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本文内容摘自微信公众号:ifish观赏鱼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专 栏 | 王 忠 敬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Mr.Fish | 王忠敬

台湾台北人。水族狂热份子。曾从事观赏鱼贸易进出口业务多年。现任职于台湾威智出版社主编一职。撰写出版的《南美短鲷》、《红水晶虾及其它淡水虾》…等多本专书备受市场好评。

对各种淡水观赏鱼及水生无脊椎动物均有涉猎,尤其擅长小型观赏鱼研究及水族摄影。曾担任过新加坡Aquarama国际观赏鱼比赛第10、11、12届连续三届的评审以及台湾IIAC国际水草造景比赛评审。

[ 这是什么?落叶还是石头? ]

↓↓↓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不,都不是......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拟态生物,不论是为了猎食或是躲避天敌,皆能演化出唯妙唯肖、令人叹为观止的外观,而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拟态的能力和其他生物相比下也是不惶多让。

像这样,不留意,你能看得出来它是石头还是落叶吗?

↓↓↓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它们是生活在亚马逊热带溪流中的一群鲶鱼,善于趴伏在溪流底层,利用其凹凸不平的体表构造和灰褐色的体色,一动也不动地将自己装成底部的石子或落叶,藉以躲过所有任何可能的掠食者攻击,安稳的过着自己的生活。

不过,长像如此特色,它们又是什么呢?

↓↓↓

[ 五弦琴猫 ]

这群鱼类由于其扁平宽阔的头部加上细长的尾部,体型类似五弦琴(Banjo,又称班卓琴,早期非洲黑奴所使用的一种类似小型吉他的乐器)的形状,因此中文俗名被称为“五弦琴猫”,另外也常将“Banjo”直接音译为“斑鸠猫”。牠们隶属于蝌蚪鲶科(Aspredinidae)中,而该科下又分为三个亚科(Subfamily):Aspredininae、Bunocephalinae 和 Hoplomyzontinae。

  • 分类

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五弦琴猫多属于Bunocephalinae亚科;Hoplomyzontinae亚科的种类可能未曾输入国内水族市场;而过去Aspredininae亚科中曾经出现在水族市场中的种类,可能只有帝王斑鸠猫 Platystacus cotylephorus 一种,该亚科中的鱼种拥有较长的尾部以及极为特殊的孵卵方式-用皮膜孵卵。

蝌蚪鲶科鱼类在水族市场上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类群,牠们在进口时经常被和堆土机(Chaca chaca)这种东南亚产的方头鲶混为一谈,事实上五弦琴猫和另一群同样分布在亚洲的姊妹群-蛾鲶科(Erethistidae),也就是迷你蝴蝶猫(Hara)那类群的鱼种关系比较接近。另外在东南亚(特别是婆罗洲)还分布有一群和南美洲斑鸠猫外观极度相似的鲶鱼-亚洲斑鸠猫(Acrochordonichthys spp.),外观和习性都相当类似,只是亚洲斑鸠猫的体幅稍高、背鳍和尾鳍之间具有脂鳍,南美和亚洲产类群的相似性可能是趋同演化的结果。

斑鸠猫平时会躲藏在底层落叶中将自己隐身起来

↓↓↓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 生态习性

五弦琴猫是一种小型底栖型鲶鱼,体长多半介于10~15cm之间,广泛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域中,喜爱栖息在小型溪流、池塘或湖泊中,个性十分温和。白天多半趴伏或躲藏在水域底层的落叶或石块间鲜少游动,待晚上才活动觅食,以底层间的蠕虫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属杂食性。它们游动的方式很有趣,它们会将水吸入口中再由鳃部排出,藉以推动水流让身体前进。偶尔会发现它们有蜕皮的现象,但这种现象的发生原因仍不明。

个性温和,长相独特。

又怎么会没有人想饲养它们呢?

↓↓↓

[ 饲养条件 ]

水族箱 |虽然它们长得其貌不扬,不过在饲育上并不如想象中困难。中小型水族箱(60cm)以上便可饲养,底部铺设颗粒圆润的细砂(牠们常会钻入底砂表层),避免刮伤体表,另外可以装饰一些流木、石块或落叶来模拟其原生环境,适量地种植水草也是可以的,如此一来可以增添饲养的乐趣。

水质 |pH值6~8、软至中等硬度皆可,水温保持在24~30℃之间即可,不需要特别加强水流,过滤器出来的水流即可。

饵料 |初期可以使用冷冻赤虫、干净的丝蚯蚓、水蚯蚓、黑虫或虾肉等生、活饵投喂,之后它们也可以接受沈底的人工锭状饲料。由于它们是夜行性动物,所以饲养初期最好是关灯后再行喂食,等它们习惯环境及作息之后,在白天投饵它们也会出来进食。

