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杂草抗性发展不可逆转 除草剂企业该如何应对?

从1956年我国引进使用的第一例除草剂化合物2,4-D开始,除草剂在我国的使用历史已将近60年。除草剂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将农民从繁重的人工除草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目前我国农田杂草化防除面积已占到杂草发生面积的70%以上。然而,随着除草剂的大量频繁使用,杂草对除草剂抗性日益严重,导致我国主要农作物杂草发生面积逐年扩大,杂草种群演替加快,抗性杂草发展迅速。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记者 董玉

杂草抗性问题目前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更是全世界杂草防除急需解决的难题。如何解决?3月24日-25日,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农药市场信息》传媒共同举办的“第二届除草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上,众多专家和学者围绕杂草抗性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杂草抗性发展不可逆转 除草剂企业该如何应对?

会议现场

杂草抗性发展不可逆转 多抗性杂草是最终形式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朝贤指出,敏感杂草种群内原本就存在着为数极少的抗药性个体或生物型。杂草抗药性突变体原本就存在于其种群。重复使用一种除草剂,或作用机制相同的除草剂不断杀死敏感个体,抗药性个体得以存活并不断产生种子,使得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数量不断增加,一般3-5年就容易使杂草产生抗药性。

截止到2016年3月,在65个国家的86种作物田,已有249种杂草的467个生物型对25类已知化学除草剂中的22类的160种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其中产生抗性杂草最多的是小麦田和水稻田。美国以145种生物型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澳大利亚70种,第三位加拿大60种,我国排在第四位,有37种。

杂草抗性发展不可逆转 除草剂企业该如何应对?

我国抗性杂草发展情况(资料来源于与会嘉宾PPT)

由于我国除草剂的长期单一使用、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的变化、频繁调种、机械跨区作业,导致农田杂草草相发生变化,杂草种群演替加快。抗性杂草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有35种杂草的55个生物型对10类32种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

我国抗性杂草目前表现出3个特点:1、出现作物田多。大多数作物田杂草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田间和菜田、果园等均已报道和反映杂草抗性问题;2、抗性杂草种类多。禾本科、阔叶草、莎草科等三大类杂草均已发现抗性杂草;3、杂草抗除草剂类型多。有机磷类如草甘膦、吡啶类如百草枯、三嗪类如莠去津、氯酰胺类如乙草胺、丁草胺等,磺酰脲类如苄嘧磺隆、甲基二磺隆、烟嘧磺隆、吡嘧磺隆、苯磺隆等。

杂草抗性发展不可逆转 除草剂企业该如何应对?

近年我国杂草发生防除面积(资料来源于与会嘉宾PPT)

另外,从我国小麦田、水稻田抗性杂草的发展态势发现,一些生物型的杂草不仅对某一种作用机制的除草剂产生了交互抗性,而且对多种作用机制的除草剂产生了多抗性。小麦田的播娘蒿、荠菜和水稻田的稗草是最好的例证。

清原农冠下属青岛清原植保服务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彭学岗认为,如果说单抗性(亦即靶标抗性)是除草剂要面临的一个“恶魔”,那么多抗性就是“撒旦”。“我们对单抗性杂草的认知尚且刚刚起步,对多抗性杂草的认知更是知之甚少,而多抗性杂草最终在作物田的肆虐必将对除草剂组成的化防体系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他表示。

杂草抗性发展不可逆转 除草剂企业该如何应对?

主要作物田杂草发生程度将加重(资料来源于与会嘉宾PPT)

除草剂混用是解决抗性治理的有效办法?

沈阳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长令认为,除草剂抗性治理在于两点,一是研制新作用机理的化合物,二是除草剂的混用。“近20年来尽管报道不少新品种,但没有一个新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出现。”刘长令以草甘膦为例指出,草甘膦近年来抗性愈来愈严重,但与草甘膦互补的除草剂,全新作用机理除草剂,至今并未出现。如何解决草甘膦抗性问题?刘长令指出了两点:

一是研制新作用机理的化合物或除草剂混用,比如与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混用。草甘膦对一些多年生杂草如飞廉、问荆等防效不理想,在生产上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如2,4—滴等混用,既可以提高杂草防效,也解决了难防杂草问题,不仅对小飞蓬等恶性杂草防治效果好,而且能提高对莎草、阔叶杂草等防治效果

二是与土壤处理除草剂的混用。草甘膦土壤活性较低,只能有效防除出土的杂草。而生产上的杂草一般是点片、陆续发生,不断造成危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将草甘膦与一些土壤处理活性高的除草剂混用,达到“一杀一封”,技能延长除草剂的持效期,还可以减轻杂草危害。

除了草甘膦与2,4-滴、麦草畏的复配,还可以与所有除草剂类型进行二元或三元复配。如将草甘膦与莠去津+噻吩磺隆+砜嘧磺隆等除草剂混用,取得良好的防效;孟山都最近在澳大利亚以草甘膦+异丙甲草胺和莠去津三元混用,获得登记。

张朝贤则认为,抗药性杂草防治策略应从五个方面来切入,一是深化杂草抗药性机制研究。如靶标抗性、代谢抗性、功能基因及基因调控机制;二是强化抗药性杂草致灾机制研究。如生态适应性、种子萌发的调控机制、扩散机制;三是规范杂草抗药性研究方法。增强各研究室研究结果可比性;四是加强抗药性杂草监测技术。在不同省(区、市)对抗药性杂草进行全面监测;五是树立多样化治理理念,强化抗药性杂草治理。关口前移,降低杂草密度,减轻除草剂选择压;集成组装形成农田杂草防控良好操作规程,延缓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发展。

杂草抗性发展不可逆转 除草剂企业该如何应对?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