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在快餐店吃粥等于吃“胶水”?

不少专家表示,增稠剂对人体的危害性目前并无定论,即便粥中加增稠剂,剂量一定不会太高,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消费者无需恐慌。

吃粥等于买碗胶水喝

不久前,某媒体曝光了粥铺使用增稠剂的问题,报道中提出粥铺使用增稠剂不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 B2760-2007。

此报道一出,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愤慨,“喝粥都不安全了,难道早上在外喝稀饭等于喝了胶水?”“买碗胶水喝去”也成了网友之间调侃的笑料。

在某购物网站,记者输入增稠剂,显示有200多个店铺在销售4000多种增稠剂。不少增稠剂都打出了“明显会增加粥的黏稠度和香度,不影响粥的口味,食用起来绝对安全”的口号。

在快餐店吃粥等于吃“胶水”?

似乎随处可以购买到的粥增稠剂,是否代表着消费者们早晨在外的“喝粥之路”危险重重呢?如果商店贩卖的粥真的加入了增稠剂,会对人体有怎样的危害呢?

很多增稠剂来自天然食物

目前,肉类工业中常用的增稠剂主要有淀粉、变性淀粉、大豆蛋白、明胶、琼脂、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豆胶、复合食用胶及禽蛋等。在饮品中的应用也很常见,具有增稠、稳定、均质、乳化胶凝作用、掩蔽、矫味、澄清及泡沫稳定等作用。

在快餐店吃粥等于吃“胶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研究员、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在科普网站果壳网上撰文,对增稠剂作出解释:增稠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每天都被广泛用于各种食材之中。例如,人们做菜的时候,常常会使用“勾芡”的做法,用淀粉使得菜肴“糊化”,它让汤变得浓稠。淀粉其实就是最朴素的增稠剂。鱼的汤汁在冷藏室里也会变成胶冻状,这些能形成胶冻的物质叫做明胶,也可以叫做胶原蛋白,也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增稠剂。不少人还特别喜欢吃鱼冻。

食品添加剂中的增稠剂有30种左右,它们赋予食品黏稠、适宜的口感。这些增稠剂中最常见的是改性淀粉和胶类物质,比如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瓜尔胶、黄原胶、果胶、明胶等。很多增稠剂来自于天然食物,比如海藻酸钠、琼脂等。此前报道中出现的“黄原胶”,是玉米淀粉经过微生物发酵得来,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纯天然”的。

增稠剂的安全性非常高

增稠剂对人体有着怎样的威胁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专家表示,目前使用的增稠剂大部分是天然合成的,很安全。例如,从海藻、树木的渗出液、植物的种子等提取的增稠剂,增稠剂或者来源于植物的某个器官,或者来源于微生物的分泌物。

“现在一说添加剂或者任何一种所谓的对人体可能有害的物质,最喜欢说的就是长期、大量。别的东西都不谈,就谈增稠剂的话,你如果真的是吃增稠剂吃死了,一定是撑死的,不是被毒死的。”钟凯博士表示。实际上,增稠剂的安全性一般来说都非常高,所以在很多食品中都没有限制其使用量,所谓的“长期使用、超标使用会对人体有损害”,并没有科学依据。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其中的确可以看到黄原胶的使用范围并不包括米制品。

在快餐店吃粥等于吃“胶水”?

那么,某些粥店把黄原胶放入粥中,是否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呢?

钟凯指出,粥铺卖的粥属于现食现售食品,是否适用G B2760规范目前仍旧存有争议,目前在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到底应不应该允许餐馆用食品添加剂?完全不允许用几乎不可能,即便是餐馆使用的酱油,里面也肯定含有的防腐剂,这是不可避免的。从成本来看,快餐店往粥里放淀粉是最划算的,即使用了添加剂,在安全性上也不用担心。从成本效益考虑,商家如果舍不得放米,放淀粉显然是比放食品添加剂更方便,也更省钱。此前的新闻报道中,35元才能买2斤黄原胶,如果是买淀粉则可以买20多斤。

生活中的小窍门,你知道嘛?关注“女人微生活”,为您提供生活、职场、健康等都市生活资讯!微信号:nrwsh2014(公众号搜索“nrwsh2014”长按复制)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