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再不帮网约车说说话,怕是以后用不到这么好的东西了

文|孙不熟

作者系公众号“城市战争”创始人、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

作为一个几乎每天都要用到网约车的三好市民(低碳、省钱、不添堵),今天想说说网约车这个话题,因为再不说可能就用不到这么好的东西了。

网约车“物美价廉”的时代可能就要到此为止了,因为即将出台的专车新政,可能会对私家车说say no,并极大地推高这个行业的运营成本与公众的打车价格。

媒体报道称,根据专车新政,如果私家车要做网约车,必须变更车辆使用性质为“出租客运”,挂靠到某个专车公司,而且一台车辆只能挂靠一个平台。此外,车辆还要接受“营运车辆最多8年报废”的标准,司机需要考试获得《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同时拼车、顺风车等形式或将不被允许。

网约车之所以能够做到“物廉价美”,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狂热追捧,根本上靠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社会闲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成本,这是人类进入共享经济的一个重大福利。而且这个福利是新技术手段与市场经济恩赐的,而非政府慷纳税人之慨给予的。

第二个原因是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差评实在太多,打车难、拒载、价格贵、服务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公众对这个行业的满意度。而网约车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快速匹配,解决了“打车难”;通过用户点评机制,解决了拒载与服务态度的问题;通过顺风车与补贴战术,降低了成本与价格。

专车新政出于规范行业的动机是好的,但其具体做法,将人为地推高这个行业的运营成本(包括时间和经济成本,更改车辆性质、司机考资格证等),尤其是对私家车是say no,拼车、顺风车或将不被允许,简直就是要把网约车行业变成第二个出租车公司。广大私家车主的闲置资源将再度“被闲置”起来,共享经济模式成为泡影,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一种倒退。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网约车的各种好,如果因为一纸政令,就把这个行业的成本和价格人为推高,大众情绪的稳定要不要认真考虑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有关部门有自己的判断,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网约车应该是相对高端的公交服务,不应该人人打得起。过度依赖补贴不可持续,司机和乘客都形成习惯,一旦补贴少了或者没有了,就会不适应。

这实在是一种“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想法,专车平台的补贴战术,没有花政府和纳税人一毛钱,“能不能持续”那是企业的内部事情,我相信企业有充分的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是不是“人人打得起”,就更不劳烦有关部门操心和干预了。至少现阶段,各大专车平台已经通过自己的办法实现了“人人打得起车”的目标,有关部门为什么一定要悲观地断定这个行业“不应该人人打得起”?

让出租车行业物美价廉,让人人打得起车,传统出租车公司与有关部门一直没做到,现在互联网公司做到了,难道不应该给予鼓励?

当然,也有人支持专车新政,据说是“网约车不正当竞争、干扰市场秩序,影响到出租车行业的稳定”。必须承认,这个行业的稳定的确很重要,因为过去很多城市发生过出租车罢工事件,严重影响到城市正常的生活秩序。

这里面首先要厘清两个问题,一个是互联网专车公司,无论在技术手段、商业模式上,还是在成本构成上,都与传统出租车公司不是一个概念,二者何来“不正当竞争”一说?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汽车与马车之间,火车与汽车之间,都存在不正当竞争咯?

第二个问题是,促成传统出租车行业“不稳定”的因素,可是出租车公司落后的管理方式——份子钱,网约车在这个行业第一次实现了“绩效收益”,彻底把“份子钱”这个糟粕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也第一次把司机、乘客同时实现了实名制管理与信用评价机制——这到底是有利于行业稳定,还是不利于行业稳定?

更重要的是,出租车行业的稳定很重要,但另外一个更大的行业就不重要了?滴滴、优步等专车平台普及之后,靠开专车养家糊口的人数何止千万?这些人的生计问题要不要考虑?他们的稳定要不要重视?

据统计,仅滴滴平台就拥有1400万司机,其中有数百万的司机通过专兼职方式在滴滴平台上获取不菲的收入,若是将和滴滴开展合作的4000多家租赁公司、汽车线下门店、汽车维修保养等服务带动的行业周边也考虑在内,滴滴平台撬动的就业机会远超1300万个。

什么叫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1300万个新兴的就业机会就是最好的注脚啊。

当然还有广大乘客的“稳定问题”。这个不用多说,作为一个广州市民,每当我想起在广州东站附近拦出租车的心路历程,就有一万头草泥马从心头涌过。自从有了网络专车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在东站一带说过脏话,这为和谐社会减少了多少负能量,出租车公司与主管部门有没有算过这个账?

网约车本身当然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不反对网约车的规范化管理,反对的是“一禁了之”的懒政模式,反对的是未经充分讨论达成广泛共识而草率出台的管理办法。

中国经济的长治久安,最需要的不是“行业稳定”,而是“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的最好方式就是让社会要充满活力,这恰恰要打破行业稳定,激活行业创新与行业变革,让每个人都有创业与创新的机会,所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说的就是这个。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刻,跨得过去就能荣列发达国家,跨不过去就是糟糕的拉美陷阱。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中,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产业几乎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唯一比较优势,国家也因此对这一轮新经济寄予厚望。

即便是为了给中国新经济的茁壮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专车新政的颁布与执行也应该慎之又慎,千万不要误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好形势。(作者系公众号“城市战争”创始人、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