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学术论文: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一)

2015-06-23 李志强 李志强

学术论文: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一)

内容摘要:大顺军退居湖广一带,与南明实行联明抗清路线,坚持抗清斗争长达近20年。联明抗清由李过(李锦)统帅,前线主力由李来亨率领。主要活动在湖广、夔东一带。

另有一支主力则隐居在湘、鄂、赣交界之幕阜山脉中,有组织地建立48寨,隐身屯兵,养精蓄锐,保存实力,伺机再起。南明政权覆灭,李来亨大顺军被清军围困在湖北兴山县茅麓山,弹尽粮绝,来亨自焚,全军覆灭。隐屯在幕阜山一带之48寨大顺军主力,见大势所趋,无力回天,便在李过统筹之下,退至长江以南地区参与地方抗清队伍,另有奉命加入郑成功部,继续坚持抗清斗争。

郑成功在清军围剿紧逼之下,退居台湾,建立抗清复明基地。大顺军东路余部即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军事中坚力量,肩负收复台湾攻城与陆战之主力。大顺军东路余部将士多为陕人,台湾收复后便以漳州人自居,隐身埋名,隐居台湾。上世纪80年代,台湾彰化县发现陕西村,村民自称祖籍陕西,随郑成功入驻台湾。

2011年,台湾台南新田里显现李姓人家,自称祖籍陕西米脂,明郑时期来台,距今350余年。祖上传承供奉家神名曰:老爷,实为大顺尊王李自成。老爷之称与陕北地区李自成隐身庙老爷庙称呼一致,祭拜方式同出一辙。新田里李氏专程来陕北寻根访祖,神奇般地找到其祖籍地和老爷祖庙。

从而引证台湾彰化陕西村之历史,印证陕北老爷庙即李自成隐身庙之历史事实。本人以历史资料零星记载和大顺文档为依据,结合民间口述传承,经实地考察,仔细比对,研究分析认为: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

关键词:李自成、大顺军、联明抗清、南明、永历、郑成功、台湾、台南、陕西村、新田里、大顺堂、老爷庙。

据零星资料与大顺文档资料记载,结合上世纪80年代台湾发现陕西村历史事实,初步断定: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2007年,在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咨询有关专家,恳请共同研究这一课题,因缺乏参考资料,又无历史记载而未果。

2011年9月,接到来自台湾台南王素敏女士电话,言称:在台湾台南仁德区新田里,有一李氏家族,350年前随郑成功来台,祖籍陕西米脂。家传有神明一尊,名曰:三曹老爷,实为大顺尊王,现供奉于新田里池王宫,有信徒千人。

老爷祖庙位于陕西米脂鱼河一带,咨询是否符合时代背景和历史事实,并恳请协助寻找其祖籍地和350年前那座老爷祖庙。

联系人曾请教过台湾历史专家和大陆10多位专家学者,均以不知情、不可信而予以否定。此时,本人正值研究台湾陕西村历史,逢此信息,颇感兴奋,故当即予以肯定。并告诉明郑时期入台陕人不仅台南有,还有彰化陕西村。

台南新田里李氏家族显现,坚定了这一课题研究之信心,5年来,3次赴台,多次去陕北进行深入细致之考察研究,认定明郑时期陕人入台之历史必然性和可信性。

在目前尚未发现有关这一历史记载及证据之下,本人依据大顺军联明抗清时期战略部署和历史记载,以及大顺文档,结合陕西、台湾两地之传统文化现象,遵照客观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历史事实。主要从以下方面论述。

一、大顺军联明抗清路线之战略部署

山海关之战,大顺军战败,吴三桂引清入关,李自成撤出北京,退居西安。在清军疯狂追逐之下,李自成率大顺军主力退出西安,经由蓝田、商州、内乡、抵达荆襄一带。后至武昌计划与张献忠部合作,共同抵抗清兵南下。

因张献忠已于月前退居四川,无奈之下,便在武昌对大顺军进行整编,化整为零,设48部。由原整体流动作战改为分散流动作战。编后继续南移于湖北咸宁、崇阳、通城一带。不久李自成在通城遇害,又曰金蝉脱壳,隐居为僧。至今归宿悬而未定,难以定论。

李自成失踪是历史转折,全国斗争焦点即由阶级矛盾转为民族矛盾。大顺军顾全大局与南明政权建立同盟,实行联明抗清路线。李自成侄子李过受命扛起联明抗清之旗。为适应形势需要,李过更名为李锦。

从顺治二年、永昌二年、永历元年(1645)至顺治十八年(1662),在近20年联明抗清中,大顺军以坚持抗清保存实力为原则,诡秘地部署其长远战略计划。从历史资料记载,结合近年在湘、鄂、赣幕阜山发现大顺军主力48寨遗址遗迹,以及文物文档资料来看,足以证明其战略部署之真实性。

