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满族入居贵州的历史脉络谫论

满族也称满珠、满州,满语含有吉祥之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先秦古籍中曾记载过一个叫“肃慎”或“息慎”的部落,此即为满族人的祖先。①早在《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1]晋代郭璞注云:“今肃慎国去辽东三千余里。”足见当时满族先民的领地之大,活动范围之广。据文献记载,远在周朝的时候,肃慎部落就同中原有了往来。《尚书》中有云:“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王使荣伯作贿肃慎氏命。”[2]

至汉魏时期,肃慎又被称之为“挹娄”“勿吉”,其部落势力已发展到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后汉书・东夷传・挹娄》有载:“古肃慎之国也。在夫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土地多山险。”[3]《魏书・勿吉传》记载:“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4]《晋书》则载:“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冠漫汗国,北极弱水,其土地广袤数千里。”[5]

肃慎在隋至唐初时期被称作“株揭”,其中,黑水株揭作为株揭七部之一,于辽、金时又被称之为“女真”“女直”。公元17世纪初,女真部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为实现女真各部族统一,努尔哈赤积极推行民兵合一的“八旗制度”。“八旗”既是生产组织、政治组织,同时也是军事组织,其特点为以旗统兵。凭借八旗劲旅,努尔哈赤打败了明朝十多万军队的围剿。公元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建立起疆域空前辽阔的满清帝国。满族就是由女真人逐渐演化,在明朝末期形成的民族。

满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仅次于壮族,居于第二位。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满族人口数量为10,410,585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77%,少数民族人口的9.28%。满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另有少部分散居于全国各大中城市。相较于东北三省,以及人口在10万以上的地区,贵州满族人口的数量较少,仅有2.19万人(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在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居第16位,主要分布于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大方三县接合部,居住地为乌蒙高原深处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国家先后在满族聚居的地方成立了民族乡,这些民族乡包括:黔西县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金沙县安洛苗族彝族满族乡②、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大方县黄泥彝族满族苗族乡。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不少人对贵州满族还了解甚少,学界对贵州满族历史与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还较为薄弱。

作为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满人入黔最早可追溯至清康熙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当时的八旗兵丁及其子弟为了执行军事任务而入黔。据调查考证,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以大方为中心的黔西北地区,土语称“水西”(今黔西、金沙、大方一带),该地区历来为彝族安氏土司所世袭。顺治十四年(1658年)清军南下,曾派人招抚当地彝族土司安坤,并封其为水西宣慰使司宣慰使。康熙二年(1663年),贵州各地起兵反清,安坤遂即加入反清队伍。为维护清廷在水西一带的统治,清廷于康熙三年(1664年)派遣平西王吴三桂率军讨伐安坤。战事平定后,部分八旗官兵及其眷属流散于当地,以垦植从农为业。此即为进入贵州腹地的第一批满族。

关于贵州满族随吴三桂征西而来的历史,黔西、金沙、大方一带散存的满族家谱、族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黔西县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附源村宋氏家谱记载:

明末之际,始祖从军,征水西有功,赐以百户侯,遂家于贵阳之黑羊菁,即今贵阳府衙是也。至吾始祖照业翁,后迁至黔西逢水,建桥于宋家沟。

可知宋氏祖上系随军进入黔地,曾多次辗转,最后才定居于黔西县附源村。

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公开叛清,并一度占据平远(今织金县)、威宁、大定(今大方县)、毕节等地。在此严峻形势下,清廷再次派兵入黔平三藩,经过八年激烈的战斗,终于在公元康熙二十年(1681年)彻底平定叛乱。战事平息后,又有部分八旗官兵及眷属散居于水西地区。这是进入贵州腹地的第二批满族。金沙县大贤满族村(属安洛苗族彝族满族乡)安氏有碑文记载:

“吾祖乐公,明末天下大乱,从军自黔入滇,三藩平后,功至云骑尉,遂领照开垦立业成家。”

通过此碑记文可知,金沙一带满族早在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至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就先后随清军入黔并定居于此,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有关调查,大方县黄泥彝族满族苗族乡现存的部分族谱、家谱中详细载录了当地满族的原籍及家族迁徙轨迹,现撷取几例可见一斑[6]。

安氏始祖阿乐・怎仔止,吉林建安人氏。清军云骑尉。阿乐・怎仔止领妻免歪、长子乃革・冷止、次子乃恩・贤子、三子乃佐・仔数止入关至黔。定居大大定府乐贡里大边。

游氏始祖游保,黑龙江渤利郡人氏。远祖属黑水■。游保领妻大阿命、儿子乃保入关至黔,定居大定府乐贡里黄泥堡。

傅氏始祖兆裔・杯助智,辽宁清河堡人氏,清军谏议之职。领妻大卜义、子仁哉・乃耿止和仁止入关至黔,不久死于黔地。大卜义母子三人定居大定府乐贡里大石板。大卜义死后,仁哉・乃耿止和仁止移双老遗体合葬于乐贡里马崽岩脚。有详细碑文记载。

从上述各家族谱系记载可以看出,康熙初年随军入黔并定居于此的满族,主要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迁入黔地之满族长期与汉、彝、苗、布依等族人民杂居相处,自称为“阿大”、彝族称其为“鲁额甫”、苗族称其为“阿把”、汉族称其为“六额子”。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苗蛮》载:   六额子,在大定(今大方),有黑、白两种。男子结尖警,妇人长夜,不着裙。人死,葬亦用棺,至年余,即延亲戚至墓前,以牲酒致祭,发冢开棺,取枯骨刷洗至白为度,以布裹骨,复埋一二年余,仍取洗刷,至七次乃止。凡家人有病,则谓祖先骨不洁云。近经严禁,恶习渐息。

《黔西州志》载:“六额子,有黑、白两种。《大定府志》记:“六额子,亦名宋家。男子衣青衣,著裨祷,草履,妇人不裙而稃。婚以牛为聘。今读书者渐多,诸恶习已尽革矣。黔西州之六额子居宋家沟。”

则“六额子”中的一部分原也曾接受贵州宣慰宋氏的统治而成为“宋家”的一部分,及至宋氏统治衰落之后,他们又恢复了原始“六额子”的民族集体。

进入贵州的第三批满族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建设需要,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随工厂迁来的,以及调入贵州的满族干部或工人,有的是从东北三省、北京市,河北、河南等省市的大专院校毕业分配来贵州工作的学生,也有的是省外支黔的满族干部,少部分是贵州黔西、金沙、大方三县外出工作的职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历史的原因,第一批、第二批贵州满族人大多有意识地隐藏自己的民族特点,改变民族成分,多将其身份填报为汉族,但他们的民族情感仍然相当强烈地存在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在此历史背景下,贵州各地的广大满族群众亦纷纷要求正本清源,返宗寻祖。1981年,各级民委相继成立“少数民族识别办公室”,组织民族调查组,深入到满族村寨,查看满族家谱、族谱、墓碑和有关历史资料,查清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根据黔府(1981)112号和毕署发(1981)172号文件精神,1981年以后,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对于地方志记载为“六额子”,被称为“马镫人”“洗骨苗”,自称为“阿大”“原族”或“禄族”,“禄人”“卢人”的人们共同体,根据其志愿,也在这一时期被确认为满族。1983年5月,大方县(1983)方府复字1号和金沙县(1983)金府发18号文件同意两县满人“返本归源”,记入满族历史发展体系。

如果您喜欢本文,喜欢东北文化、老北京文化、满族文化、热爱清史。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给您的朋友!

希望广大阅读者可以提供更多原创稿件

投稿邮箱:25531762@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