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中医考古:多发性骨髓瘤的前世

中医虽无多发性骨髓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于“虚劳”范畴,与中医文献的“骨痹”相似。《金匮要略》描述虚劳为:“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这些症状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贫血性心悸、出血及骨痛表现相似,本病易发感染,故易出现里急和腹中病症状。《圣济总录》中对于虚劳中的急劳描述为:“急劳之病,其证与热劳相似,而得之差暴也。缘禀受不足,忧思气结,荣卫具虚,心肺壅热,金火相刑。脏气传克,或感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松,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痛,久则肌肤销铄,咯涎唾血,皆其候也。”该段描述了急劳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与本病的部分表现类似,又与本病极易伴发肺部感染相偶合。关于骨痹《素问》中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这些症状与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骼症状极为相近。

本病的发生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端。外惑指的是邪毒,内伤主要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痰痹互阻及肝肾虚损。邪毒内侵:邪毒指的是六淫之邪及理化诸种致病因素。由于病患年老体衰,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深传至骨。病邪闭阻,血行不畅,骨失所养而致骨痈,重则麻木,甚则瘫痪。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云:“虚邪之中也,栖淅动形,起毫毛而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另外,病深日久,正气更加虚衰,最易复感外邪,而经常出现本虚标实的热毒炽盛征象,表现为高热及出血等症。痰瘀互阻:肾为真阴真阳之所系,其他脏腑受其滋养温煦而各司其能。肾阳虚则气化失司,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成痰。心失所煦则鼓动无力,导致气虚血瘀。邪毒内侵,潜伏经络,阻碍气机运行也可致瘀,如《圣济总录)中云:“热毒内瘀,则变为瘀血。”另外,邪毒蕴久化热,热熬津液而生痰,痰瘀互结,又与外邪相合,闭阻经络,深至骨骱,将深居久住而难以逐除,更加阻碍气机之往来,因而出现骨痛及骨肿块等。正如《类证治裁·痹论》所云;痹证“久而不痊,必有湿痰败而瘀滞经洛。”又《丹溪心法》中云:“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为痰。”肝肾虚损:肾主骨、生髓、藏精,肝藏血,肝肾同源,精血互生。中老年之体,肾气渐衰,肝血肾精相互滋生而衰减,若房室无度,或情志所伤更加耗伤精血。骨失所养,则骨不坚,故骨痛易折;腰为肾之府,肾精不足,滋养无力则易腰痛;肾精亏损则气血生化乏源故出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心悸神疲等气虚血少见症。《中脏经·五痹》中云;“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