混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混养的同伴,尽量不要将它们与太多过于活泼或是抢食迅速的上层鱼类混养,例如某些活力旺盛的灯鱼,以免食物还没落到底部就被抢掠一空;少量的鼠鱼和小型异形或鳅类是可选择的混养对象。

最后要提醒的是,平时需定期以虹吸管清洁底砂,避免底砂中因鱼只排泄物而堆积的阿摩尼亚,造成底栖的斑鸠猫出现氨中毒现象而死亡或生病。

斑鸠猫常有潜砂的习性,因此平时应定期清洁底砂以避免它们氨中毒

↓↓↓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有饲养的人,肯定也有想让它们繁殖的人。

先来预备下知识吧!

↓↓↓

[ 繁殖条件 ]

以五弦琴猫 Bunocephalus coracoideus为例,大约在12cm左右会达到性成熟,母鱼体型会比公鱼来得圆润,不过要在水族箱中看到它们繁殖并不容易。它们在繁殖时喜欢选在石头洞穴下的砂质底床上产卵,但是如果在水族箱中找不到石头,它们也可能会在落叶或水草叶片下产卵。

产卵通常发生在晚上关灯后,它们会将数千颗鱼卵直接产在底砂上,然后就像母鸡孵蛋一样,将整个身体坐在鱼卵上方直到鱼卵孵化。不过其他斑鸠猫有可能会跑来吃鱼卵,因此如果想保全所有鱼卵,可以考虑将其他鱼移走或将鱼卵取出单独孵化。约三天后鱼卵会孵化,孵化后的稚鱼带有卵黄囊,带卵黄完全吸收后,便可准备微虫或丰年虾苗等活饵来做为其开口饵料。

唉、唉~先别急着动手!

我们还需要先了解它们大致的种类呢。

↓↓↓

[ 斑鸠猫种类 ]

蝌蚪鲶科鱼种虽多达数十种,但过去曾经输入水族市场的可能只有十种左右,分散在不同的属别中。其中除了部分可以从其明显的外部特征来清楚辨识品种外,许多种类可能需要藉由内部骨骼、鳍条等形态特征才能精准辨识品种,也增加其鉴识难度。另外绝大部分的种类分布广泛,想单纯以输出国来推测其品种也不准确。先来了解下大致的种类吧!

  • 巨人(岩石)斑鸠猫

    学名:Amaralia hypsiura / oviraptor

    体长:13cm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本种虽然广泛分布在亚马逊流域的西半部,但多半才偶尔从秘鲁输入,且数量零星。在蝌蚪鲶中它们算是体型较粗壮的,崎岖不平的体表以及灰蓝或灰褐的体色让它们宛如底床上的砂石一般;更有趣的是它们“装死”的习性;如果把它们捞出水面,它们便会马上卷曲身体,动也不动的彷佛一块石头。

将巨人斑鸠猫抓起来后,它们的身体会呈现卷曲状,像是死掉般一动也不动的

↓↓↓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在去年(2015)最新的一份报告指出,巨人岩石斑鸠猫可以将身上的鱼鳍缩起来并将身体卷曲,用意是模仿豆科植物(Leguminosae或Fabaceae)的种子;将自己模拟成某部分植物或木头在鱼类当中还算常见,但是伪装成种子的形式在过去却从未听闻。推测这种拟态策略除了可以躲避天敌外,还有助于它们偷吃其他异形鱼的鱼卵而不被亲鱼发现,相当有趣!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另外该属原本只有此一品种,不过就在今年(2016),原本分布在巴拉圭帕拉那河(Rio Parana)的类型被抽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种Amaralia oviraptor;两者外观上较明显的差异在于oviraptor的体型较短,且背鳍鳍条有三根,而hypsiura只有两根。

从巴西进口的巨人斑鸠猫,较短的身形及较崎岖的体表,让人不免猜测它们是否是另一个新发表的品种

↓↓↓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 五弦琴猫

    学名:Bunocephalus coracoideus

    体长:13cm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做为五弦琴猫最常见的代表种,本种的能见度稍微比其他种类来得高一点,身形也是最标准适中的。本种身上多为深褐色与浅褐色两色的搭配,因此英文名称也被称为 Bicolor Banjos(双色斑鸠猫)。当它们趴伏在水底时,身上的体色与纹路可以使它们像是落叶或枯枝般完全隐身于环境之中,形成良好的伪装。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 岩石五弦琴猫

