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坚守在都柳江三都段的摆渡人

新华网贵阳4月20日电(通讯员 徐健)都柳江为三都水族自治县城内的第一大河流,历为黔桂两省水上交通的枢纽,自古以来,渡船是当地民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无论是村民出行还是学生上下学都要乘坐摆渡船,因此,在都柳江上出现了许多的摆渡人。近日,笔者就走访了其中一位老渡工。

三都县都江镇的坝辉村,有一个历史久远的老渡口——坝辉渡口,是横跨都柳江连接两岸的主要水上通道。在坝辉渡口,住着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渡工,名叫潘丙。多年来,无论暴雨烈日、严寒酷暑,他一直默默地坚守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把一批又一批的乘客送达彼岸,成了渡口两岸无人不晓的摆渡人。

2013年,潘丙参加了县地方海事处进行的渡工免费培训活动,通过考试合格后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贵州省非机动船舶船员职务适任证书》等渡船“驾驶证”,成了名副其实的渡工。

坝辉当地的农民告诉笔者,江河两岸都住着许多人家,集市设在公路边,住在大山里的人要外出或是赶集,都要渡船,如果要走旱路的话需要绕行很长的路程,非常不方便。因此,渡船对当地的人来说,就显得极其的重要,小小的渡船不仅仅是连接着江河两岸的交通工具,更是早已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慰藉。

当笔者问到当渡工能挣多少钱时,潘丙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他说,县政府每个月都会补助他们600元钱作为渡工费,并且有规定,渡工不能再向乘船的人索要船费。

600元钱是不是太少了,够生活吗?对于笔者的疑惑,潘丙说,虽然工钱少,但他一直还愿意干下去。干这行主要是为了帮助村民们渡船,解决大家的出行问题,为大家出点力,不算什么。自己在这里长大,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家中还有八十多岁的老人和自己孩子们都住在这里,这里是自己的家。

笔者又问到:“平时需要渡船的人多不多,是怎么安排生活的呢?”

潘丙说,遇到赶集或者是过节的时候,人会比较多,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送一两百人。现在,他们几乎每天都呆在渡船上,等候需要渡船的人们。潘丙高兴的告诉笔者,现在渡工的条件开始慢慢好起来了,船也大了,换了坚实的铁质船,而且政府还出钱修建了渡口和渡工房,他们可以在渡工房里面休息和生活,这样更方便他们平时的工作了。

“遇到强降雨涨洪水时我们也有相应处理措施。”潘丙还说到,他们在接受培训的时候,政府有规定的,只要水位上涨到规定的标识,就不能再渡船了,要保证大家的安全。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渡工就会安慰需要渡船的人们,不要着急,等水位下降以后再乘船,或者是劝说人们改走旱路通行,并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

据了解,为方便农村群众乘船过河,加强渡口渡运安全基础建设,县里积极筹集资金,除坝辉渡口外,还建成布仰河、平甲、羊翁等多个农村标准化渡口,并通过省级验收。笔者在都江镇多个渡口看到,标准化码头建设的引道公路、两岸候船亭、渡口守则等标志标牌已建造完成。此外,笔者还获悉,县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施行农村渡工经费补助调整,将进一步提升渡工的待遇,让渡工们的生活有所保障。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