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实体商业突围要靠啥?

实体商业突围要靠啥?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风生水起,实体商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业绩下滑,客流减少,关店潮一波一波袭来。尽管有些实体零售业尝试转型,但成功者并不多见,仍有很多企业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进入2月以来,多家零售类上市公司先后披露了2015年的经营情况。截至2月16日,新华百货率先发布了2015年年报;而永辉超市、广百股份、三联商社及三江购物也已披露了最新的2015年快报;其余24家零售类上市公司则发布了业绩预告,总体看零售业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此外,九成百货企业的关店速度已经超过了开店速度。2015年11月,百盛郑州万象城店关店。2015年5月,百盛退出保定,在此之前,百盛已关闭了济南、常州、北京、天津等五家门店。天虹商场半年时间先后关店5家,而万达2015年内关店数量高达56家。

成本持续走高

对于实体商业低迷的原因,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客观影响的确不可否认,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实体经济或许需要更多的呵护。

近年来,企业人力成本、租金成本、物流成本等固定刚性费用持续增长,这一点对实体零售业来说尤其凸显。大部分零售企业都是靠租赁物业经营的,近年来商业地产价格不断攀升,零售业租金成本自然也是直线上涨。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员工流失率高,传统零售业不得不以增加员工工资来应对企业招工难,人工成本也急剧上升。而在物流成本方面,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一直属于较高水平。目前国际公认的物流成本衡量标准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5.2%,而美国的这项数据为8.5%,印度为13%,巴西为11.6%,居高不下的物流费用加剧了我国实体商业的不景气。

如何给企业减负几乎是近年来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重点。今年,这个老话题依然热度很高,代表和委员们关注最多的还是社保费用和企业所需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等。

根据目前我国社保政策的相关规定,社保五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的缴费比例,企业为29.5%至30%,其中养老20%、医疗6%、失业2%、工伤1%、生育0.5%至1%,个人累计达到11%左右。虽然我国各地缴纳社保费率的比例略有不同,但据测算,绝大部分省市的缴纳比例都在工资总额的40%以上,有的地区缴费比例甚至达到工资的50%。

如果再加上12%的住房公积金,企业“五险一金”的缴费率多数已达到52.5%。过高的社保费率不但让企业用工成本攀升,也限制了个人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二者叠加,对实体商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代表委员呼吁降成本

“我们国家的五险一金费率太高了,接近甚至超过50%,个人和企业负担都很重。早些年外资企业都喜欢进入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但现在因为劳动力成本太高,基本都搬离了,去了印度、越南等国家。现在这一轮经济不好,很多企业都在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单个员工的工作效率自然是好事,但是这也体现了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确实太高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小红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作为实体零售的从业者,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在今年的两会上也发出了类似呼吁,尽快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整缴费结构。

谢子龙还建议,应加大对自由职业者的征缴力度,将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全面纳入社保覆盖范围,增加社保缴费来源,也让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所有人。将非工资性收入如股息、红利等收入纳入社保缴费基数,扩大缴费规模。

代表与委员们的多次呼吁在今年两会上得到了更加积极的回应。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要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采取全面实施营改增等三项举措。

“现在营业税是先征后返,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提供直接减免。” 在听取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政协委员、深圳研祥智能集团董事长陈志列对减税降费措施表示了肯定,他同时对记者表示,因为先征后返是今年交了明年再返还,要一年以后才能拿回来,这个时间把企业的一部分流动资金压后了,所以不如直接减免。

实际上,近年来政府层面也对实体经济成本高的问题十分关注。

此前,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降成本列入今年五项重点经济工作之一,会议强调,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并就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六类成本做出部署安排。此外,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相信今年这些措施落地之后,实体商业能够很快从中受益。

自身弊端也很多

除了经济下行压力大导致的消费疲软、税费成本高等客观原因,实体商业的集体滑坡与其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有着很大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目前线下的百货和购物中心的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给消费者带来新鲜的体验,其提供的是实用性较强的标准化产品,很容易被线上销售取代,而没有发挥线下的场景优势,给消费者带去体验,必然受到网上零售的冲击,因为网上购物简单方便,而且一些大型电商网站对网上零售的策略是“赔钱赚吆喝”,其商品价格更具有竞争力。此外,零售业渠道分流,业内竞争十分激烈。部分零售企业“一站式购物中心模式”战线过长,业态组合定位不清晰。同时,实体商业多元化业态的铺设,大量消耗企业资金,难以快速成为利润增长点,成为业绩拖累。

那么,实体商业到底该如何克服自身的弊端,重新吸引消费者呢?

在袁亚非看来,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商业的本质就是要为顾客提供价值,价值包含了产品的质量、款式、价格以及给消费者提供的消费服务和体验。具体而言,现在国内的很多商品标价虚高,然后通过降价促销吸引消费者,这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现在随着网购方兴未艾,实体商业这样的做法已经很难再吸引消费者。

“我建议国内商业应该向国外先进企业和品牌学习,如优衣库、Zara等,真正让市场决定价格,统一标签价格和实际价格,做到价格诚信。简单粗暴地虚报价格时代经一去不复返,要留住消费者,更需要的是在提供良好产品的同时把价格降下来,让消费者驻足,最终产生对品牌的信任。”袁亚非表示。同时,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实体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这无疑是对实体商业的致命伤害。相较于线上商业,线下商业的一大优势就是通过给消费者提供实物体验,从而提高销售。因此线下的实体商业要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最后,实体商业最重要的突围方法还是要利用好其最大优势——体验,一定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消费需求。”袁亚非强调。(记者 赵志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