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河南禹州最后一代手工制秤人:传承技艺是最大心愿

杆秤,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凝聚着勤劳中国人的智慧。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在河南禹州,有家经营二十多年的杆秤店,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纯手工制作,该店老板贾全喜被称为“最后一代手工制秤人”。

河南禹州最后一代手工制秤人:传承技艺是最大心愿

贾师傅和他的杆秤店

河南禹州最后一代手工制秤人:传承技艺是最大心愿

在贾师傅的店里,墙壁四周悬挂着大小不一的各种杆秤,最大的长1.9米,能够称300斤重的物品,最小的仅11厘米(又称“戥子”,用来称金、银、药品等分量小的东西),称重范围5克以下。

河南禹州最后一代手工制秤人:传承技艺是最大心愿

河南禹州最后一代手工制秤人:传承技艺是最大心愿

贾师傅介绍,杆秤主体以楝木为主,贵重的会用檀木,这杆“戥子”的主体则是用骆驼腿骨打磨而成。 “手工制秤的工序有100多道工序。现在虽然工序比以前有所简化,但一般仍要经过选料、刨杆、定‘叼口’、安‘叼子’、套铜皮、校称定星、钉星花、打磨、抛光等工序。 ”贾师傅说。

技艺传承是他最大的心愿

河南禹州最后一代手工制秤人:传承技艺是最大心愿

河南禹州最后一代手工制秤人:传承技艺是最大心愿

河南禹州最后一代手工制秤人:传承技艺是最大心愿

不管那一道工序,贾师傅都会精雕细琢,“杆大秤和微型杆秤制作起来比较花费时间,需要2-3天。普通的秤杆,一天能做2-3把。 ” 工作累了,贾师傅会和街坊邻居抽根烟,聊会儿天,介绍一下自己的得意之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使用杆秤的人越来越少。对于每一个来店里修秤和买秤的人,贾师傅总是全心对待,保证质量。

河南禹州最后一代手工制秤人:传承技艺是最大心愿

手艺传自父亲的贾师傅说,由于传统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杂,现在没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杆秤制作技艺在禹州面临失传的境地。技艺传承,是贾师傅最大的心愿。“可是这个希望似乎有些渺茫。”贾师傅有些无奈地说。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