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看古人如何玩转反季节蔬菜

作者:龚令民

冬天过了,春天来了,原本夏天才有的黄瓜西红柿日益泛滥。

看古人如何玩转反季节蔬菜

与之对应,现在下馆子,老板总会变着法介绍一道内容不定的菜,春上天是野葱荠菜椿木巅,三伏天是青椒黄瓜西红柿,立秋后是茄子苦瓜长豆角,到了冬天则换成香菜萝卜大白菜,你问老板,老板振振有词,这叫时令蔬菜。

何谓时令?白居易说“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赠友》),这东西听上去有点玄,其实说白了,就是气候。河水什么时候解冻,杨柳什么时候飘絮,燕子什么时候北来,布谷什么时候鸣啼,大自然都有他自身的规律,到了该那啥的时候那啥了,就叫时令。

南朝刘宋时人陆凯身处江南,一日出游见梅花满树,不禁想起身在北方的友人范哗,遂折梅一枝托人捎给老范并题诗一首 “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赠范蔚宗》)可见,当时在北方,这类似的事物还非常稀罕,不然陆凯也犯不着兴师动众让驿站的工作人员给范晔捎一支梅花。

名满天下的大诗人苏东坡也有一首类似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若恨春归无觅处,不如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人间春尽的时间,在深山古刹间偶遇初绽的桃花,难怪一向颇能自持的诗人欣喜异常。

看古人如何玩转反季节蔬菜

不过这种种的不寻常还有个缺陷,那就是尚未逃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陆凯折梅那是由于南北方经纬度不同,东坡遇花那是山顶山脚高低有异。但如果就此认为中国古代一切东西都是严格按照时令生产的,那就错了。

早在秦始皇时代,先民们就开始有计划的生产各种反时令作物。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曾命人在骊山一带种植反季节蔬菜。骊山也就是后来杨贵妃沐浴过的华清池所在,华清池是一温泉池,常年恒温43摄氏度,有温泉说明这一带地热资源丰富,在此处搞反季节栽培正好利用这一资源,算是找对了地方。但这还不能称为完美,因为条件限制,假如换了个没地热的地,这反季节的东西也就弄不成了。于是人们开动脑筋。

《汉书·召信臣传》说“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这句话颇有内容,短短的二十几个字至少透露了两个信息。一反季节作物栽培在汉代已渐成规模。二当时做法大略如下:“覆以屋庑”——盖大棚,此举能够减少室内室外的热传递,从而保证作物生的合适温度。“昼夜燃蕴火”——人工加热,“蕴火”即非明火,如炭火,煤火等。此举能有效弥补因外界气温偏低而过分丧失的热量。

有了这样的技术,不用在骊山,在长安城的任何一个角落,汉朝人都能种出像样的反季节作物。不过这方法也有缺点,那就是耗费巨大,盖大棚要钱,烧火加热要钱,用经济学的话说就是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太高,所以当时种出来的东西还不能成为商品,基本上都是皇室享用,到最后就连皇室也觉得过于奢侈,每年好几千万铜钱的付出只为了几根烂黄瓜,破菜叶,怎么想都不划算。帝国很大,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到公元113年汉安帝时,邓皇后下令,禁止宫室再用类似办法来生产反季节蔬菜。

看古人如何玩转反季节蔬菜

后来三国魏晋南北朝,国家动荡,财政困难,这反季节的物什沉寂了一段时间。到了唐朝贞观开元年间,中原政权全面复兴,国力强盛,反季节栽培于是又被很多人提了出来,并有了进一步发展。

为了降低成本,唐人改烧火增温为温泉水灌溉增温,为此政府还专门设了一个正处级的机构“温汤监”来管理此事。唐人王建有诗“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宫前早春》)说得正是此事。

到了元朝,这反季节栽培更进一步,连温泉水都不消用了。譬如种韭菜“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嫩黄,谓之韭黄”(王祯《农书》)。

明朝则在元朝的基础上将此法推而广之“种植瓜蔬,于炕洞内烘养新菜,以备春盘荐生之用。立春日进生(一作鲜)萝葡,名曰咬春。” (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因为技术越来越成熟,产品于是也逐渐脱离了奢侈品的属性而转向为大众消费品。明人沈德符在其名著《万历野获编》中说“比年入京,赴一友社文,时才过夏至三日,案头插半开紫牡丹二三朵,方骇诧叹羡间,乃曰:‘此寻常物,每花祗值百钱耳。’”。

到了近现代,这类东西也就更加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人人消受享用得起了。

(厕所良伴,原创精品,每日更新)

(本人郑重声明,本号所有文章均系本人原创,所选图片皆出自网络,在此致谢)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