组成一个两人组合。一个偶然机会,他们在温州听了一个上海民谣吉他组合的演出,被对方美妙的双声部合唱惊呆了。他们立刻跑到那两个上海人所住的宾馆,向他们求教,并用录音机录下他们的歌声,再反复练习。很快,这个温州本土民谣两人组就唱遍温州地区。

那时的魏建西就是温州的“天皇巨星”,号称“温州吉他王”,只要他背着吉他在哪里出现,后面就会跟上一支粉丝队伍。他去五马街弹唱,他们就跟着去五马街捧场。他去九山湖,他们也跟着转移阵地。他在歌舞团演出,就只能安排在压轴环节,要不后面的歌手根本没有机会上场。有一次演出,本来只安排唱一首歌,结果却唱了十几首,因为观众不让他谢幕。

温州记忆丨“吉他王”魏建西走到哪里,粉丝就跟到哪儿

魏建西的吉他(1989年开始使用的日本铃木吉他)

1985年,魏建西获得鹿城首届吉他大赛冠军,这也是温州第一个吉他比赛冠军,于是,温州学吉他的人就多了很多。“那时的很多年轻人都要学习吉他,好像谁手里拿着把吉他,就会成为人们的偶像一样。”魏建西说,当时第一次办吉他培训班就有300人报名。当时,他的妻子正跟着他学吉他,这段美好的“师生恋”,也因为吉他这个“红娘”而开花结果。

3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曾经熟悉的舞台、熟悉的地方早已沧桑巨变,每每走过那些演出过的地方,魏建西偶尔还会驻足,有时候他也会特意去那些熟悉的地方走一走,回味那种熟悉而又慢慢陌生的感觉。

今天的魏建西仍旧在温州九中教音乐,从不曾离开过吉他。他拥有过最美的年华,也弹奏过最美的和弦。吉他,早已融入了他的整个世界。

温州记忆丨“吉他王”魏建西走到哪里,粉丝就跟到哪儿

何胃组织的温州第一支商演流行音乐乐队——日月星乐队

16岁的何畏组建

温州首支流行音乐乐队

何畏,温州流行音乐旗帜性人物,现担任温州市流行音乐协会主席。他组建了温州第一支商演流行音乐乐队。30年来,他创立的温州市流行音乐协会声名远扬。

何畏很小就对音乐感兴趣,8岁随同父亲学习二胡。1980年10月,14岁的何畏考入浙江省艺术学校,主修打击乐专业。在杭州上学期间,他被那些特别有质感的流行音乐旋律所打动,一直偷偷地在琢磨那些东西。1982年暑假,16岁的他在瑞安组建了一支近20人的流行乐队“日月星乐队”,寓意有朝一日能成为“明星”,这是温州有据可考的历史上第一支商演的流行音乐乐队。平时,他们都在排练,寒暑假才到温州各地演出,场场爆满。

1985年,他从浙江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市区松台广场的解放剧院经理找到他,要他组织一支乐队去他们的音乐茶座演出。这样的好事,他当然不会拒绝,当即叫上3个朋友组建了一支乐队。

当时他们在音乐茶座每晚两场演出,场场爆满,每场收入4元,一晚收入8元。何畏的“茶座+乐队”模式成功之后,温州一时间多了许多“音乐茶座”。半年后,位于市区公园路的东南剧院也开出了音乐茶座,何畏和乐队作为当时温州唯一一支有着丰富现场经验的乐队,成了新茶座的网罗对象。

温州记忆丨“吉他王”魏建西走到哪里,粉丝就跟到哪儿

音乐茶座

出于演出收入的考虑,何畏和乐队成员跳槽到东南剧院音乐茶座演出。何畏说:“在解放剧院演一个晚上,乐队收入是8块钱,而东南剧院开出的价码是10块。”

何畏的乐队打动了许多音乐爱好者,在那个吉他流行的时代,组建乐队成了一种时髦。1985年,平阳县工商银行会计员伍卫中和朋友组建了以每个人名字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平阳第一支乐队“ZDW乐队”,20岁的他担任乐队主唱兼吉他伴奏,并开始在平阳的舞厅演唱费翔、邓丽君的歌,受到年轻人的热捧。

温州记忆丨“吉他王”魏建西走到哪里,粉丝就跟到哪儿

吴涤清红遍大江南北

被誉为流行音乐“常青树”

1989年,何畏跟随父亲到深圳做生意,遇到了温籍歌手吴涤清。当时吴涤清已是红遍全国的歌星。

吴涤清对于温州流行音乐来说,是个标志性人物。上世纪80年代,吴涤清是家喻户晓的“情歌王子”。何畏回忆说,1985年初在市区街头,有人用竹篮装着吴涤清第一张专辑《梅兰、梅兰我爱你》磁带在叫卖:“快买快买,温州人出磁带了,好听兮好听,明天就买不到咯!”

吴涤清第一次接触吉他时,就被它的音色外形所“迷倒”,盼望着能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吉他。当时他在剪刀厂做一名工人,最大的“财产”就是父亲留给他的一辆自行车。他痛下决心,将自行车拿到市区一旧货店卖了30元,然后就去乐器店买了一把价值24元的吉他。1979年,吴涤清穿着牛仔裤、听着双卡录音机、弹着吉他,过着温州城里最时尚的生活。

当时,吴涤清在剪刀厂的工作很稳定,也得之不易,但一听到温州歌舞团招人的消息后,他马上报名参加了考试,并最终成为团里的一名乐手。吴涤清第一次感到自己跟理想是如此地接近,于是拼命地拉琴、练声、、练普通话、练身段……

吴涤清第一次登台是1982年随着温州歌舞团在玉环演出,他烫着头发、抱着吉他,港台味十足,一亮相,观众就沸腾了,最后只得加场,许多观众就在舞台上摆起了录音机,录他的歌。第二天,吴涤清走在小镇上,听到满大街播放的全是自己前晚唱的歌,才明白自己一夜之间红遍这个小渔村。他回温后乘胜追击,在市府礼堂举行表演,连演十几场,场场爆满。

两年后,吴涤清离开歌舞团,到深圳当酒吧歌手,唱得小有名气。后来,应他的恩师、温籍著名指挥家樊承武的邀请,他到上海万人体育馆参加大型演出,没想到一鸣惊人,各大唱片公司都来抢他。中唱上海分公司专程找到他,为他录制了第一张专辑《梅兰、梅兰我爱你》,十几首歌,首首走红,流传大江南北。接着,又有几家公司争着为吴涤清录制唱片。

1986年,吴涤清举行了“中国巡回演唱会”,创下连续演出逾五百场、场场爆满的惊人纪录,被誉为“情歌南霸天”。1987年11月,他回温开演唱会,12天演了40场,每场唱10首歌,场场爆满。当时随团来温的还有那英等歌手。

1991年,他在家乡瑞安体育场参加完大型演唱会,毅然告别演艺圈,以温州人独特的商业敏锐下海经商。如今,他不仅把事业做得红红火火,也会做自己喜欢的音乐,被誉为流行音乐“常青树”。

温都全媒体记者 叶锋;温都全媒体内容官 潘渊书;首席信息集成官 潘达源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