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走进东汉帝陵之朱仓M722考古现场

【发现】走进东汉帝陵之朱仓M722考古现场

2016-04-19 孟津旅游

走进东汉帝陵之朱仓M722考古现场

据今日《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 实习生 吉天天/文 记者 曾宪平/图)报道:史载东汉13个皇帝,有12个葬在了洛阳,修建了11座帝陵(少帝刘辩被董卓废黜,无陵)。考古调查确定,洛阳这11座帝陵分布在南北两个区域,一个是邙山陵墓群的东汉帝陵区,称北兆域;另一个是位于伊滨区的东汉帝陵区,即南兆域。

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多年来,我市“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考古项目一直在持续,尤其是对区域内东汉帝陵的归属逐步进行了明确,同时对各个陵园遗址的外围结构及重要遗迹进行了考古勘探。东汉帝陵的陵园遗址结构如何?有哪些考古趣事?近日,记者走进东汉帝陵之朱仓M722东汉陵园考古现场,为您讲述帝陵考古故事。

走进东汉帝陵之朱仓M722考古现场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工地全景

现场:帝陵陵园功能齐全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位于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西部,处于邙山陵区东汉帝陵区核心区内,是东汉时期最高等级的墓葬。从2014年3月至今,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者对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基本弄清了“石殿”“寝殿”“园省”“园寺吏舍”等形制。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帝陵墓冢位于陵园的中西部,原始封土呈圆形,墓葬平面呈“甲”字形,陵园建筑主要分布于封土东、南部。在陵园遗址东侧,“石殿”和“寝殿”考古工作还在进行,“园省”和“园寺吏舍”区域已经回填。

“石殿”“寝殿”“园省”“园寺吏舍”……这些都是干啥用的?现场发掘人员张鸿亮介绍,“石殿”的功能相当于西汉时期的陵庙,但仅是形式而已,距封土最近;“寝殿”为陵园内举行祭祀的大殿;“园省”则为守陵妃子、宫人的居住区;“园寺吏舍”是守陵的官吏们办公和生活的地方。考古发现,最西部的“石殿”整体布局略呈方形,南部为夯土台基,外围北部、东部有廊道环绕,中间为天井;“石殿”东边紧临“寝殿”,“寝殿”东边为“园省”,“园省”夯土台基北、东、南部均有砖砌券顶排水沟,南墙以南区域还发现了烧窑,呈马蹄形,被废弃后作为兽骨坑,发现多块狗骨。考古人员还在“寝殿”西侧廊道南部发现与“石殿”东侧廊道连接的通道,同时还发现“石殿”的地面水平高度高于“寝殿”。

张鸿亮介绍,从目前发掘情况看,该陵园结构可能具有两重性,分为内陵园和外陵园。内陵园包括封土东侧的“石殿”与封土南侧的“钟虡”,外陵园位于内陵园东侧,主要包括“寝殿”“园省”“园寺吏舍”及祭祀牺牲埋藏区等。此次发掘的出土器物多为砖、瓦等建筑材料和盆、碗等陶制日用器物。

走进东汉帝陵之朱仓M722考古现场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考古挖掘现场

惊喜:发现大豆等多种植物种子

在考古发掘中,采集灰坑等遗址单位的土样,使用浮选法进行浮选,获取混杂在土壤里的动植物遗存,已经成为国际考古学界的惯例。张鸿亮说,在这次考古中,为了解陵园内居住人员的饮食结构和当时的植被情况,也针对遗址中使用时期的灰坑进行浮选。在浮选的16升土量中,发现的农作物种子包括:粟5264粒、黍88粒、大豆11粒、小麦102粒、大麦5粒,这说明东汉时期以粟和小麦为主食。同时还发现了一些其他植物种子,马唐99粒、酸枣4粒、大麻25粒、藜16粒、苍耳1粒、绿豆5粒、天目琼花3粒,这说明当时的植被情况与当今基本相同。

走进东汉帝陵之朱仓M722考古现场

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动物祭祀坑

坚守:留住历史记忆是为了走向美好未来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介绍,我市东汉帝陵的考古发掘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因为文物保护工作需要,为解决邙山古墓冢归属不清的问题,我市申请国家文物局项目“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初步为期10年。依据目的与工作方式的不同,东汉帝陵考古主要分调查、勘探、发掘三个阶段。调查是为了摸清邙山古墓冢的保存状况及现存数量,勘探是为了解古墓冢的形制及一些帝陵陵园的布局范围,发掘则是为进一步了解帝陵陵园的建筑形制。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严辉亲历了东汉帝陵考古整个过程,他说,如今10多年过去了,从事该项目的人员越来越多,各种科技手段的运用也越来越先进,但保护文化遗产的职责没有变。严辉说,历史是人类共同的记忆,只有充分地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考古的意义在于“复原过去、重塑历史、服务当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不只是停留在教科书上,每一件文物都是鲜活的历史载体,每一处遗址都如同定格在历史时空中的照片,让人回忆发生在这里的点点滴滴。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