(一)跟随永历帝西迁之李锦家人及从军

在与张献忠合作无门之下,大顺军实行联明抗清路线是形势所迫,明智之举。而南明朝廷弘光政权却不忘李自成颠覆明朝之恨,便想借刀杀人,企图利用清军之力灭李自成大顺。后清军强盗野蛮、残酷屠杀之举让弘光政权自食其果,短命而终。

继任南明政权隆武帝,尽管对大顺军亦有前嫌,但认识到这是一支具有抗清实力之军队,故愿与其合作建立同盟。接受联明抗清路线后,改大顺军抗清部队为忠贞营,改李过为赤心、高一功为必正、郝摇旗为永忠。

南明永历政权尽管对大顺军抗清亦有顾虑,但考虑到大敌当前,形势所迫,故将李过(李锦)家人作为人质,随永历而行。随行家人除妇幼之外,另有大顺护驾将士。

“白文选以异国之兵攻缅人阿瓦坚城,乃兵家之忌,岂能久持。告之侦骑禁入缅境,免为其害也。顺治十七年庚子九月十六日大顺御宝(印)。”这是李过发往西路大顺军之《密谕》,由此不难看出,随永历帝护驾军中确有大顺军,不仅为其护驾,而且担任密探侦查任务,称侦骑。

真正为永历帝护驾之帅是大西军将领李定国(榆林人)。他扶持拥戴永历帝迁转西逃至云南,因东征广州试图与郑成功合作而导致永历身边无帅,误入缅甸。顺治十六年(1661),缅甸老王驾崩,新王莽白继位,囚禁永历帝。同年底,吴三桂率大军抵怒江,直逼缅甸,新王献出永历。

康熙元年(1662),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在昆明。永历帝之死,南明政权彻底覆灭。永历死后,跟随逃亡至缅甸者,少部分返回,大多数仍然留在中缅边境隐居生活。今缅甸果敢地区之果敢族即是当年随从者后裔。

陕西省富县太平村李姓为李过(李锦)之后。其家族保存有《李锦家谱》,从家谱辈分字号和文物记载,以及口传证实,是受李自成之命,从云南回归米脂途中隐居此地。

如今云南腾越有李自成家族人后裔;云南弥勒有李自行之后裔;弥勒有李自刚之墓;贵州毕节有李自成家族之后裔。这些大顺军后裔显现,可以印证大顺军西路联明抗清之事实。

(二)转战湘、鄂、川抗清前线之大顺军

坚持抗清斗争前线之大顺军,是留守荆夔一带大顺军守军和从陕西撤退来之大顺军合编部队,统称荆夔十三家,后称夔东十三家。“1645年夏,李自成被害,荆夔十三家军失去统一领导,为抗清复仇,主动请求明朝湖广总督领导。

经过商讨,何腾蛟以总督地位住节长沙率领明军官军马进忠、张先壁、黄朝宣以及农民军刘体纯、郝永忠(郝摇旗)等,驻防在长沙湘阴一带;堵胤锡率领农民军高必正、李赤心所改编的忠贞营驻扎在湖广常德、澧陵一带,进攻荆夔。一时两湖的明军实力大为增强,开始向前进攻,直抵汉水,所以有藤溪的大捷。”①

从南明史资料记载来看,大顺军的确在抗清斗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真心扶持南明永历朱由榔政权,但仍旧得不到南明朝廷之信任。甚至连总督何腾蛟也对大顺军起疑心,故将荆夔十三家军,一部分安置在湖北,一部分安置在湖南,分散大顺军之实力。同时把几十年纪律不良、贪婪成风之明官兵编制在荆夔十三家军。致使大顺军沾染了腐化作风。“

这样强大的荆夔十三家军,参加明朝政权,共同作战后,在湖南北曾经两度挽救了明朝政权的厄运,使之兴复起来;但由于明朝统治者的歧视,不善于布置和安排,以致使与明朝官军与农民军之间发生磨擦,不能发挥其战斗力量而分散了农民军的军力。”②

尽管如此,大顺军将士仍然抗清斗志不减,转战湖广大地。因李过、高一功隐退,荆夔十三家由李过义子李来亨主帅,改名为夔东十三家,转战在鄂、湘、陕、豫、川一带。

直至永历十七年(1663),永历政权溃败,大顺军依然坚持抗清。郝摇旗被清军所执不屈身死;刘体纯与清军苦战,力竭自杀;最后只剩下李来亨率领5万余人还据守在大巴山脉茅麓山寨,坚持抗清斗争。在清军重重包围之中人“吃萝卜,马吃樱”。

自给自足,与清军长期对峙,最后在内奸带引下清军攻进山寨,李来亨率军抵抗,掩护大军后撤,最后合家自焚,为国捐躯。大顺军除了被所俘150人外,余部3万人安全撤退,隐居四处,继续坚持抗清斗争。