    学名:Bunocephalus verrucosus

    体长:10cm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另一种长相怪异且特色鲜明的斑鸠猫种类。本种身体隆起特别明显,让它们的身体看起来呈现菱形,另外其体表布满一颗颗小疣,这也是它们被称为“多疣丘头鲶”的由来。岩石五弦琴猫的尾部相较其他斑鸠猫而言是较短的,因此呈现短小可爱的模样。同样是性情温和的鱼种,不过能见度较低。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 帝王斑鸠猫

    学名:Platystacus cotylephorus

    体长:15cm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帝王斑鸠猫为隶属于蝌蚪鲶亚科(Aspredininae)中的一种,该亚科鱼种最大的外观特色是它们拥有细长的尾柄和较长的臀鳍,尤其以本种为最;另外此亚科鱼类在生殖护幼策略上是一种非常特化的演化支系-它们会以皮肤表面所形成的有柄囊体(cotylephore)来保护、携带并孵育仔鱼,仔鱼们会像一串串的葡萄般悬挂在母鱼的腹部;想更深入了解的话,可以查阅德国鲶鱼专家Ingo Seidel于“鲶鱼星球(http://www.planetcatfish.com/)”网站所发表的文章。

从腹部可见帝王斑鸠猫的臀鳍从尾柄前方一直延伸到尾鳍

↓↓↓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蝌蚪鲶亚科(Aspredininae)鱼种具有用皮膜孵卵的生殖策略(P/Ingo Seidel)

↓↓↓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本种分布在圭亚那、委内瑞拉至巴西北部的河川下游及河口沿海地带,也就是说它们的生活水域中可以容忍些许的盐分,但是长期以纯淡水饲养也不会有任何问题。除了尾巴较长外,其体色和一般的五弦琴猫(Bunocephalus coracoideus)较为相似,但相较之下,它们活动力较强,看起来较为活泼。性别可从它们的背鳍来判断:公鱼背鳍末端鳍条会较母鱼来得明显延伸。

  • 长尾五弦琴猫

    学名:Pterobunocephalus depressus

    体长:10cm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本种很可能就是早期输入、被称为白头斑鸠猫的种类,它们和帝王斑鸠猫同属蝌蚪鲶亚科(Aspredininae),但却是翼丘头鲶属(Pterobunocephalus)的鱼种。本属中只有两种被描述,最大的特色是身体特别扁平,且上颚会有一个小缺口,同样拥有修长的尾部和长臀鳍。本种主要特征在于身体前半部为白色带点浅褐色;胸鳍和腹部多为深褐色;尾部则呈现三到四段的白色与深褐色相间带纹。和帝王斑鸠猫一样具有用皮肤孵卵的育幼方式。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 白玉环带五弦琴猫

    学名:Pterobunocephalus dolichurus

    体长:10cm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和白头斑鸠猫同属的另一品种,本种虽然前半身同样以浅白色为主,但相比之下,身体后半部的配色却是以白色为底,除了胸鳍大部分呈现白色外,尾柄上面点缀着四段深褐色条纹,最后的尾鳍以白色收尾,和白头斑鸠猫的配色刚好相反。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 白玉五弦琴猫

    学名:Pseudobunocephalus sp. White

    体长:8cm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粗旷,该属鱼种显得小家碧玉多了,体长皆不超过8cm,且体表也较为光滑,并无太明显的突起物!来自秘鲁的本种相对之下身形显得狭长细小,从其米白的体色推测在原生地可能是潜伏在细致白沙的底床环境当中,因此饲养时也可提供类似的环境。本种的输入量较少。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 白化推土机

    学名:Xyliphius sp.

    体长:10cm

你看清楚,这是什么?| 五弦琴猫

属于棘鳗鲶亚科(Hoplomyzontinae)下的喜泳鲶属(Xyliphius)鱼种,也是斑鸠猫的一员,在斑鸠猫中最为少见。虽然被称为白化推土机,但事实上它们跟分布在东南亚的推土机(Chaca spp.)并无直接关系,而且本身也非白化。

本属鱼种最大的特色它们的鼻头前方拥有一块如肉垫般的乳突构造,将口器包覆在身体下方;而且体表光滑许多,不像其他多数的斑鸠猫的身上有着许多疣状构造来伪装。它们大多栖息在较深的水域,因此具有高度退化的眼睛;本种类似盲鱼般的雪白体色,可能显示它们栖息在暗无天日的深水域中,而演化出类似洞穴鱼般的色彩。

图文 / 王忠敬(台湾)

编辑整理 / ifish - 花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