(三)隐身屯兵在湘、鄂、赣幕阜山中之大顺军主力

历史资料对屯聚隐身湘、鄂、赣幕阜山中之大顺军尚无正面记载。350多年来,史学界与社会对此毫不知情,其部署周密,隐密程度,难以置信。但一个微小报道,揭开了这一鲜为人知之谜。

《财经界》2008年第1期,江西省交通厅武吉高速公路项目办文:《众志成城筑坦途 赣西山区绘新篇》,文中报道:“有个村庄自解放以来外人就很难进去,相传那是当年闯王李自成部下避难之所”。

湖北省通城县李自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文物收藏家张毅强先生,从这一通讯报道中得到线索,认为既然是李自成大顺遗民,就可能珍藏有大顺文物。

于是便明察暗访、顺藤摸瓜。结果发现江西省修水县、武宁县、湖北省通城县、湖南省平江县同为三省交界之处,隐居有李守义、李守正、李过、高一功、牛金星、顾君恩、吴汝义、刘体纯、张鼎等大顺军高级将领之后,他们手里藏有许多大顺文物档案。

李过后裔保存有数千件大顺政权及余部档案和著述。张毅强先生花费6年多时间,征集到万余件李自成大顺文档和文物,这些文献资料非常珍贵,实属罕见。

在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本人论文《大顺文物档案证实李过最后归宿是出家》一文,对文物档案资料已做了充分阐述与论证。

在这些文档中,有李过绘制之《四十八寨地形图》;有关48寨大顺军部署情况描述。

李过口述、其子李继韬录《西楼雄梦》记载:

“永昌三年,好在唐王朱聿键与清兵不断的抵抗,延缓了对整个江南的侵占。自从永昌二年对平江四十八寨驻兵驻地进行整顿分派,维护修缮已基本解决了大顺军几万人马的衣食住行问题。”

“永昌三年这段时间乘其清兵与唐王聿键的战争空隙,又与地方许多大户订立献田求保协议,各寨均获得有一定田土。发动士兵自己耕做(作)自食自足,与平江民众保持秋毫无犯,以作长治久安之计。”

“但自从清兵攻克赣州后,我驻宁州之兵就感到了极大的威胁。派出的密探比原刘二虎负责派出的密探已多出几倍。士兵们也提心吊胆。”

已有少数士兵萌发了不想在山寨再干,而想回民间成为隐姓埋名之平民百姓,过男耕女织之生活。吴汝义精神压力比在随李皇上撤退时难。”

这段记录表明,幕阜山48寨有几万人,虽无具体,但从其它文档资料和实地考察分析,起码有10万人之多。文中还提及到,因石牛寨安营人马过多,无法生存,便采取发放路费补贴疏散山上人员。第一天疏散8000多人,连续三天疏散17000人,保守估计也有7万余人。如此庞大之军队隐屯在幕阜山,竟然无人知晓,无有记载。

只要既成事实,就无不知之事。湘、鄂、赣方圆一些地方志有零星记载。乾隆八年(1743)《平江县志》卷二十四《事纪》云:“五月,其酋刘体纯自武昌入县之北乡;七月,其酋吴汝义自宁州入县东乡,据黄龙、幕阜、东阳诸山;又有田酋亦以是月入据中洞等寨。”

康熙四十二年(1685)《长沙县志》卷八《灾祥志》附《兵事》记:“乙酉,流贼李自成余党刘体纯,一只虎等从武昌、通山、蒲圻、崇阳破通城,陷平江,逾回通岭入长沙界。”何腾蛟得知这一情报,立即出兵围剿。

“不料,何腾蛟情报不明,以为进入湘东的大顺军只是些不成气候的土贼、山寇,派长沙知府周二南会同原驻攸县燕子窝的副总兵黄朝宣领兵二千前往扫荡,大顺军意在和好,主动退让以表诚意,周二南却吴以为草寇不堪一击,乘胜直追。大顺军忍无可忍,于浏阳官渡一举反击,周二南被击毙,官兵将佐杀伤无算。何腾蛟得到败讯,才如梦初醒,知道对手是名震遐迩的大顺军。”③

从以上《李过日记》记述,以及《平江县志》、《长沙县志》记载,足以说明大顺军东路主力隐藏幕阜山之历史事实。然而这在南明永历政权和夔东十三家覆灭后,大顺军寻求抗清复明政治愿望,自然而然面向最后一支抗清军事力量同盟者郑成功靠近。

(未完待续)

学术论文: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一)
学术论文: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一)

学术论文: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一)
学术论文: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一)
学术论文: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一)

学术论文: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一)
学术论文:李自成大顺军东路余部参与郑成功收复台湾(一)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